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依舊,故人難留

2018-09-17 07:25吳凡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山河故人賈樟柯視聽語言

吳凡

摘 要:《山河故人》作為賈樟柯導演的一部在2015年上映的文藝電影,于眾多商業大片的圍剿之下拿下了3萬的票房,真正地做到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他通過鏡頭語言將故事的真實性與虛幻完美融合,通過聽覺效果引發時代與情感的共鳴,導演運用嫻熟而精湛的視聽語言,處理出準確而生動的敘事和節奏,一步一步地引出故事的核心觀點。

關鍵詞:《山河故人》;賈樟柯;視聽語言;真實;虛幻;時代;情感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1

這一次賈樟柯依然選了自己的故鄉山西汾陽作為故事的開始,講述了跨越三個年代的兩代人的故事。1999年山西汾陽的三個青年人沈濤、張晉生、梁子原本是一起玩耍的好友,三人因互相愛慕而產生間隙,因沈濤選擇了開著煤礦的晉生并與之結婚生子,導致梁子遠走他鄉,三人的情感發生了質變。2014年,與晉生離婚的沈濤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可父親的轟然離世,兒子對自己的生疏和陌生,年輕時好友梁子也患病臥床,給了沈濤接二連三的打擊,一切物是人非,濤在那只“能活十五年”的狗的陪伴下,孤獨老去。2025年,移居到澳大利亞的晉生與剛剛成年的張到樂終于爆發了沉默已久的戰爭,到樂對于自我身份的迷茫,對于母愛的模糊與渴望,令他逃離強權的父愛,尋找了母愛的替代品中文老師米婭做替代,展開了一段俄狄浦斯王式的戀情,可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定卻終只是化成了面對澳大利亞波濤洶涌的大海發出的一聲穿越時空的“濤”的吶喊。就像片中沈濤面對物是人非所感嘆的:“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睂τ趥€體生命的思考,“每個生命個體都會有深刻而不可復制的獨特體驗。每一個個體,孤獨終老的濤、臥病且不知所終的梁子、漂泊而倔強的晉生,迷惘而孤獨的到樂,賈樟柯所展現的一個人復雜而獨特的生命體驗,在引發共鳴的同時,令人無比唏噓。

一、鏡頭語言將真實與虛幻完美融合

鏡頭語言符號的運用,將影片的真實性與戲劇化有機結合,奠定了影片真實而連貫敘事風格。賈樟柯沒有曲追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人為強化矛盾,而注重表現日常性生活中人物不可避免地具有悲劇色彩的事件,將生活的悲劇性與人自身的悲劇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對于影片中的鏡頭運用非??酥?,片中有許多段非常重要的對白均通過長鏡頭,主觀鏡頭,搖鏡頭等鏡頭表達出來,以客觀的視角去拍攝,更加突出了影片時空轉換的連貫性和真實性。比如,晉生和梁子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濤家的音響店里,導演采用中近景的景別,通過長鏡頭連貫而細膩的表現三人的神態和情感變化。其中著重強調了推門而入卻看見情敵梁子的晉生,和濤拿了餃子與二人分享的三人同框的三角構圖畫面,吃醋的晉生,竊喜的梁子,懵懂對兩人都熱情歡迎的濤,表現了三人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感變化。對于濤與到樂的母子感情,導演運用了非常細膩的鏡頭語言,將二人從血緣親情的親密到重逢之后的生疏冷漠,乃至于天各一方的模糊表現了出來。其中,2014年的濤接到到樂開車回家時的那段長鏡頭,以車門為前景,仿佛從一個真實的窺視的角度看到了一對母子被地域、文化的代溝生生撕裂的血淋林的現實之痛,是濤在失去父親之后,再次“失去”兒子的一種悲哀與心碎,與2025年那段令到樂似曾相識的車中的情節互相映襯,表現母子關系漸行漸遠的悲哀、到樂對于自我身份變化的不確定與模糊的認同感。

其次,導演運用非常多的主觀鏡頭,在迪廳,煤場,澳大利亞的海邊都出現過。在迪廳里的濤兒決定選擇晉生的一段情節,先是采用了主觀鏡頭和昏暗搖曳的燈光渲染了迪廳的頹廢狂歡的氛圍,表現了此時濤內心對于梁子與晉生的難以抉擇,而后轉場到安靜的迪廳外,轉而使用中近景的長鏡頭客觀而理性的記錄三人最艱難的抉擇的時刻,使人在一開始產生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和視覺沖擊力而后隨著長鏡頭的平靜敘事而深深沒入情節之中。

二、聽覺效果引發時代與情感的共鳴

從聽覺的角度,導演經常運用聽覺效果營造時代的氛圍,人物與人物、人物與觀眾的情感的共鳴。

以哀樂烘托喜景,用喜慶的音樂反襯哀情,這也是導演運用的手法。在電影開篇用一首具有強烈90年代風格的美國歌曲《go west》為背景樂,迷醉鮮亮的燈光下,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跳著狂歡的舞蹈,將千禧年到來之際,社會的快速變遷、人們的美好而強烈的生活愿望表達。耐人尋味,影片的結尾是濤,一人一狗回到文峰塔下跳起《go west》的場景,歡快的迪斯科樂曲襯托此時荒涼冷清的場景,將社會的快速變遷所帶來的自我定位的迷茫,美好而強烈的生活愿望落空的殘酷現實揭露。在新年文藝晚會的鑼鼓聲中配以憂傷惆悵的音樂,以及當濤與晉生的關系得到濤父親的認可之后再次響起的歡樂的迪斯科用來表現濤歡快欣喜的情緒氣氛,同樣是反襯的手法。

電影中另一個背景樂是許倩文的《珍重》,從晉生送給濤的CD開始,徐倩文的歌聲在影片中成為了一種媒介,穿越三段時空的界限,連綴著人們一份難以維系的脆弱情感和模糊卻真實存在的珍貴回憶,引發了人物之間的羈絆、讀者的共鳴。

三、結語

山河依舊,故人難留。賈樟柯依舊堅守著初心,將山西故土的那個汾陽小城搬上大銀幕,故土中一定有著屬于他自己的生命體驗。導演所傳遞出的對于生命個體的思考,不斷的“失去”是必將經歷的個人體驗,這一點深刻的體現在對于故土、情感、自我上的失去、尋找和羈絆。無一例外,無論時代是如何快速的變遷,社會是如何的迅速發展,每個個體都會在時空中尋找精神與情感的寄托和慰藉。

猜你喜歡
山河故人賈樟柯視聽語言
漫談賈樟柯的導演藝術和影像風格
賈樟柯電影敘事的板塊結構分析
《山河故人》:從民俗符號的顛覆看全球化語境下“文化鄉愁”
香港神話電影視聽語言中民族性分解
創新教育模式下的視聽語言考試改革與實踐
《山河故人》與山西方言
從《山河故人》看賈樟柯的變化與堅守
賈樟柯電影中的底層人物形象塑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