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玉米果皮細胞層數、纖維素含量與 果皮柔嫩性的關系

2018-09-17 12:46趙捷王美興趙蕖黃辰潔杜龍崗
浙江農業科學 2018年9期
關鍵詞:甜玉米果皮纖維素

趙捷,王美興,趙蕖,黃辰潔,杜龍崗

(1.杭州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2.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果皮是玉米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器官,涉及玉米籽粒的抗性、脫水速度等性狀。對甜玉米而言,玉米果皮則與食用品質有密切關系,果皮柔嫩度是影響適口性重要的品質性狀之一。果皮的柔嫩度是指果皮咀嚼的難易程度,是衡量甜玉米口感品質的重要指標性狀。研究甜玉米果皮與其柔嫩性之間的關系,改良籽粒柔嫩度等相關性狀,是甜玉米品質育種工作的關鍵之一[1]。

利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客觀地了解甜玉米果皮柔嫩度由哪些因素影響,是提高其果皮食用品質的基礎。甜玉米果皮柔嫩度的鑒定方法主要有2種。品嘗法是鑒定鮮食玉米柔嫩性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至今仍是育種家最常用的方法。另外一種較為便捷并且可以將鮮食玉米柔嫩性進行量化的方法是針刺法。目前,有關果皮柔嫩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皮厚度對柔嫩度的影響方面,包括果皮厚度和柔嫩度的關系,果皮厚度的遺傳規律,果皮厚度在各生長期的變化規律等。Tracy等[2-3]研究結果表明,果皮厚度和籽粒柔嫩性存在負相關的關系。周淑梅等[4-6]的研究結果表明,鮮食玉米的果皮厚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果皮厚度由薄變厚,然后由厚變薄。由此可見,果皮厚度在玉米籽粒生長期間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樂素菊等[7]從果皮結構角度的研究結果表明,果皮厚度是影響果皮柔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非決定因素,果皮厚度和果皮細胞成分共同決定了玉米籽粒的柔嫩度。但史振聲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果皮柔嫩性與果皮厚度之間的相關性不顯著,玉米果皮的柔嫩性與其組織結構有更緊密的關系。籽粒柔嫩性是鮮食玉米重要的食用品質,關于果皮對鮮食玉米籽粒柔嫩性的研究,前人從果皮厚度、果皮厚度變化規律、果皮細胞結構等多個角度對玉米果皮與玉米籽粒柔嫩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鑒于成熟前玉米果皮是一個動態的性狀,由于不同材料間生長期的不一致,導致生長環境、發育時期很難一致。即使是在甜玉米采摘后,由于失水作用果皮厚度也會逐漸變薄,但柔嫩性顯著降低[9]。是否有更合理的方式來研究果皮厚度呢?在籽粒形成最初期,玉米果皮細胞層數已經確定,整個生長期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研究了果皮細胞層數與果皮柔嫩度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考查了果皮的纖維素含量。為了避免研究材料生長期不同步的問題而以成熟種子為研究對象,在這種條件下,果皮細胞層數及纖維素含量都可以通過實驗手段精確測定。通過考察玉米果皮細胞層數與穿刺指數的相關性及對穿刺指數的影響規律,纖維素含量與果皮穿刺指數的相關性及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規律,比較果皮細胞層數和纖維素含量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探索果皮與鮮食玉米柔嫩性的關系,為鮮食玉米優良自交系的培育及優良組合的組配提供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以E327(品嘗法評價,其柔嫩度較好,果皮層數為4層。)為母本,B05-1(品嘗法評價,其柔嫩度較差,果皮層數為8層)為父本雜交一代自交一代獲得F2群體245份材料的成熟種子,考察每份材料的果皮細胞層數,并進行果皮纖維素含量測定。

1.2 方法

果皮細胞層數測定。2013年3月從海南浙江省農科院南繁基地試驗田采收實驗材料,每份材料選取果穗中間籽粒若干,蒸餾水浸泡24 h,剝取果皮,切片,洋紅染色,在奧林巴斯BX51型號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細胞層數,并計數,3次重復。

果皮纖維素含量測定。籽粒浸泡24 h,剝取果皮,將果皮在DHG9070型鼓風干燥箱內70 ℃烘干至恒重,萬分之一天平稱量果皮0.05~0.06 g,利用重鉻酸鉀滴定法測量果皮纖維素含量,每份樣品重復3次,取平均值作為果皮纖維素含量[10]。

果皮刺穿指數測定。籽粒浸泡24 h,利用TA-XT PLUS質構儀及其P/2 N探針分別測量籽粒胚面和胚背面探針穿透果皮時的瞬時受力值(穿刺指數),重復3次,取平均值作為果皮穿刺指數。

1.3 數據分析

果皮細胞層數、纖維素含量、果皮穿刺指數等各實測數據全部完整的材料共45份,各性狀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及圖表形成等在Excel中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2.1 分離群體的果皮細胞層數

