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滋陰理論在養生中的應用

2018-09-10 06:42侯建春賈守凱鄧楊春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養生滋陰

侯建春 賈守凱 鄧楊春

〔摘要〕 陰平陽秘是中醫學倡導的人體健康狀態。然而,人體在一生、一年、一月、一日之中常處于陰不足狀態,為了實現人體的陰陽平衡,眾多醫家對滋陰理論與方法進行探索與實踐,并基于陰常不足、相火理論、陰易傷難復等觀點構成理論基礎。探析滋陰理論在養生中的應用,形成了以整體觀念、辨證施養、真陰為本、綜合調養的滋陰養生指導思想,并形成了節欲養心、飲食茹淡、運動和緩與滋陰按摩的滋陰養生方法。

〔關鍵詞〕 滋陰;養生;相火

〔中圖分類號〕R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8.08.012

〔Abstract〕 The relative equilibrium of Yin and Yang is the healthy state of human body advoc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ever, human body is often in a state of Yin deficiency during the whole life time, a year, a month, or a day. Many medical experts have explore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basis of frequent Yin deficiency, the theory of ministerial fire, and vulnerability and difficult restoration of Yi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Yin-nourishing theory in health preservation, forms the Yin-nourishing guiding ideology of holistic view,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ased preservation, genuine Yin, and comprehensive care, and establishes a preliminary Yin-nourishing system of continence and heart nourishing, a light diet, exercise and relaxation, and Yin-nourishing massage.

〔Keywords〕 Yin nourishing; health preservation; ministerial fire

陰陽屬于我國古代哲學范疇,是將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范疇,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疲骸瓣庩栒?,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盵1]陰陽學說作為中醫學的哲學基礎,被廣泛運用于對人體疾病與健康的認知之中。中醫學認為“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夫以陰氣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虧矣”(《格致余論·陽有余陰不足論》)[2]??v覽人之一生,陰常不足,故養生需重視養陰。筆者對滋陰養生的理論基礎、指導思想、養生方法進行梳理與探析,以期為滋陰養生提供理論依據與方法借鑒,推進滋陰理論在日常養生中的應用。

1 滋陰養生的理論基礎

滋陰學說肇始于《內經》,發展于劉完素、張元素等人,成熟于朱丹溪,其后戴思恭、王履、汪機等人傳丹溪之學,對滋陰理論多有發揮[3]。滋陰學說經由歷代中醫名家探討和闡發,形成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1 陰常不足

考查人之一生陰精的生成、長養、盛極、衰竭,以及一年之中、一月之中、一日之中自然萬物對人體陰精的影響,機體常處于陰不足狀態。

1.1.1 人之一生陰常不足 《格致余論·陽有余陰不足論》云:“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是有形之后,猶有待于乳哺水谷以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以能成人,而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見陰氣之難于成?!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疲骸澳晁氖?,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薄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疲骸澳胁贿^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薄秲冉洝诽岢瞿凶恿臍q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因而人體之陰氣,止供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虧矣。

1.1.2 一年之中陰常不足 朱丹溪認為四月、五月為火大旺,六月為土大旺而水衰,十月、十一月為火氣潛伏閉藏之時,應閉藏涵養,忌嗜欲太過而致戕賊根本,夏月火土之旺,冬月火氣之伏,屬于“一年之陰虛”[2]。

1.1.3 一月之中陰常不足 月亮盈虧變化會影響人體陰精氣血的盛衰?!端貑枴ぐ苏衩髡摗吩疲骸霸率忌?,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敝斓はJ為上弦前、下弦后,月廓月空為一月之陰虛。

