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護理專業兒科護理學課程說課設計

2018-09-17 06:45李啟立
衛生職業教育 2018年17期
關鍵詞:護理學兒科實訓

李啟立

(萊陽衛生學校,山東 萊陽 265200)

說課對教師業務水平提升、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均有很大幫助,是促進教師鉆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研究型、學者型教師的一種有效途徑。我校近年舉行了多次說課比賽,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以我校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兒科護理學為例,從說課程、說教學、課程特色和改革思路4方面介紹如下。

1 說課程

1.1 課程性質

兒科護理學是研究小兒生長發育及其影響因素、兒童保健、疾病防治和護理,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學科。根據課程體系安排,學生已經在一年級學習了公共文化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在二年級的時候要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兒科護理學。所以兒科護理學既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必修課程,更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此外,兒科護理學不單單是一門護理學科,還與社會學、兒童心理學知識互相滲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整體護理觀。

1.2 課程目標

兒科護理學的授課對象是中職二年級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醫學基礎,但是缺乏學習主動性,也缺乏臨床經驗。本課程定位是基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和中職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做準備,使得學生可以適應多種崗位需要,如兒科臨床護理、兒童社區保健、疾病預防控制(防疫站)、育嬰等?;谝陨媳尘?,我們要權衡授課對象的條件限制和課程定位的具體要求,制訂適合本階段學生的課程目標。所以,我們在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3方面,對學生有明確、清晰的要求,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及工作需要。

1.2.1 知識目標 掌握基本概念和各系統疾病的護理評估、護理措施,熟悉各系統疾病的護理問題,了解各系統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和發病機制。

1.2.2 能力目標 能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進行護理評估,發現護理問題,制訂護理措施并付諸實踐;能正確、規范、熟練地進行相應的診療護理操作;能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良好溝通,加強護患關系。

1.2.3 情感目標 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熱愛護理工作;具有愛嬰、護嬰的愛心和責任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法律和維權意識;具有較好的溝通、團結協作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1.3 課程內容

因為授課對象有其自身的條件限制,而課程也有其自身的要求,所以課程內容必須要經過合理的組織、安排和調整。要基于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發展規律,以護理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實用、夠用為原則,對課程進行組織;要開展模塊化、任務驅動化教學,同時要注重學科間的理論滲透和銜接,對課程進行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選擇標準和排序標準要符合兒科護理工作過程。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運用多種課程形式(理論課、實訓課、視頻課、習題課、見習課),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使其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按照教學規律及臨床實踐的特點,將兒科護理學分解成6個側重點不同的模塊。如基礎知識部分主要是第二單元,第三、四、五、六單元主要是基礎護理,第七單元是新生兒疾病,第八單元是營養缺乏性疾病,第九至十四單元是呼吸、消化等系統疾病,第十五單元是傳染病的護理。每一個模塊都有不同知識和技能,各模塊既保持相對獨立性,又保持連續性。課程安排要遵循教學規律循序漸進,保證課程重點覆蓋全過程,貫穿教學始終。

1.4 課程設計

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基于兒科護理工作流程和學校教學條件,構建課程體系,將課程模塊化、任務化;以能力培養為重點,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與臨床案例相結合,模擬兒科護理工作過程,教學充分體現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以兒科護理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最終達到融傳授知識、提高能力和培養素質于一體。

1.4.1 教材分析 我校學生現用教材是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王曉菊和冷麗梅主編的《兒科護理學》,這是全國醫藥中等職業教育護理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該教材的優勢是:(1)緊扣教學大綱和新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是“實用、適用、能用”型教材。(2)每一單元開頭有“要點導航”,使學生明確本章知識點;每一課開始都有一個案例,由案例導入新課;對每一部分知識點都列舉考點提示,使學生明確重要知識點;隨考點提示附有相關護考題,方便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并了解考題類型。(3)本書有配套的技能實訓書,主要是張玉蘭主編的《兒科護理學》(3版)和每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輕松過》。

1.4.2 課時安排 兒科護理學一學期安排64學時,包括理論44學時、實訓12學時以及練習4學時、復習4學時。

1.4.3 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六大模塊內容不同,重點也各不相同,一般是基礎知識、疾病的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難點主要是與病理生理有關的發病機制。在授課和學習過程中,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個別輔導、充分利用兒科護理實訓室、增加臨床實踐環節等。下面以新生兒黃疸中膽紅素代謝的發病機制為例進行說明。膽紅素代謝內容非常難,但了解膽紅素的代謝過程對學習新生兒黃疸的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非常關鍵。所以筆者將膽紅素的代謝與結婚、懷孕和生產過程相結合,設計了一個流程,學生很容易代入其中,增加學習趣味性,理解相關理論知識(見圖1)。

圖1 膽紅素的代謝過程

1.4.4 學情分析 本課程授課對象是中職二年級學生,他們的優勢是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劣勢是分析能力差、缺乏學習主動性以及臨床和生活經驗。

