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經典文學閱讀教學策略初探

2018-09-13 19:17趙茜劉娜
參花(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個性化學習新媒體

趙茜 劉娜

摘要:傳統的經典文學閱讀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在當今的新媒體形勢下,應利用新媒體優勢,引導學生進行經典文學閱讀。具體方法有:利用新媒體條件與文本對話;新媒體條件下的個性化學習;利用多媒體創造文本解讀新形式;利用多媒體延展課堂空間以及多媒體閱讀新模式的建構。力求為文學經典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 文本對話 個性化學習 新模式建構

對于中文系大學生來說,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閱讀經典既能更好地理解文學史上的思潮流派,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但由于文學經典的數量龐大,加之學生學習的時間有限,用傳統的方法閱讀文學經典,往往達不到特別理想的效果。在如今這個新媒體盛行的時代,如何利用新媒體特質,更好地引導學生多樣化地閱讀經典,進入經典,理解經典,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利用新媒體條件與文本對話

經典文學作品是歷經時間的檢驗而留存下來的珍品,無論是作品的人物,還是其主體意蘊、敘事方法,都有無限延伸理解的空間。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對文學經典產生濃厚的興趣。新媒體環境讓文學經典呈現方式多樣化成為了可能。教師可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用音頻、圖像、影像資料等讓學生以多感官解放的方式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從而喚起學生潛在的對經典文學文本的興趣。例如引導學生閱讀托爾斯泰經典名作《安娜·卡列妮娜》時,由于這部名作被多次搬上銀幕,所以有許多電影改編版,將這些版本的片段剪輯成短片,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不同時期的二度創作對于安娜形象的個性呈現,可以就此提問學生,哪個安娜更符合你的想象?為什么每個安娜的形象會如此不同?托翁在小說中又是如何描述安娜的?由此帶動學生進入文本尋找答案。托翁的小說描寫人物外貌并未如小仲馬寫《茶花女》那樣充滿了具象的細節,而僅僅通過人物的一個眼神,將其內在的精神氣韻活化出來,這是真正的大師筆法。洋溢在安娜身上的那種壓抑不住的生機,恰是安娜性格的核心:她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女性。托翁的外貌描寫不僅寫外貌,也是寫性格。安娜第一次的出場是與沃倫斯基在火車站的見面,這個描寫已經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段落。將不同時期電影改編版的安娜出場片段進行剪輯放映,對比哪個電影版本中安娜的出場更能傳遞出托翁原著的意蘊,分析比較之后,得出自己的結論。再如小說中寫到安娜之死,托翁使用了一段類似意識流式的手法,傳遞安娜在選擇臥軌自殺前凌亂的心緒。如何將人物的內心狀態影像化,也可以比照各個版本的呈現方式,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安娜悲劇的內在原因。大量19世紀的長篇經典小說因其故事的深刻性和人物的生動性,都有數量繁多的電影改編版,這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夏洛蒂·勃朗特的名作《簡·愛》已先后被改編了十幾次,有的改編是好萊塢式的,原本相貌平平的女主人公變成了傾國傾城的美女,有的改編則比較貼近原著,力圖呈現出女主人公的性格力量。這些改編版本的區別,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切入點,使學生很容易進入到作品情境中去。

影像資料因其較之文字的直觀性,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由視聽形象的引入,再進入文本的閱讀是鮮活的閱讀、主動的閱讀,從而產生理想的閱讀效果。

二、新媒體條件下的個性化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面面俱到,往往從作品的人物到主題再到藝術特點分析,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套路。這種定型化的思維往往使學生在理解文學經典時,僅止于書本上的現成結論,缺乏主動思考的動力。新媒體靈活多變的呈現方式可以多個側面地勾勒文學經典的數個層次,從而能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例如引導學生閱讀卡夫卡的經典名作《變形記》時,可以讓每個學生就文本提出一個問題,借助多媒體的便利條件,在課堂上可以利用網絡共享資源尋求答案,再就答案本身展開討論,形成對話式的課堂模式。如有的同學提問:“為何格里高利的變形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由這個問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意,在一夜變形之后的描寫中讀者可以發現,其實格里高利在變形之前過的就是“甲蟲”一樣的生活,在身體變形之前其精神已經變形了,或者說他身體的變形正是精神變形的具象化。還有的同學提問:“為何卡夫卡在寫了一個超現實的事件后,又用非?,F實的筆觸寫了家庭生活的很多細節?”對此問題的分析,其實是對卡夫卡現代派小說寫法的一種總結,概括起來就是“荒誕情節,真實細節”,荒誕本身映射的是生活的非理性,而唯有真實能給讀者帶來感同身受的體驗,從而理解荒誕。這正是卡夫卡小說中荒誕與真實的辯證關系。多樣化、多角度問題的提出,形成了個性化學習的格局,為文本解讀打開了新的維度,也使得學生的個性在閱讀中得以凸顯,更能激發學生貼近文本、挖掘文本、了解文本的心理動力,從而使閱讀和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三、利用多媒體創造文本解讀新形式

