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在時空的延展

2018-09-12 06:39輪奐
收藏·拍賣 2018年1期
關鍵詞:傳世窯址金絲

輪奐

哥窯瓷器,神秘又帶著典雅的氣息。神秘,在于它謎一般的身世,至今尚未找到它的窯址,千百年的爭論一直未曾停歇。但它卻從不缺乏癡迷者,它自古以別具一格的開片裝飾名揚天下,更對后世影響深遠,發展為一種東方式的殘缺美。觀賞哥窯瓷器,除了“銀絲鐵線”帶來的視覺愉悅,隱藏在造型上的優美線條也可以是觀賞的亮點。

從2017年11月12日,至2018年8月31日?!敖鸾z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在延禧宮展出,這是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自2010年至2015年先后舉辦了官窯、定窯、鈞窯、汝窯瓷器特展后,今年推出“五大名窯”系列展的最后個。

故宮博物院是收藏傳世的“五大名窯”瓷器,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格,在國內都是首屈指的,且多數藏品屬于原清宮舊藏,可謂流傳有序、自成體系。此次特展涵蓋故宮藏傳世哥窯仿哥窯(釉)瓷器113件(套),還聯合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單位,商借了57件(套)傳世或出土的與哥窯相關的瓷器和瓷片標本、修復品,是傳世哥窯瓷器難得次的大聚首。

展覽共分三個單元,分別為:“累世遺珍——傳世與出土哥窯”“哥(官)窯型瓷器,窯址之謎——哥窯與老虎洞窯、龍泉窯的關系”“余韻綿長——哥窯瓷器對后世的影響”

窯址之爭,撲朔迷離

在“五大名窯”中,由于燒造傳世哥窯瓷器的窯址至今尚未被發現,使學術界對哥窯瓷器的定義存在著諸多爭議,一些觀點認為文獻記載的哥窯瓷器與傳世的哥窯瓷器不完全等同,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傳世哥窯瓷器在杭州鳳凰山老虎洞窯所燒造,即南宋修內司官窯舊址,此外哥窯年代也出現宋代說、元代說等爭議。這些問題的厘清,還有待于進步考古發現和科學研究。

優雅線條,在器表也在器身

不管哥窯瓷器存在怎樣的爭議,它古樸典雅的美早已世所公認,單就釉色而言,哥窯瓷器就有清灰、粉青、米黃等色之分,釉層凝厚如脂,釉面潤澤如酥,開有大小、深淺不一的裂紋,俗稱“金絲鐵線”,這是哥窯瓷器的標志。以這種自然形成的肌理裂紋作為瓷器表面的裝飾,體現著宋人崇尚自然、天人合的藝術追求。

哥窯瓷器本質上講是這種單色釉瓷器,其釉面上分布的裂紋將器物的表面分割成大大小小、形狀不的塊面,從而在視覺上打破單釉色帶來的單調。細細觀賞這些“金絲銀線”,它們時方時圓,時深時淺,時密時疏,形成獨特的韻律,妙趣橫生。

除此以外,哥窯瓷器的線條之美還不僅僅在于“金絲銀線”上,優美的線條也存在于其古樸典雅的造型上,個中的匠心也不容忽略。宋人在器物的裝飾上刪繁就簡,但造型的設計卻絕不馬虎,精心構造,圓形的邊緣卻不甘單,或被設計成葵花式,口沿變為連續的波浪弧線;或被設計成瓣口式,以起伏的棱分割器面,呈現種簡約、自然之美,此次展覽中就有哥窯灰青釉葵花式洗、哥窯米黃釉葵口碗等代表性的器物。此外,宋時金石學興起,許多瓷器造型還借鑒上古時期青銅器的造型,出現了鼎式爐、簋式爐、貫耳瓶等創新造型,單看器身輪廓,線條就給人流暢、張弛有序質感,呈現出種古樸典雅之美。展覽中也有不少這類的代表性展品。

哥釉遺韻,歷朝多仿燒

哥窯瓷器在美學上的獨特造詣讓后世無數文人墨客、帝王將相為之傾倒,從明、清至今,它一直被作為名瓷被后人仿燒,從傳世和考古發掘獲得的實物看,景德鎮御器(窯)廠在明代宣德年問已成功仿燒哥窯瓷器,一些地方窯受哥窯瓷器影響,也曾結合當地實際燒造出頗具地方特色的開片釉產品,如江蘇宜興窯、廣東石灣窯、福建漳州窯等。

明代文人對哥窯瓷器推崇備至,除了用作文房案頭陳設,還常用作插畫之雅器。至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哥窯瓷器仿燒達到興盛。明、清兩代仿哥窯(釉)瓷器,一般著重仿釉色和開片裝飾,造型既有簋式爐、貫耳瓶、八方杯、葵花式洗等仿哥窯產品者,也有當時流行的各種式樣,如筆山、水丞、象棋等文房用品,以及花觚、葫蘆瓶、杏圓瓶、琮式瓶等陳設器。此外,清代官窯仿燒的哥窯瓷器還會結合當時其他瓷器裝飾手法,如雍正時還誕生了哥窯青花等名品,這是在繼承傳統哥窯裝飾的基礎上加入釉下青花這新元素,別具創意。

從展覽的第三部分,可以清晰看到哥窯瓷器在后世的仿燒中也獲得新發展,某種程度上來講,哥窯獨具特色的銀絲鐵線,早已變成種既定的美學程式,承載著內斂、簡約的東方美學,延續在民族文化的血脈中。

(編輯/雷煥昂)

猜你喜歡
傳世窯址金絲
豆腐是怎么來的?
千年難遇的自然瑰寶
尋夢“海絲”:多元參與助推漳州市古窯址保護策略探析
一刀傳世 無處不充值
金絲棗裂果發生與防治
花嫁良緣
遼寧遼陽冮官屯窯址完成考古發掘
金絲編花項鏈
回歸祖國的五牛圖
磁灶窯及其外銷執壺的器型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