?

淺析元江縣紅河流域特色農業經濟帶建設

2018-09-10 02:21楊菊瓊
種子科技 2018年8期
關鍵詞:特色農業存在問題對策

楊菊瓊

摘 要:從元江紅河流域資源及區位優勢角度,闡述了元江熱區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特色農業經濟帶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元江;紅河流域;特色農業;存在問題;對策

1 自然資源情況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東經101°39′~102°22′、北緯23°18′~23°55′,是云南省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陸路必經之地。其海拔1 200 m以下國土面積966.08 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5.54%,其中耕地面積1.68萬hm2、園地面積4 666.7 hm2、林地面積4萬hm2。元江紅河流域海拔1 200 m以下區域為低緯度低海拔干熱河谷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8 ℃,全年總積溫(≥10 ℃)為8 700 ℃,年降水量800 mm,年平均日照時數2 291.7 h,是我國少有的干熱河谷區特色區域之一,素有“云南火爐”之稱。由于谷區氣候干燥、光照時間長、熱量充足,開發特色產業具有三大優勢:一是生產周期短、成熟上市時間早,比如元江芒果比廣西早成熟20 d左右,比四川攀枝花早成熟60 d左右;元江冰糖橙比江西、湖南早成熟15~20 d,具有充足的時間差。二是品質好,在長日照、低濕度環境下產出的芒果、柑橘具有皮薄、光滑、顏色鮮艷、糖分積累多的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愛。三是經濟效益高,中上等管理水平的芒果產值可達5 000~6 000元/667 m2,柑橘產值可達7 000~8 000元/667 m2,青棗產值可達8 000~12 000元/667 m2。

2 熱區開發現狀

2.1 熱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農業供給側市場的變化,元江紅河干熱河谷區芒果、柑橘、火龍果、青棗、蘆薈、茉莉花等特色高效產業快速發展,改寫了以甘蔗為主導產業的歷史,熱區產業規模達1.77萬hm2。

2.1.1 青棗產業

元江青棗于1999年開始引進種植,2017年種植面積達1 040 hm2,產量 45 240 t,產值16 919.8萬元,主要品種有天蜜、高朗一號、蜜棗等,分布在澧江街道、紅河街道、曼來鎮和甘莊街道。

2.1.2 芒果產業

元江芒果種植歷史悠久,20世紀60年代以前種植的品種都是本地大核芒,后開始引種三年芒、大頭芒、馬切蘇、象牙芒等作商品栽培。目前,元江縣芒果種植面積8 333.3 hm2,主栽品種是臺農1號、貴妃(金鳳凰)、三年芒、帕拉英達、凱特等,分布在甘莊街道、澧江街道、紅河街道、曼來鎮等鄉鎮、街道,成熟期為每年的5—8月。2017年產量達10.064萬t,產值49 472萬元。

2.1.3 火龍果產業

元江縣火龍果于2000年從海南引入試驗種植,通過16年發展,2017年火龍果種植面積1 000 hm2,產量16 242 t,產值8 614.8萬元,主要品種為紅心火龍果系列,分布在澧江街道、紅河街道、曼來鎮、甘莊街道。

2.1.4 蘆薈產業

云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注冊資本9 890萬元,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設有分支機構。依托規?;奶J薈種植基地、先進的蘆薈加工提取技術,為下游的食品、飲料、化妝品、醫藥保健品企業提供各種規格、各種技術指標的蘆薈工業原料。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有蘆薈丁、蘆薈汁、烘干粉、凍干粉、噴干粉五大類40多個品種。2017年蘆薈種植面積733.3 hm2,鮮葉加工60 465.76 t,實現工業產值22 070.6萬元、農業產值2 467.1萬元,總產值24 038.4萬元。