多媒體的興起,使得拍攝、制作視頻和影像成為簡單易行的事情,經典文學作品中的諸多場景非常適合影像化改編,鼓勵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文學經典片段拍攝成微電影,是解讀文本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新途徑。在排演微電影的過程中,學生將會對文學文本進行二度創作,甚至融入許多現代元素。排演和拍攝是理解文本的過程,將拍攝成片的作品在課堂上放映,觀看微電影的學生就文學片段的改編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批評,同樣也是一個動態地理解文本的過程。拍攝——觀看——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以一種新穎的方式深入經典文本,理解其獨特的內涵,是一種寓教于樂、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方式。例如在閱讀果戈里的小說《死魂靈》時,學生將五個地主的故事拍成短片,用夸張而滑稽的手法將文本中的諸多搞笑細節呈現出來。為了能把短片拍攝得有趣而深刻,學生認真地閱讀了原作,將原著小說片段改編為十分鐘的劇本,用人物最為典型的動作和語言去表現人物性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词衔镎Z》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也是適合使用微電影作為表現手段的文本,怎樣概括出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性格特點,從而讓人物個性得以傳神地呈現出來,就成為挑戰學生創造力的一個有利時機。將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濃縮在半個小時的劇情里,考驗的不僅是概括能力,更是對情節的熟悉程度,在這樣的情境下,熟讀文本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而評價微電影的觀眾,更需要熟讀文本才能做出有效的評價,這樣就有效推動了創作和評價雙方學生對于作品閱讀的積極性。

四、利用多媒體延展課堂空間

法國文論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曾指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因為每一個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鏡子,所以,閱讀一部文學經典,其中涉及的其他作品可能不勝枚舉,引進其他文學文本,或者引進更多關于文本闡釋的文章,都能為文學經典的閱讀打開新的視野和思路。在新媒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可以連接互聯網,隨時可以帶領學生尋找需要引證的文本,查看最新的研究文章等,這無疑等于拓展了文學作品理解的范圍,把文學作品放入到一個更廣的背景中去觀照,更容易引導學生關注文藝理論,直觀地理解理論的內涵。

網絡平臺為學生的經典閱讀提供了另外一個“課外之課”,通過在網上建立討論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分享到網絡平臺上,隨時發表,隨時評論,隨時互動,隨時修改,將課上的學習與課下閱讀結合起來。因網絡平臺開放性和即時性的特質,網上討論容易形成平等交流的氛圍,有助于學生個性觀念的自由表達,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同樣更有利于形成師生間民主和諧的互動關系。

五、多媒體閱讀新模式的建構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閱讀變成了一種多維多向、移動靈活的行為。隨著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的使用,閱讀也變成了機動性極強的一種活動。人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隨手打開電子書進行閱讀,這種電子時代特有的便捷性已經極為深刻地影響了大學生的閱讀行為。經典文學文本因其卓越的品質,具有可反復閱讀的特點,大數據時代又使得經典文本電子化成為可能。鼓勵學生利用空閑時間進入經典的世界,哪怕只閱讀經典的一部分,也能在了解大背景的情況下加深對作品的認識,感性直觀地接觸到文本,直接體會作家本人寫作的相關細節。由此,課上的教師引導、課下的網絡平臺討論、紙質文本閱讀以及碎片時間中的電子化閱讀,可以構建起一種閱讀經典的新模式,從而讓經典文學作品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多媒體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尤其要緊跟時代發展,研究出適應當代大學生學習模式的教學方法,讓經典作品的閱讀多樣化、生活化、生動化,從而建構起經典文學閱讀的兼具趣味性與研究性的新型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李紅梅.新媒體時代學生學習方式的場域邏輯[J].教育科學,2016(06).

[2]鄧昕婧.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教育的影響[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0(03).

[3]戚靈靈,彭信山.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7(24).

[4]吳玉杰.新媒體時代文學經典閱讀的現實狀況與大學生閱讀經典的實現路徑[J].名作欣賞,2015(24).

[5]潘鳳.微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推廣的有效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5(24).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度高教科研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新媒體環境下經典文學閱讀教學方法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7C97);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8年度高教科研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全球治理”視域下留學生漢語文化課程設置及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8D420)。

(作者簡介:趙茜,女,碩士,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文學、電影文學與教育學;劉娜,女,碩士,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留學生部,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育與行政管理)(責任編輯 趙肖涵)

猜你喜歡
個性化學習新媒體
微視頻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基于微課翻轉課堂的職業院校遠程教育創新模式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