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文學視角下《蕭蕭》與《高老莊》的對比

2018-09-17 07:25杜倩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0期
關鍵詞:高老莊蕭蕭子路

摘 要: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的鄉土文學興起,沈從文繼承了以風土人情為特征的鄉土表達,在《蕭蕭》中也提出了對于民族和文化的雙重反思。賈平凹有相當多的農村題材的作品而《高老莊》中反映的“種的退化”與《蕭蕭》的文化反思有相似之處。

關鍵詞:鄉土;地方性;文化反思

作者簡介:杜倩(1997.4-),女,漢族,陜西咸陽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02

《蕭蕭》寫于1929年,對于二三十年代興起的鄉土文學有相當的學習和借鑒,形成了沈從文自身的創作風格,而《高老莊》則是接續了鄉土文學在新時期的表達。

一、百年鄉土,文脈傳承——鄉土文學的界定與發展

一文楊瑞仁在《從世界鄉土文學的緣起談沈從文的文學地位》中提出:“法國的盧梭是鄉土文學創作的先驅,其后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和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用分別用詩和小說先后創作出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的鄉土文學作品,確立了鄉土文學創作,不妨戲稱他們為‘鄉土文學之父和‘鄉土文學之母。由此可知,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鄉土文學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歐洲逐漸形成,距今已有200來年歷史?!倍袊泥l土文學則是在20世紀20-30年代興起的,中國現代“鄉土文學”皆認為魯迅是開山鼻祖,但其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卻是周作人。周作人翻譯匈牙利作家育凱摩爾(又譯約卡伊·莫爾)的《黃薔薇》時說:“此書體式取法于牧歌,描寫鄉村生活,自然景物,雖運用理想,而不離現實,實為近世鄉土文學之作?!濒斞甘青l土文學最早的實踐者,《阿Q正傳》、《風波》、《故鄉》、《社戲》、《祝?!返日囚斞膏l土小說的代表作。這些作品都是將焦點集中在浙江的農村,從知識分子的視角觀照鄉村的生活,通過對于陳風陋習和落后黑暗的揭露完成作者對于國民性的批判。

沈從文在《沈從文小說集題記》中明確表示:“當時由魯迅先生起始以鄉村回憶做題材的小說正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我學習用筆,因之獲得不少的勇氣和信心?!笨梢?,魯迅的鄉土小說創作啟迪和影響了沈從文的文學寫作?!哆叧恰?、《蕭蕭》、《夫婦》、《三三》、《長河》這些直接以湘西農村為背景、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創作自不必說,《如蕤》、《八駿圖》等以城市生活為背景的小說,實際是通過諷刺城市生活的虛偽無力和城市人的病態羸弱來表現鄉村純粹和生命力。

有論者認為,沈從文在接受魯迅的影響而成為卓越的鄉土文學大師后,他也以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影響了大批后學,諸如汪曾祺、孫梨,甚至當代的古華、韓少功、李杭育、賈平凹,尤其是湘西本土作家如孫建忠、蔡測海、向啟軍、彭世貴、柳從夢等等(劉成《論沈從文的鄉土文學創作理想和創作意識》)。賈平凹創作的核心也是圍繞著商州和西安的農村,在他的早期創作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商州》、《正月.臘月》、《小月前本》等小說是以反映農村尤其是商州地區農村改革社會新變為主題的?!陡吲d》、《土門》、《廢都》等或是反映農村人在城市的不恰適,或是表現城市發展和市場經濟對鄉村的蠶食,或是表現城市生活的虛偽丑陋,這些作品無不是作者在鄉村視角下或者說是游離在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一種表達。所以將沈從文和賈平凹同納入到鄉土文學這個范圍里觀照也是十分自然而有意義的事了。