1.1.4 一日之中陰常不足 大風大霧,虹霓飛電,暴寒暴熱,日月薄蝕,憂愁忿怒,驚恐悲哀,醉飽勞倦,謀慮勤動,耗散陰精,皆可造成一日之陰虛。

1.2 相火妄動,煎熬真陰

相火與君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人體的功能活動[4]。一般認為,肝、膽、腎、三焦均內寄相火,而其根源則在命門?!陡裰掠嗾摗り栍杏嚓幉蛔阏摗吩疲骸爸鏖]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于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賢只是教人收心養心,其旨深矣”,從人生成論中,根據儒家學說的理論,特別是程朱理學的思路,“存天理,滅人欲”,在朱丹溪的理論中,則表述為房中之事,相火的妄動會導致人體氣血逆亂,所以提出“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養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動于妄也。醫者立教: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動于妄也”,并進一步提出“相火為元氣之賊”的觀點。朱丹溪認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動,即屬邪火,能煎熬真陰,使得人體陰液耗損。

1.3 陰易傷難復

許多情況下都能造成機體精血津液等陰液物質的消耗。傷陰的原因有外感陽熱邪氣、邪退傷陰,陽邪傷陰,或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或津液、血液流失過多,或過食辛溫燥熱之品,日久傷陰。此外,夏與長夏易見陰虛、心動相火易致傷陰、情欲無涯易致傷陰、烹飪厚味易致傷陰、長期熬夜日久傷陰、過用利尿、利濕藥物也能造成陰傷。

人體的陰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組成,二者共同貯藏于腎臟之中?!鹅`樞·本神》云:“生之來謂之精”,先天之精來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則由飲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質形成?!端貑枴そ浢}別論》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备髋K腑組織的協調配合,促使納、化、輸、宣、泄各項功能順利地進行,繼而保障后天之精的正常生成與物質充裕。

2 滋陰養生的指導思想

養生的指導思想,是指養生活動中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明確滋陰養生的指導思想,對于掌握和運用滋陰養生理論、方法和經驗具有重要意義。

2.1 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下的滋陰養生,包括人與自然一體觀,人與社會一體觀,人的形神一體觀三部分內容,基于滋陰理論,攝生防病。做到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病制宜,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地指導人體未病先防、欲病救萌、瘥后防復等養生行為。

2.2 辨證養護

辨證是中醫認識人體健康與疾病狀態的過程。從辨證出發,把“證”視為整體反應狀態的綜合概念,并把“證”放在與自然、社會的聯系中去考察。滋陰養生適用于陰虛人群,包括兒童、孕婦、老人以及其他陰虛體質的人。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口干咽燥、兩顴潮紅、小便短少、大便干燥、常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等。陰虛根據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腎陰虛、肝陰虛、肺陰虛、脾陰虛和心陰虛等。

2.3 真陰為本

真陰,又稱腎陰、元陰、腎水、真水,是全身陰液的根本。腎中所藏之精氣,在《內經》中又名為“天癸”?!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氛f:“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睋?,可知“天癸”就是指腎之精,即貯藏在腎中的陰精為人體的生命本源。腎受五臟之精而藏之,為五臟之本,五臟亦屬陰臟,是人體的主要內臟系統,故真陰不但對機體臟腑器官有著滋潤和濡養作用,而且是人體生長、繁衍與生命活動的根本所在[5]。

2.4 綜合調養

外界對人體的傷害,常由多因素所致、多層次受累,因而具有多屬性的特點。糾正人體不良影響,單一療法或一方一藥難以畢其功?!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吩疲骸笆ト穗s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弊剃幍酿B生方案,可綜合采用情志、作息、飲食、藥物、運動、按摩等不同方法。

3 滋陰養生的方法

古今醫家在長期的養生實踐中形成了大量行之有效、方式多樣的滋陰養生方法,散在記錄于璨若星河的中醫書籍中。滋陰養生方法,包括情志養生、藥物與食療養生、運動養生、按摩養生等。筆者對滋陰養生的方法進行整理與挖掘。