2.1.5 熱帶花卉產業

元江是有名的天然溫室,非常適宜花卉生產,尤其是熱帶、反季節花卉,可以節省塑料大棚、增溫設備等設施成本,生產成本低、產量高、品質好、效益高。主要品種有鶴望蘭、紅掌、晚香玉、劍蘭等。2017年,花卉種植面積達1 166.7 hm2,花卉銷售收入16 248.61萬元,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2.1.6 茉莉花產業

2017年,元江縣茉莉花種植面積達520 hm2,產值30 130.8萬元。擁有玉元、紅河、興亞、金輝、三星、南疆、飄香、鳳凰8個茉莉花茶加工企業,形成了4 500多種植戶和年加工能力1萬t花茶的新興產業。

2.2 龍頭企業培育情況

元江培育省級龍頭企業3戶、市級龍頭企業8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蘆薈種植加工基地、云南省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加工基地、全國第二大和云南省最大的茉莉花種植加工基地。2017年全縣龍頭企業完成現價總產值68 277萬元,實現銷售收入52 645萬元,利潤可達4 243萬元,上繳稅收2 445萬元,出口創匯4 284萬元,從業人員4 044人。

3 存在問題

3.1 水利設施差

一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工程性缺水現象依然存在,海拔1 200 m以下土地有效灌溉率僅為13.29%。二是水網建設滯后,水資源利用效益低下。水利部門負責主干渠水動脈的建設,而到田間地頭的靜脈水網建設資金投入有限,大部分依靠群眾自籌,節水灌溉覆蓋面小,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現有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取水建筑物不完善,計量水設施不配套,干支渠沿線滲漏嚴重,干渠建筑物完好率僅為45%,渠系建筑物完好率僅為40%,加之水源和灌溉設施嚴重不足,大部分坡耕地種植和灌溉條件較差,難以保證全縣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壩區農業的有效灌溉。

3.2 交通條件差

一是由于體制、機制原因,公路建設項目爭取難、地方配套難,申報數與計劃下達數差距較大,交通路網建設底子??;二是熱區范圍內公路通暢水平低、通達能力差;三是由于元江縣地形地貌原因,熱區范圍施工條件差,加之管養經費不足,導致熱區內已有公路有效使用率低;四是熱區公路(特別是鄉村公路)通達能力不足,導致運輸成本增加,現有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

3.3 農民素質參差不齊

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化涉及千家萬戶,而農民素質卻參差不齊,粗放式經營、廣種薄收,使農產品的產值和品質不高。另外,農民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在科學種植和互聯網運用方面比較欠缺,不能很好地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使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仍停留在相對落后的層面。

3.4 科技應用率低

元江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網絡,有專業技術人員220余人,但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只注重產前服務,產中、產后跟不上,尤其是與科研院校和專家院士的技術合作交流不夠,農業綜合科技成果應用率低,全縣農業科技的貢獻率只有55%,高產出、高效益的特色農業產業關鍵技術匱乏。

3.5 市場風險防范能力差,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

由于農民駕馭市場能力有限,銷售領域完全由市場操縱,優勢特色農產品價格也隨行就市。農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外地商販上門收購,很多時候價格也是由外地商販決定,種植戶對外地市場行情和價格及市場供求變化信息缺乏了解,造成種植戶增產不增收。

4 對策及措施

4.1 推廣應用先進的熱區產業發展科學技術

4.1.1 朱院士的科技成果應用

應用朱有勇院士在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方面獲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利用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控制病害發生危害的基本規律和原理,在紅河谷熱區綠色經濟建設帶中推廣,從而實現熱區產業發展的生態化、特色化、科技化、規?;推放苹?。

4.1.2 節水高效農業

一是大力倡導農藝節水。在調減高耗水作物的同時,通過調整作物熟制、發展間套作等方式,改善耕作制度;推廣利用坡改臺地、秸稈覆蓋等技術,改進耕作技術。二是推進節水工程。以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為重點,推進精準灌溉、微噴灌、滴灌等工程節水灌溉技術。三是發展生理節水。引進推廣國內外具有耐旱性、抗逆性強、高產量、高效益的作物和品種。

