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宋元話本《碾玉觀音》創作手法

2018-09-17 07:25繆云好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創作手法

摘 要:宋元話本是話本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重要組成部分。比之唐傳奇,宋元話本具有完全不同思想藝術風貌。例如宋元話本就有“詞話”“詩話”特點,話本關于情節的“巧”的設計也較多。

關鍵詞:宋元話本;碾玉觀音;創作手法

作者簡介:繆云好,江蘇鹽城人,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1

話本小說是由講唱藝術衍生出來的一種文學體裁,是民間說唱藝術的書面形態,“話本”的稱謂,在唐代已經出現,興盛于宋代,宋末就逐漸消退了。話本小說多表現普通民間百姓的生活,多從小市民角度出發,書寫小市民生活的悲歡離合。因為宋代“勾欄”“瓦舍”盛行,生活更豐富多彩,所以小市民階層產生了許多專門講故事的說話人以消遣市民日常生活,久而久之,說話人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說話人所講故事須生動精彩,具有雅俗兼施、情節曲折、人物形象塑造頗具意義性等特點。正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過“俗文之興,當由二端,一為娛心,一為勸善”。

一、關于話本主題

《碾玉觀音》開始用十一首詩詞韻語來入話,正體現早期話本小說名為“詞話”“詩話”特點。作品由“春歸”興起,依照孟春、仲春、季春順序表現憐春、惜春、怨春頗富浪漫色彩,奠定全篇悲涼傷感基調,作品從春詞開始串接引出主人公咸安郡王賞春,點明故事發生背景,此雙關手法甚妙,有效引出聽眾興趣。故事由此展開,接著郡王游春偶遇正看郡王之人——秀秀(主人公),仲紅衛先生說,秀秀主動看郡王是她私心欲望表現,想要攀附權貴,這種見解很新鮮。當然更多作者從階級角度批判其上層資產階級咸安郡王的強買,體現下層勞動者秀秀可憐女奴生活。

如1957年楊積慶先生《語文教學》中《讀<碾玉觀音>》,說璩秀秀的故事是當時新興市民階層“一種帶著自由色彩的思想意識”同統治階級“封建思想”之間必然產生矛盾沖突的具體表現。1964年,游國恩等人主編《中國文學史》,特別指出《碾玉觀音》作為愛情小說中成就較高的作品“秀秀為爭取愛情而斗爭的精神表現非常突出”[1]1980年朱東潤先生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該書說道“秀秀被王府打死,死后成為鬼魂,熱情、勇敢的性格,仍頑強不變,充分反映了下層市民在官僚地主高壓下受到的迫害及其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盵2]1999年袁行霈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仍然被歸結“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作者對他們的肯定,實際上表現出平民百姓對封建禮教的輕蔑?!盵3]

二、關于情節的“巧”

《碾玉觀音》故事情節安排方面的發展中也是頗具特色,首先脫不了情節的“巧”,這是讓故事情節發展更生動的一種手法。故事發生有一“巧”,秀秀繡工了得,依樣給郡王秀出一件御賜戰袍,而郡王回禮也正是崔寧拿手的碾玉觀音。于是這里交代崔寧秀秀兩人同樣是通過精湛手藝生活的下層勞動奴隸者,他們處于同一階級,必然有著千絲萬縷聯系,是愛情發展前提條件,故情節發展不至太突兀。故事最“巧”是郡王府失火——故事的高潮部分。偶然火災又偶然促成崔璩二人結合。文中履用神奇歷史傳說故事渲染鋪陳火勢之猛,而對當時失火具體原因和施救等內外部情況做省略處理。這種側面描寫,使得故事發展更加緊張熱鬧,更具畫面感。

崔璩二人混亂中巧遇,還順勢插敘之前郡王對崔寧的許諾,這是之后情節發展中必不可少一環,方便進行前后人物態度鮮明對比,使其性格得以充分顯露,也為二人私奔減少了一道屏障。之后秀秀幾次三番通過行動對愛情作出大膽追求,“腳疼”“肚子餓”“喝酒”“今夜先做了夫妻”一系列語言、行動上突出秀秀女奴性格中大膽奔放及對愛情自由渴望,突破封建道德倫理。而崔寧的“喏”、“豈敢”這些簡短字句中表現崔寧木訥、懦弱、謹慎、安分守己等特點。二人性格對比是小說發展的需要,同時進一步深刻闡釋了作品主題。文學作品中,不少作品是女主人公在一直不斷的主動追求愛情,而不是男主人公,這也正體現其選材角度上的趣味性。例如《詩經》愛情題材內容多關于女性的思念,女性的苦惱,女性的脆弱等;《古詩十九首》中心主題寫思婦對在外游子的思念;《唐傳奇》中更多描寫女性對男性依賴和愛戀。這可能是由于在歷史上中國女性一直都是不自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三從四德”皆因上千年中國文化中有太多對女性束縛,所以女性需要解放,需要爭取自由,需要文人來讓故事更加生動流傳。整個作品通過女性主動追求愛情來反抗封建理學那套“存天理、滅人欲”從而更具有現實教育意義,也更能感動聽眾讀者,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接著故事寫到二人私奔后一年,郭排軍巧遇二人,愛情故事出現波折,愛情不再平靜,兩面三刀、阿諛奉承的郭排軍出賣了這對戀人,二人身份暴露,被郡王扣押。郭排軍做法讓人對其咬牙切齒,同時也為二人性命捏一把汗,故事本應該在此就給出結局,但作者最后又加入“鬼”的離奇情節,并且作者前面敘事中有意識地省略了這部分情節,故意為后面揭秘埋下伏筆。隱藏秀秀死亡的事實于結尾處顯現,大大地帶給觀眾震驚效果,從而使作品達到真與幻交織的境界,多了一重神秘色彩,讓人讀完會有一種似有還無的感覺,回味無窮?!赌胗裼^音》成功地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從而也成功地塑造了對愛情大膽追求、堅定執著,對黑暗勢力不屈反抗的女主人公璩秀秀的形象。

注釋:

[1]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第175頁。

[2]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13頁。

[3]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5頁。

猜你喜歡
創作手法
印象主義鋼琴音樂風格探析
淺談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發展
舞蹈創作手法的運用與研究
試論動畫電影的聲音元素及創作手法
肖邦藝術歌曲的“悲情”體現
歐·亨利短篇小說的創作手法研究
以《大協奏曲》為例分析施尼凱特作曲中背景與結構的創作手法
淺談遼劇武戲《三戰張月娥》之我飾演張月娥的切身體會與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