二、鄉土文學視角下的《蕭蕭》與《高老莊》

(一)題材和語言——地方性

正如上文所提到,沈從文和賈平凹都有著相當數量的鄉村題材作品,《蕭蕭》講述的是生活在湘西閉塞的鄉村的童養媳——蕭蕭的故事。蕭蕭自幼父母雙亡,寄居在忠厚的伯父家里,十二歲嫁給了尚在襁褓中的丈夫,她活潑天真、靈動可愛,隨著蕭蕭一天天長大,青春期的懵懂和性意識的萌動促使她在幫工花狗的誘惑下“成了婦人”并且懷上了孩子,蕭蕭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和花狗的事也漸漸暴露,最終落了個“被發送”的下場,因為還有人娶她,蕭蕭便一直和婆家生活在一起,還為小丈夫生了孩子,小說結尾便是她的二兒子娶媳婦的場景?!陡呃锨f》描寫的是在省城西安讀書工作多年的高子路在其父過三周年紀念時攜妻西夏同回老家——高老莊三個月發生的事情。高老莊是一個在西安附近山中的一個偏僻閉塞的農村,莊內的男人身材矮小丑陋,也多只在家鄉務農,少有走出大山的能力和魄力,而主人公高子路卻是一名在高校任職的教授,研究古代漢語,頗有聲望,他的回鄉自然引起了一番轟動?;剜l的這三個月,不僅交代了高老莊青年一代和老年一代的人物關系和兩代人的差異,還從他的轉變和他的妻子對高老莊的觀察和體驗上體現高老莊人、農村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這期間發生了諸多大事,如子路父親過三周年祭、法國人來檢查葡萄酒廠、筑塔、打砸地板廠等。小說表現的人物除了西夏和地板廠廠長王文龍都是基本都是土生土長的高老莊人,尤其是高子路——一個離開農村又歸來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情愛、處事、生活是小說表達的中心,故而就論題材和《蕭蕭》一樣,《高老莊》是將視點集中在與湘西農村同樣閉塞的一個山中村落,都屬于鄉村題材的作品。

沈從文回到了湘西,賈平凹也回到了商州山村,他們敘述的語言表達和語言風格自然帶著各自鄉野的不同味道?!妒捠挕樊斨杏泻芏喾窖缘谋磉_,比如“花狗大”,“大”是哥哥的意思。而《高老莊》中陜西方言是無處不在,“彈嫌”、“失塌”、“稀”等等,有趣的是兩個作品當中都出現了民俗音樂的形式,比如《蕭蕭》中唱山歌,“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種豆莢, 豆莢纏壞包谷樹,嬌妹纏壞后生家。天上起云云重云,地下埋墳墳重墳,嬌妹洗碗碗重碗,嬌妹床上人重人?!薄陡呃锨f》中迷胡叔唱丑丑花鼓?!妒捠挕泛汀陡呃锨f》不僅表現了湘西和商州不同的方言形式,還展現了沈從文、賈平凹不同的語言風格?!妒捠挕肪拖袷捠捯粯忧寮儎尤?,文字清新雋永、靈動平實。而賈平凹的語言風格則大膽粗礪得多,表達直白露骨、潑辣爽利。這也是不同的水土賦予創作者不同的地方性的表達。

(二)背景和主題——文化反思

《蕭蕭》完成于1929年,這一時期是中國向西方學習,進行現代化探索的時期。無論是在經濟上、文化上還是政治上都體現了不同于傳統中國的社會氣象。中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提倡民主與自由,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傳播新思想,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這是一個資本化和城市化的時期。這時的沈從文——這個“鄉下人”卻面臨著城市生活的種種無聊和惡俗,憧憬著內心那個純粹而自然的湘西世界,他寫下了《蕭蕭》這個富有人性美又充滿希望的故事。

沈從文對《蕭蕭》的態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1929年文本的結尾是:“這兒子名叫牛兒。牛兒十二歲時也接了親,媳婦年長六歲。媳婦年紀大,才能諸事作幫手,對家中有幫助。嗩吶吹到門前時,新娘在轎中嗚嗚地哭著,忙壞了那個祖父曾祖父。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卻在屋前榆蠟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鄙驈奈脑?934年改寫了結尾:“……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著他:“哪,毛毛,看,花轎來了???,新娘子穿花衣,好體面!不許鬧,不講道理不成的!不講理我要生氣的!看看,女學生也來了!明天長大了,我們討個女學生媳婦?!鄙驈奈娜杏质褂昧?929年版本的結尾。沈從文為什么要改寫《蕭蕭》的結尾?這其中又隱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表達?1934年也就是沈從文重回湘西而寫作《湘行散記》之時,他看到了湘西人民尤其是少數民族人民悲慘的生活實際,沈從文以往對于純粹的湘西世界的期許破滅了,他發現了鄉村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當他失望于現代物質文明浸染下的都市人的人性異化失落,試圖用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社會理想的‘湘西世界來抵御現代物質文明對人的生命異化時,卻發現,原來自己深愛的精神家園‘湘西世界也有著自身的先天不足,因而對家鄉人們的生存境遇就越發憂慮?!睂τ卩l村的精神是否能夠擔得起改造城市弊病的重任產生了懷疑。故而改寫了29年的結尾。

