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應如何貫徹實施《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

2018-09-17 05:42王曉闊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職業院校

【摘要】201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在宏觀政策上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職業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應該如何認真貫徹執行該《意見》,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職業院校 貫徹實施 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011-02

近十幾年來,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為我國現代工業體系、流通體系建設以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必須看到,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著的差距。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模式等受到長期以來的固有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制約,導致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質量、結構、水平上還不能完全契合,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為此,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并作出重點任務分工,督促各級人民政府、部委貫徹實施。

《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甭殬I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如何在十九大精神引領下,卓有成效的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是擺在我們面的重要問題,更是職業教育借力發展,趕超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契機。

一、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依據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人才培養模式包涵四個方面的涵義,第一是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目標必須依據企業或產業需求而制定,這是關系到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契合度的關鍵,也是關系到我國實施“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基礎性人才保障;第二是為實現這一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系統化教育過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強調職業院校、企業、產業基于上述目標,產教結合、校企一體,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職業院校打造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職業院校與企業、產業渾然一體的新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第三是保障這一過程的有效管理與評估考核制度,“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校企合作理事會制度,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培育過程,從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教學標準、教學大綱與進度計劃的制定,再到專業教學的實施、培養效果的評估、考核與鑒定,以制度的形式明確校企雙方在這一過程中的責任、權力與義務關系,并不斷地完善、固化;第四是滿足目標和教學過程有效實施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校企師資共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學過程要求真實場景與實操演練,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手段

1.推進職業而院校治理結構

積極引入行業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多方社會組織參與職業院校管理,深化職業院校理事會制度,優化職業院校內部管理機制,充分社會力量在院校建設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確精準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最大限度地發揮一線教學科研機構的自主權,積極發展跨學科、跨專業教學,服務供給側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2.崇尚“工匠精神”,實施“精益人才”培育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品質、職業能力的具體體現,是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肮そ尘瘛钡幕緝群ň礃I、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工匠精神”是“精益人才”培育的具體理念。職業教育應該將這種理念深植于職業教育過程和辦學指導思想之中,通過如“現代學徒制”等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加以實現。崇尚并深刻踐行“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才能培育出具備不斷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和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的精益人才。

3.推進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提升職業教學質量、培育“精益人才”的動力源泉。目前,困擾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最大的難題就是師資問題,“名師出高徒”體現的是精益求精的必然傳承。無論是“現代學徒制”還是德國的“雙元制”無一例外的強調師資才是職業教育中的“道”。職業院校建設產教融合的師資隊伍除傳統的“請進來、走出去”以及“產中校、校中廠”等方式外,依據目前我國國情和現實,更要注重校內教師自身專業技術技能的修煉,通過高層次的企業服務、咨詢、研發以及專利共享等方式打造“專家型”教師,這才是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的發展趨勢。

4.強化產教協同育人,突出生產性實習實訓

產教協同育人是實現供給側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而產教協同的重點要體現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的辦學制度上,具體表現為“學校管理雙主體”、“教學實施雙主體”、“評估考核雙主體”。職業院校實施產教協同育人的途徑就是與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依據各專業的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動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緊密銜接,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摸索、創新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新型職教育人模式。

生產性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型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是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養成和職業經驗累積的必要過程,且生產性實習實訓效果更是關系到最終供給側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程度。因此,職業院校必須建立健全卓有成效的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制度。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

作者簡介:王曉闊(1971-),男,漢族,天津人,副教授,本科,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試論職業院校分層教學的策略分析
教學能力比賽促進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實踐與反思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