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治療腹部外科手術后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效果

2018-09-12 13:37李巨春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關鍵詞:針灸

李巨春

【摘要】目的:研究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治療腹部外科手術后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在奇偶法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采用藥物療法,觀察組患者采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4.74%高于對照組患者78.95%,(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恢復狀況(腸鳴音恢復時間、禁食時間、術后排便時間)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采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治療,可以促進患者的胃腸功能快速恢復,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住院時間,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

【關鍵詞】針灸;藥物療法;腹部外科手術;胃腸道功能紊亂

腹部外科手術術后患者常會出現腹脹、排便問題、排氣問題等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癥狀,甚至部分患者術后五天都無法恢復正常的胃腸道功能。為了研究腹部外科術后患者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治療辦法,我院選擇76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進行調查研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在奇偶法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8例。納入標準:在本院接受過以下任意一種手術:腸道手術、闌尾手術、子宮附件手術、腹膜手術,且患者本人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患者中,最大年齡為64歲,最小年齡為23歲,平均年齡為(42.54±4.72)歲,男性患者例數為20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8例。對照組患者中,最大年齡為68歲,最小年齡為24歲,平均年齡為(44.86±4.84)歲,男性患者例數為21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7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即未產生統計學意義,資料具有對比意義。

1.2 一般方法

兩組患者術后均進行生命體征的檢測、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修正酸堿紊亂、胃腸減壓、術后禁食、抗感染?;颊咝g后禁食期間給予患者腸外營養,在胃腸功能恢復后給予患者少量流食,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異常反應,待到第三天將食物改為半流食,第十天時給予患者軟食?;颊咝g后飲食干預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對照組采用藥物療法,靜脈注射維生素。術后二十四小時,口服四磨湯(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44),一次20ml,一日3次。

觀察組患者采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藥物療法同對照組相同,針灸方法取天樞、足三里等穴位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使用電針對患者雙側足三里部扎刺,對患者的相應施針部位周圍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后,在患者的雙側足三里部進針,并施以適宜的電持續波,下腹氣海、天樞、關元、水分、膈腧、期門、公孫、胃腧、內關、脾腧、中脘、。治療時間為十五到二十分鐘,每天一到兩次,三天為一療程。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

(1)治療有效率的評價標準:患者惡心、嘔吐、腹痛的不適癥狀消失,腸道的蠕動能力恢復正常,胃腸功能恢復正常,該病的中醫癥狀消失,判定為顯效;患者惡心、嘔吐、腹痛的不適癥狀基本消失,腸道的蠕動能力基本恢復正常,該病的中醫癥狀基本消失,判定為有效;患者惡心、嘔吐、腹痛的不適癥狀及腸道的蠕動能力無任何改善,判定為無效。

(2)兩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兩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禁食時間、術后排便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對本文研究的76例患者所有數據予以計算處理,計量資料以(%)的形式表示,予以卡方處理,計量數據以(x±s)形式,使用t檢驗,兩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以P<0.05展開。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4.74%高于對照組患者78.95%,兩組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恢復狀況(腸鳴音恢復時間、禁食時間、術后排便時間)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腹部外科手術,由于手術直接刺激或通過反射機制抑制患者的胃腸運動,導致患者術后的胃腸功能紊亂,如何盡快恢復患者胃腸道運動功能是患者術后最關心的問題[1]?;颊咝g后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性的抑制情況,受到并發癥的影響,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一階段患者的治療方式對患者的恢復有重要的作用[2]。部手術后胃腸道動力紊亂包括:胃腸道排空延緩、胃腸道排空加快和反流性紊亂。中醫認為,胃腸道功能紊亂主要是由于肝、脾、胃及大、小腸等臟腑的功能失調,治療方式在于調整臟腑功能[3-4]。針灸具有疏通經絡、溫中散寒的作用,針灸足三里等穴位能起到溫補脾胃暖土逐寒助脾運化的效果,天樞為大腸經募穴,關元為小腸經募穴,又為足三陰經與任脈之交會穴,中脘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在此三穴施以溫針灸并配以肝經之原穴太沖,大腸經之原穴合谷可收到扶正固本、降逆止嘔、澀腸止瀉之功效,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祛除病邪之目的[5-6]。

根據本文的研究表明,采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的觀察組患者,其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和治療效果均優于只采用藥物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說明針灸聯合藥物療法可以改善患者術后的胃腸功能恢復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恢復健康的信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綜上所述,對結腹部手術患者術后采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治療可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快速康復,具有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夏雯,徐蔡鵬,徐劍鋒.針灸緩解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文獻分析[J].上海針灸雜志,2017,36(11):1381-1386.

[2]徐林,趙鵬程,黃金昶.針灸聯合鹽酸格拉司瓊治療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效果觀察[J].環球中醫藥,2017,10(09):1031-1034.

[3]卓劍豐,李健.針灸對老年嚴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山西中醫,2017,33(05):30+32.

[4]陳孟,鄧明.針灸聯合藥物治療胃腸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5):1664-1666.

[5]房軍帆,杜俊英,汪雯,李進進,邵曉梅,方劍喬.針灸治療術后腸梗阻的現代研究進展[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03):257-261.

[6]周建兵,陳曉芬.用針灸聯合藥物療法治療腹部外科手術后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3):31-32.

猜你喜歡
針灸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針灸在輔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應用探討
中醫針灸推拿治療老年性便秘的應用效果分析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寧神湯結合針灸治療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針灸發展前景研究
針灸
對我省近年針灸發展狀況的分析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中國針灸》雜志2000年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