在顯微鏡下觀察玉米果皮細胞層數,同一份材料的3次重復間果皮層數一致。其中母本E327果皮層數為4層,父本G05-1果皮層數為8層,其后代果皮層數均為偶數,F1果皮層數為4層,245份F2群體材料的果皮層數有3種類型,分別是4層、6層、8層(圖1),其材料數分別是105份、91份和49份。從圖1可以看出,同一份玉米材料的果皮細胞層厚度較為均勻,不同材料的果皮細胞壁厚度、果皮細胞排列緊密程度,以及細胞腔的大小等都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是造成果皮纖維化程度差異的原因。因此,我們對果皮細胞層數及纖維素含量如何影響鮮食玉米的柔嫩性進行了研究分析。

圖1 F2分離群體果皮細胞層數的類型

2.2 果皮細胞層數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

玉米籽粒的4個側面是從穗軸取食籽粒時的主要受力部位,籽粒側面果皮的柔嫩性和口感有較為直接的關系,而籽粒的胚面和胚背面是玉米籽粒側面果皮面積最大的部分。因此,我們利用果皮穿刺指數,考查了上述2個部位果皮被刺破瞬間的受力情況。結果顯示,果皮穿刺力胚面小于胚背面(圖2)。通過對胚面、胚背面果皮穿刺力相關性分析發現,兩者果皮穿刺力呈顯著正相關(r=0.181 0*),表明玉米籽粒不同側面的果皮柔嫩度有一定的差異,但其柔嫩度變化規律具有一致性,其中胚背面果皮的柔嫩性對籽粒的柔嫩性影響最大。因此,我們以胚背面果皮的穿刺指數代表玉米果皮的穿刺指數,研究果皮細胞層數、果皮纖維素含量對果皮柔嫩度的影響。胚背面果皮的穿刺指數為0.151 9~0.364 3 kg,不同材料之間果皮穿刺指數差異比較明顯。

如圖3所示,果皮細胞層數對玉米籽粒的穿刺指數有明顯的影響,果皮平均穿刺指數的大小順序為8層>6層>4層,即果皮細胞層數越多,穿刺指數越高,玉米籽粒的柔嫩性越差。

圖2 籽粒胚面與胚背面果皮穿刺指數的比較

圖3 果皮細胞層數與果皮穿刺指數的關系

2.3 果皮纖維素含量及其與果皮穿刺指數的關系

果皮纖維素含量在材料間的差異較大,最低為31.33%,最高達98.90%,母本E327纖維素含量為72.81%,父本G05纖維素含量為43.56%。纖維素是果皮中的主要成分之一,F2分離群體中較大的纖維素含量變幅意味著纖維素對果皮柔嫩性的影響較大。分離群體中材料果皮的纖維素含量主要分布在40%~80%(圖4),即分布在2個親本果皮的纖維素含量之間。但也有少量材料果皮纖維素含量低于柔嫩度較低的親本或高于纖維素含量較高的親本。纖維素含量在群體內呈連續分布狀態,因此,纖維素含量是由多個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

圖4 F2群體果皮纖維素含量的分布

果皮纖維素含量與玉米果皮穿刺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分析表明,在不考慮果皮細胞層數影響的情況下,纖維素含量和穿刺指數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72 3(圖5)。

圖5 不考慮果皮細胞層數影響時纖維素含量 與果皮穿刺指數的關系

雖然果皮纖維素含量與果皮穿刺指數之間的相關關系不顯著,但我們在相同果皮細胞層數的前提下考察其與果皮穿刺指數的關系,發現將材料按果皮細胞層數4、6、8層數分類以后,纖維素含量都與果皮穿刺指數呈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圖6),相關系數分別為0.544 9**、0.938 1**和0.742 8**。通過曲線擬合分析發現,纖維素含量與果皮穿刺指數存在簡單的線性關系,而且隨著果皮細胞層數的增加,直線的斜率增加,表明果皮細胞層數越多,纖維素含量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越大。因此,纖維素含量隨著果皮細胞層數的增加對果皮的柔嫩性也有較為明顯的影響,降低纖維素含量也是提高玉米柔嫩性的關鍵措施。

果皮細胞層數A為4層,B為6層,C為8層圖6 考慮果皮細胞層數影響時果皮纖維素含量與 果皮穿刺指數的關系

2.4 果皮細胞層數、纖維素含量對果皮柔嫩性的協同影響

直觀上來看,在纖維素含量一定的情況下,果皮細胞層數越多,其柔嫩度越差;在果皮層數一定的情況下,纖維素含量越高,其柔嫩性越小。為了考察果皮細胞層數和果皮纖維素含量2個因素對果皮穿刺指數的綜合影響,我們對果皮細胞層數和纖維素含量的乘積與果皮穿刺力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結果兩者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738 2**(圖7),并且果皮穿刺指數隨著乘積的增加而變大,從此結果來看,果皮細胞層數與纖維素含量任何一種因素的變化均會影響果皮穿刺指數的。

