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發展不靠任何人“恩賜”(觀察家)

2018-09-13 11:27袁嵐峰
環球時報 2018-09-13
關鍵詞:恩賜實力強度

袁嵐峰

當今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同時也基本上是科技領先的國家。它們之所以富裕,是因為其依靠在某些領域的先進技術,形成一個“技術領先-壟斷地位-超額利潤-投入研發-技術領先”的閉環。這個閉環是正常的發達模式,也是中國希望實現的目標。

從根子上說,科技水平決定了一國生產力的上限。發達國家的支柱人員是那些領先行業的科學家、工程師、管理者、勞動者,他們賺取的利潤通過市場和政府調節擴散到全國,養活了大多數普通人。這個道理看似基本,不少經濟學家卻似乎并沒有意識到。他們把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了體制、文化等因素上,對科技創新十分外行。最近,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這種錯誤就顯得更加突出。例如在一些文章中,中國的發展似乎是美國“恩賜”的,一旦美國收回“恩賜”,中國立刻就要“崩盤”。他們眼中的中國毫無科技實力,只能依靠外國轉移的產業和外國市場生活。

“中國毫無科技實力”這個前提的荒誕程度引人發笑??萍紝嵙Ρ4嬖谌松砩?。日本和德國在二戰后,從一片廢墟出發迅速恢復了發達國家的地位,正是因為他們的科技人員仍然保留著科技實力。難道美國一遏制,中國的教授和研究員就不會做科研了嗎?中國的工程師就不會發展技術了嗎?中國的工人就不會制造產品了嗎?這個例子說明一些學者對科技的隔膜到了什么程度。

事實上,許多客觀數據都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國之一,科技實力跟英法德日處于同一層級,但與美國有顯著差距,需要踏實耐心地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追趕??辞宄@一基本圖景,有助于我們明確下一步應該做些什么,如何加快進步速度。

中國近十多年來科技實力的爆炸式增長,是由巨大的研發投入推動的。然而,用研發支出占GDP的比例(常被稱為研發投入強度或研發強度)這一數據來衡量,我們就會感到中國對研發的投入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世界銀行的數據庫中,研發強度自然指數排在前十位的國家,可以認為是當今世界主要的科技產出國,2015年中國的研發強度剛剛超過2%,處于中等偏下位置,只有英國、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發強度低于中國,這三個國家也確實越來越表現出創新乏力。

而在另一端,日本的研發強度超過3%,韓國超過4%。近幾十年來,韓國在很多領域從名不見經傳變成領先者,這正是他們超高強度研發投入帶來的成果。近年來,中國研發強度也在提升,根據《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中國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是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2%。但跟日韓以及美德相對照,這樣的提升速度還不夠快。根據“十三五”規劃,2020年預期要把研發強度提高到2.5%。筆者認為,基于我國科研實力的現狀,這個目標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提高到與韓國相同的程度,超過4%。

在增加研發投入這個硬件的同時,科研體制的軟件也需進一步改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精神??萍际峭苿尤祟愡M步最強大的力量,但科技的突破很難計劃??蒲惺莿撛煨缘氖聵I,越重大的科研成果越不可預測。

例如粒子物理學家在申請資金建造加速器的時候,總是要寫很多預期成果。但事實上,重大成果往往不是按照申請書寫的那樣發現的,而是意料之外的產物。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發現J粒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這對科學家來說早已是個常識。只是為了拿到資助,不得不在申請書里按部就班地寫一堆預期成果。其實,如果最終得到的成果就是申請書里寫的那些,科學家會很失望,因為能預測出來的成果不會是大成果。而如果出現了申請書里沒預料到的結果,這里可能埋藏著重大突破的曙光。

科研的成果不可預測,科研的用處更加不可預測。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學,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這是20世紀的兩大科學革命。直到現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仍然是人類的兩大基礎物理學理論?,F代社會的所有技術成就,都離不開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但在提出之初,這兩個理論卻完全看不出任何用處,純粹是科學家好奇心的產物。

到20世紀40年代,曼哈頓計劃基于相對論造出了核武器。50年代,肖克利、巴丁和巴拉頓基于量子力學發明了晶體管,這是集成電路的基礎元件。到了此時,基礎理論的用處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一個國家這時才開始重視基礎研究,還來得及嗎?

因此,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如果不了解這些特點,把科學研究跟工廠流水線生產產品看作同類的事情,就會在心理預期、管理辦法、考核標準等方面犯錯誤。

經常有朋友跟我說,知道科技創新最重要的道理,但只是擔心中國現在轉型是否來得及,是否能成功。對此我只想說,事在人為。最好的心態就是把科技本身作為目的,而不是把科技作為實現其他目的的手段。正如這些格言所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把科技本身作為目的,這樣做看起來慢,但其實是最快的。歷史上最重大的科技進步,都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做出來的,而它們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也最強。

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價值觀:科學本身就是好的。就基本的動機而言,科學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實用。但是當發現了新原理之后,科學的用處卻會遠遠超過單純追求實用的做法??茖W,是人類最偉大的“無用之用”。

科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完全是講道理的,不是玄學,不是神學。一旦一個科學成果做出來,任何有足夠知識基礎的人都能理解它。因此,任何國家、任何文明、任何民族,只要真正尊重科學,努力學習科學,大力投入發展科學,都一定會有相應收獲。對于中國來說,已經站到了這樣一個歷史的關口。集中資源和注意力,努力攀科技,我們的前景就無限廣闊。

這里沒有任何捷徑,但發展科技就是人類走過的最快、最好的路,是發展的正路。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人類成功地發展出了科學,獲得了無限向外拓展的可能性,而不是沒有科學,封閉在傳統社會,讓無數天才的精力只能耗費在內卷化之中?!?/p>

(作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恩賜實力強度
你降落自銀河,從此在我心上
Enci/恩賜 EC
我們的搞怪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計算電場強度常用的幾種方法
電場強度疊加問題的求解
電場強度單個表達的比較
憑實力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正午
求電場強度的新方法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