3.1 節欲養心

節欲包括節制性愛與節制欲望兩個方面。朱丹溪在《格致余論·陽有余陰不足論》云:“夫以溫柔之盛于體,聲音之盛于耳,顏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誰是鐵漢,心不為之動也?”情欲之好,人罕能免,但縱欲無度,耗散陰精。保養人體陰精,需要樹立和堅持科學的房事觀,即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強、欲有所忌?!饵S帝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别B心提倡正心、寧心、收心,神安不亂,精不妄耗,清靜無為,恬愉自保,通過節欲寧神而持滿陰精。

3.2 飲食茹淡

飲食方面注重茹淡育陰?!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分^:“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薄陡裰掠嗾摗と愕摗吩疲骸叭艄?、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此《內經》所謂味也……人之所為者,皆烹飪調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闭J為自然中的谷物、豆類、蔬菜、水果有助于育陰填精,但因保持其沖和之味,忌用煎炸與辛辣調料進行烹制。常用滋陰食物有乳鴿、鴨、鵪鶉蛋、雞蛋、豆腐、鱉、海參、燕窩、山泉、牛乳、羊乳、豆漿、黑木耳、銀耳、梨;常用滋陰中藥有熟地黃、西洋參、阿膠、石斛、枸杞、五味子、天門冬、麥門冬、桑葚等;常用滋陰方劑有六味地黃丸、坎離丸、八仙長壽丸。同時應限酒戒煙與檳榔,遠離辛辣、刺激、厚味食品。

3.3 運動和緩

體育鍛煉不宜激烈運動致大量出汗,并應避免暴曬,著重調養肝腎,可進行太極拳、八段錦鍛煉,氣功宜固精功、保健功、長壽功,著重咽津功法。太極拳動作圓柔、剛柔相濟、陰陽相貫,有助于調息寧神、宣導氣血、強身健體、平調陰陽,促進人體“形、氣、意”三者結合。八段錦第五段“搖頭擺尾去心火”、第八段“兩手攀足固腎腰”能清心養陰固腎。固精功、保健功、長壽功等氣功鍛煉通過調心、調息和調身等方式,達到補腎固精、增強體質和延年益壽的作用[6]。

3.4 滋陰按摩

按摩是在人體一定部位施行按摩術,進而達到強身防病、康復身心的一種方法。滋陰按摩主要選用補益肝腎之陰的穴位施行按摩術。常用的滋陰按摩穴位有三陰交、太溪和照海。三陰交為足三陰經(肝、脾、腎)交會穴,常補三陰交,三陰經脈益盛則通。太溪為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原穴,此處經水循腎經而傳,氣化之氣吸熱后上行天部,因此太溪為滋陰益腎的重要穴位。照海穴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又稱為“漏陰”,意指腎經經水在此漏失。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因受天部照射之熱,經水氣化蒸發如漏失一般,故名漏陰。人的腎水減少,會造成腎陰虧虛,繼而引發虛火上炎,經常按摩照海穴能有效干預陰虛火旺之證。

4 結語

人類的養生活動,必須法于陰陽,遵循自然規律。滋陰養生并非貴陰而賤陽,而是堅持聯系、全面、運動的觀點考察人體陰陽的消長,綜合采用情志、飲食、藥物、運動、按摩等不同方法實現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形與神俱,無病到天年。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經素問[M].田代華.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

[2] 元·朱震亨.格致余論[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

[3] 陳大舜.中醫各家學說[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31-33.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190.

[5] 范奇鑫,臧守虎.道家尚陰思想對《黃帝內經》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8(6):657-660.

[6] 郭子光,張子游.中醫康復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43-308.

猜你喜歡
養生滋陰
基于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多花黃精不同炮制品水煎液滋陰作用與其成分相關性研究
滋陰潤燥養生操結合心理護理干預干燥綜合癥眼干不適
從馬斯洛的“層次需要說”看《論語》中的養生學
武術功法運動的養生價值探微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淺論莊子的養生之道
從滋陰化痰法論治痰熱證探析
健康類APP現狀分析與研究
滋陰清心湯治療代謝綜合征38例
中秋十味滋陰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