4.1.3 測土配方施肥

以元江縣土壤肥料工作站為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元江呈達智能配肥有限公司的作用,通過田間試驗、土壤測試、配方設計、校正試驗、配方加工、示范推廣等環節,應用榕風牌測土配方控釋肥技術,確定施肥的種類,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長供肥時間及肥料的養分釋放速度,達到肥料與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需肥規律高度吻合,實現節約成本、增加收入的目標。

4.1.4 病蟲害統防統治

根據朱有勇院士“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防治”理念,結合紅河谷氣候特征和物種多樣性的特點,按照建立一批示范區、集成一套適用技術、培育一批實施主體和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為目標,從實現病蟲害的綜合治理、農藥減量控害和農業高產穩產入手,使化學農藥用量下降20%以上,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為推進現代生態農業建設、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優質、高產、高效的示范樣板。

4.2 完善水利設施

圍繞元江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保障水安全的基本思路,結合元江縣水利“十三五”規劃,圍繞海拔1 200 m以下綠色經濟帶建設,結合深化水利改革、重點工程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對已連片種植地塊、種植示范區進行水源重點保障。合理布局并有序安排重大水利建設項目,尤其是進一步加快“五小”水利、農業高效節水等民生水利建設步伐,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切實轉變用水方式,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充分用好全縣的水資源。針對元江縣當前水利設施存在的問題,通過工程建設、制度建設和強化管理,補足目前水利發展的“短板”。

4.3 完善交通設施

截至2017年,元江縣海拔1 200 m以下熱區范圍內,涉及過境道路(37.3 km)、縣道(83 km)、鄉道(98.7 km)、村道(991 km)共計1 210 km,其中已硬化219 km、未硬化991 km(村道),共需投資72 442.1萬元,硬化率18.1%;機耕路360 km,其中已硬化31.2 km、未硬化328.8 km,共需投資24 035萬元,硬化率8.7%。

4.4 高標準農田建設

圍繞元江縣紅河流域綠色經濟帶建設,加強高標準農田的規劃建設。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綜合治理,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全力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并修建完善機耕路、澆灌溝渠、水池壩塘、管網等配套工程。達到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渠相連、無污染、產量高、耕作層20 cm以上、耕作層有機質含量增加0.5%以上,保證灌溉率達到90%的標準,建設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

4.5 強化品牌效應

元江縣現有注冊品牌62個,其中“萬綠、鈺鈿”2個農產品商標被評為云南省著名商標,元江“民特”認定為玉溪市知名商標,但品牌多、小、散、弱的問題突出,優質產品、知名品牌短缺,市場競爭力不強。以建設紅河谷綠色經濟帶為契機,由政府統一組織打造 “元江”為標志的農業大品牌,注入“元江”品牌文化元素,擴大“元江”品牌宣傳,開拓“元江”產品市場,把 “元江”打造成享受健康生活的大品牌、大文化、大市場。

4.6 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民辦、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組織,要在加工、銷售、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等方面加強管理,重點培養一批當地營銷人員,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銷售策略,并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使其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4.7 加快市場銷售網絡和物流體系搭建

①整合現有農產品流通相關的網絡信息資源,盡快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統一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平臺,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農業信息網和數字鄉村網絡。②完善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體系,培養專業人才,進行網絡平臺的維護與宣傳,搭建與消費者的溝通橋梁,可在國內知名購物網站申請官方旗艦店,推廣和銷售元江特色農產品。③可與省內或國內的大型銷售公司合作,拓寬產品銷售渠道。④配合線上銷售,積極發展與農產品相關的物流配送體系,解決農產品運輸過程中保質期過短、產品易腐等相關問題。

(收稿日期:2018-05-17)

猜你喜歡
特色農業存在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互聯網+”背景下特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農村文化產業與特色農業融合發展的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