1.4.5 教學環節 根據前期在煙臺山醫院、毓璜頂醫院等多家醫院的調研以及實習學生的反饋,我們發現很多醫院為了規避風險,不安排學生在兒科實習,導致學生畢業后很長時間都不能勝任兒科臨床護理工作。所以,為了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兒科護理學授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模擬臨床真實情景,通過案例導入新課,加強學生代入感。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我們的常規教學環節分為課前預習、課程導入、目標展示、課程講解、課堂小結、習題測評、布置作業、課后復習8個,但是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組織、安排和調整。例如,第九單元第二節“口炎患兒的護理”內容,授課前教師編寫劇本,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拍攝,后期經過多種軟件剪輯和處理合成一個完整、清晰的視頻。授課時利用拍攝的視頻導入新課,因為視頻中的人物都是學生熟悉的同學,所以他們會很認真地觀看視頻并學習相關知識。目前本部分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基本上播放一遍視頻大部分學生就可以掌握知識點。另外課程講解也不是按照課本順序一成不變地進行的,而是按照患兒的直接體驗和護理工作流程來安排的(見圖2)。課堂小結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本次課內容有一個整體、直觀、系統的認知。習題測驗也不一定在課堂最后進行,可以靈活穿插在課堂教學的各個階段。

2 說教學

2.1 教學實施

圖2 口炎患兒的護理工作流程

2.1.1 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借助各種教學手段,以實現教學目標。常用的教學模式有任務驅動、學做一體、理實一體、頂崗實習等,教學方法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直觀演示、情景教學、PBL教學等,教學手段有多媒體教學、仿真模擬、翻轉課堂、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等。

下面以心肺復蘇術實訓為例進行說明。本次實訓課是第四周第八次課,當時網絡上恰好有一個案例引起了熱議:急診醫生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時,為了便于搶救剪開患者的褲子,結果導致褲子及褲兜里的錢包丟失,患者家屬要求在場的醫生、護士賠償財務損失。上課前我們要求學生自行觀看相關視頻,思考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小兒和成人心肺復蘇術有什么不同。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帶教教師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實訓室利用模擬人進行直觀演示,然后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從而達到學做一體,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實現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然后我們對案例進行延伸,探討醫護人員該不該賠償患者損失??梢越M織一場辯論賽,一方面鍛煉學生口才,另一方面使學生具有一定法律意識,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現同樣的問題,這也實現了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2.1.2 教學組織 教學組織是通過課程導入、目標展示、課程講解、課堂小結、習題測評、布置作業6步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以兒科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基礎,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社會特點,制訂正確的護理程序,結合臨床案例,從疾病概述入手,對患兒進行護理評估,發現護理問題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實現系統化整體護理(見表1)。

表1 兒科護理學課程教學組織

2.1.3教學總結和評價 每次課的教學總結是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的,當堂課的教學評價是通過隨堂測驗和提問完成的。

2.2 教學資源

2.2.1 教輔資源 近幾年,兒科教研室在學校督導下,根據護理專業培養目標陸續完善了18個常用的實訓流程,制作了14個微課,建成了擁有2萬多道題目的護考題庫,完善了8套教學課件,建成了32個思維導圖,參編了5本教材。

2.2.2 實踐教學條件 目前校內有兩個兒科護理實訓室,擁有各項技能訓練所需的醫護器械設備,包括藍光箱、暖箱、浴盆、浴缸、各種仿真模擬人等。學校設有附屬醫院,為學生見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校外廣泛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與31家二級以上醫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制訂了巡回檢查制度,保證實踐教學計劃的落實。

2.2.3 師資隊伍 兒科教研室現有3名專任教師,都具有碩士學歷,是擁有教師資格證和醫師資格證的雙師型教師,有10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和教學經驗,具有較強專業操作水平,是能學習、會學習的專業人才。

2.3 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評價總體上注重過程、關注素質、多重評價。教學效果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和對課程的評價。評價包括過程評價、結果評價以及其他評價,評價成績=平時成績(30分)+理論考核成績(100分)×60%+技能考核成績(10分),平時成績包括作業(5%)、考勤(5%)、測驗(10%)和實訓報告(10%),詳見表2。

表2 兒科護理學課程教學評價

3 課程特色

本課程的特色是:教學理念先進,采用素質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設計先進,以兒科護理工作過程為導向,符合學生職業發展規律;教學模式先進,通過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做、評四位一體;內容組織、安排、取舍合理,實現重點突出、難點分散;現使用的教材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

4 改革思路

基于學生個體素質和學校硬件、軟件限制,在兒科護理學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建議下一步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增加臨床見習,促進學、做一體;實現評價方法多樣化,完善技能考核模式;提高教師素質,改進課程組織形式,使課堂教學靈活化;增加翻轉課堂、藍墨云班課等的應用,提高學習效率,探索適合中職教育的新模式?!?/p>

猜你喜歡
護理學兒科實訓
《護理學雜志》稿約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圓夢兒科大聯合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李發枝教授治療兒科疑難雜癥驗案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