《高老莊》寫于1998年,正是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的時候,城市化和市場經濟正悄然改變著延續了數千年的鄉土生活。有人認為《高老莊》就是《廢都》里的莊之蝶從城市出走到此。這正揭示了《高老莊》表達的主題?!陡呃锨f》將視角轉回鄉村,卻發現農村有著和城市一樣無法克服的缺陷。高子路這個重回鄉村的知識分子,他并不和魯迅筆下重回故鄉的知識分子一樣,批判鄉村的落后和腐朽,充當一個“啟蒙者”,而是作為鄉村劣根的犧牲,迅速被周圍和環境和弱化的生命力所同化。他會在飯后不自覺地舔碗、當眾放屁也不在意、和晨堂一起賴賬、身上漸漸有了體味?;氐礁呃锨f,子路漸漸變成了高老莊的子路,他不僅身材矮小而且心理怯懦,例如:去派出所為晨堂說情時子路要西夏陪他一起去,西夏說:“一個所長,有什么害怕的,在城里啥事都讓我出頭,回到高老莊你還是這樣!”子路身材矮小,卻自豪于純種的漢族人,他坦白娶身材高大的西夏就是為了“改種”,可見其自私偏狹。賈平凹通過高子路表達的是像高老莊這樣的千千萬萬個鄉村像一潭死水一樣,不僅難有新鮮的生命力,更是在長期固化的傳統中,孕育和傳承者污穢的人性;這千千萬萬的村莊不僅像一潭死水,還像一座堡壘,難以攻破,在其微妙的平衡中進行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賈平凹顛覆了城市又打破了鄉村。在這個意義上,沈從文和賈平凹有著一定的同一性——對于鄉村的失落和更深刻的文化反思。

(三)被懸置的作者

“鄉土的文化蘊涵應該指向‘故鄉(而非單純的鄉村),而對比意義下的異質性文化因素才是鄉土文學之核心。這種異質性文化因素足以引發作者的‘鄉愁,‘鄉愁的指向固然與某一特定的地域相聯系,我們習慣于稱之為‘鄉土,只是這個鄉土可以是鄉村,并不必一定是鄉村,可以是作者真實的故鄉,也可能只是作者的文字故鄉?!睂懽鳌妒捠挕飞驈奈囊呀浽诔鞘猩疃嗄?,賈平凹也是如此,“鄉下人”或者“城里人”的心理界限對他們而言已經不那么清晰,他們既不屬于鄉下人,也不為城市所容納,這種被懸置的尷尬處境是作品的隱含情緒。實際上,不論是《高老莊》還是《蕭蕭》作者已經不再是化身與文本當中,作者所指向的對象也不僅僅是高老莊或者湘西,甚至也不是農村,而是作者心中所眷戀的精神家園,這個精神家園不是實體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于現實中的,它是作者的想象和期盼而形成。

相似的城市化背景是《蕭蕭》和《高老莊》進行文化探索的共同原因。作者在城市和鄉村中身份和視角的轉換促成了他們對于人生活方式和精神出路的思考,這正是寄托在作品當中的時代的文化精神。

參考文獻:

[1]楊瑞仁.《從世界鄉土文學的緣起談沈從文的文學地位》[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1月,第 27 卷第 6 期

[2]周作人.炭畫與黃薔薇[A].知堂回想錄[C].香港: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 第239頁- 第240頁。

[3]沈從文.《沈從文小說集題記》時代文藝出版社[M].2009年.

猜你喜歡
高老莊蕭蕭子路
口腔上火,如何降火?
The Swimming Pi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廢園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豬八戒外傳
巧算牧馬場
竹子蕭蕭
泰山天下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