圖7 果皮細胞層數、纖維素含量對 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果皮細胞層數為4層的材料,平均纖維素含量最高,但平均穿刺指數最低,果皮細胞層數為8層時平均纖維素含量最低,但平均穿刺指數最大,果皮細胞層數為6層時,平均纖維素含量及平均穿刺指數都居中間位置。在不考慮果皮細胞層數時,纖維素含量和穿刺指數的相關性差,而在考慮果皮細胞層數的前提下,果皮纖維素含量與果皮穿刺指數呈顯著正相關,這些結果表明,對果皮柔嫩性的影響果皮細胞層數大于纖維素含量。

表1 不同果皮細胞層數的纖維素含量和 果皮穿刺指數

3 小結與討論

鮮食玉米果皮柔嫩性是其食用品質的重要指標,因此前人對果皮柔嫩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常認為,果皮厚度是影響鮮食玉米果皮柔嫩度的關鍵因素。Daniel等[11]用硬度計測試了果皮的柔嫩度,結果顯示,玉米籽粒的柔嫩度與果皮厚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然而從樂素菊等[7]的研究結果來看,果皮厚度并不是果皮柔嫩度的決定因素。果皮柔嫩度除了受到果皮厚度的影響以外還受到果皮細胞成分的影響。史振聲等[8]的研究結果也證明,果皮柔嫩性受到果皮組織結構的影響,果皮較厚的品種也可能出現較高柔嫩性的情況。

果皮厚度和果皮柔嫩度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將其作為一個數量遺傳基因控制的性狀去研究[12-13]。我們通過對分離群體果皮細胞層數的研究發現,果皮細胞層數有3種類型,果皮細胞層數母本類型最少,雜合類型居次,父本類型最多。雖然果皮細胞層數為離散型的性狀,但其在后代中的分離比例不符合1∶2∶1質量性狀的遺傳規律。果皮細胞層數與果皮穿刺指數之間的相關分析表明,果皮細胞層數與胚背面果皮呈極顯著的負相關性。這些結果暗示改良玉米果皮柔嫩性的途徑:通過降低父本果皮細胞層數來降低品種的果皮細胞層數,提高育成品種的柔嫩性。

在單獨考察果皮纖維素含量和果皮細胞層數與果皮穿刺指數時,我們發現纖維素含量與穿刺指數的相關關系不明顯,但相同果皮細胞層數的材料中,纖維素含量與果皮穿刺指數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在控制果皮細胞層數的基礎上,降低纖維素含量可以明顯地提高籽粒的柔嫩性。另外纖維素含量在F2群體中變化范圍較廣,為31.33%~98.90%,而親本果皮纖維素含量分別是母本72.81%,父本43.56%。其變化范圍已經超出了2個親本所形成的區間,這預示著,通過人工定向選擇的方法,能夠優化纖維素合成途徑,達到降低果皮纖維素含量,提高甜玉米柔嫩性的目的。

甜玉米籽粒果皮不同部位其柔嫩性不同,在我們的研究中,果皮穿刺指數胚面小于胚背面,兩者呈正相關關系,因此,胚背面果皮對籽粒的柔嫩性影響更大。樂素菊等[14]在研究超甜玉米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漿特性時發現,胚面果皮與胚背面果皮的變化規律存在差異,前期胚面果皮厚度大于胚背面,后期胚背面和胚面果皮厚度趨于接近。綜合前人及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推斷,降低纖維素含量可以同時降低玉米籽粒側面果皮的穿刺指數,提高甜玉米籽粒的柔嫩性。

綜上所述,果皮細胞層數和果皮纖維素含量是影響果皮柔嫩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果皮細胞層數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大于纖維素含量對果皮穿刺指數的影響。果皮細胞層數的遺傳規律易于觀測,通過降低果皮細胞層數改善甜玉米的食用品質較為現實。纖維素含量則是較為復雜的數量性狀,要將可以降低纖維素含量的有利基因進行高效的聚合或去除不利基因,還需進一步對影響纖維素含量的基因進行精細定位,然后借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手段進行優良自交系的培育。因此,揭示玉米果皮纖維素合成途徑,精細定位相關基因并獲得相關分子標記,是未來提高玉米果皮柔嫩度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歡
甜玉米果皮纖維素
甜玉米豐產 種植有技巧
納米纖維素自愈合材料的研制
纖維素基多孔相變復合材料研究
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別亂丟果皮
基于近紅外技術的苧麻葉半纖維素、纖維素、木質素及Cd含量快速測定
不亂扔果皮
無公害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甜玉米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
削皮器也扭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