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維動畫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2018-09-17 05:42宮海曉賀杰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工作過程教學評價創新

宮海曉 賀杰

【摘要】隨著三維動畫產業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三維動畫制作人才的培養,本文首先對傳統《三維動畫技術》課程的教材、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工作過程化的理念,從培養學生創新和工作能力的基礎上,對課程的結構、教學評價的方式、教材建設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革闡述,最后通過實踐證明,該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力。

【關鍵詞】工作過程 創新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27-02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媒體產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而三維動畫恰恰是數字媒體產業的重要環節,三維動畫成為了市場投資和關注的熱點方向,而在許多高校,三維動畫不僅是動畫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的重點課程,學生掌握了三維動畫的制作技術可以從事影視、廣告、動畫、游戲等很多行業,就業情況非??捎^[1]。

雖然市場對三維動畫制作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從就業反饋的信息來看,高校培養的三維動畫人才質量并不高,從培養學生創新和工作能力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材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定位和改革[2]。

一、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問題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三維動畫產業的不斷變化,課程和教學大綱也隨之發生調整和改變,加上本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開設時間不久,這些都使得三維動畫教材選取和編寫具有一定的難度性。

2.教學問題

教學理念是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包含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的設置、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教學方法的實施、教學環境的營造等各個環節。三維動畫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三維動畫授課模式歸納為“老師講授—學生練習”,導致的結果是由于過于死板和模式化,沒有根據具體需求、有針對性的訓練,使得教學實習脫節,效果不理想[3]。

3.評價問題

從作者多年三維動畫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來看,該課程教學對學生的評價仍存在諸多不足,比如說,評價的重心過分關注學習結果,在教學評價中重結果,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的程度;評價的內容片面地重視學習中的智力因素,沒有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道德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評價手段單一,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

二、工作過程化的理念

工作過程最早是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后續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進行了推廣,姜大源教授對其含義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細化。工作過程的主要核心包括以下兩點:

1.以職業能力發展為基礎。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素養,是該理論的基礎。通過對工作過程的模擬,將在工作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解剖,讓學生提前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從而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2.以工作過程知識為核心。

工作過程知識指的是勞動者在企業中通過工作而學習到的關于工作對象與工作流程的知識。而通過模擬或者直接參與實際的工作,不僅掌握了工作知識,更收獲了工作經驗,而在這個整合的過程中對于隱性知識是無法進行直接傳授的,必須要在工作情景中進行體驗才能獲得。

三、課程內容解構重構

本文以梧州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三維動畫課程為例,對其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和重構

1.傳統課程的知識構成

傳統的課程知識構成只是將三維動畫的各個環節進行堆砌,學生只有在學期結束時才能將所有的知識進行串聯,因此只是學科知識的系統化,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圖1所示。

2.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知識重構

以任務和項目作為載體對傳統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借助工作過程化的理論,構造三個學習情境,使其難度、復雜度和綜合度逐漸提高,如圖2所示。

每個學習情境都包含了建模、材質、燈光、攝影機、動畫的設置,三個學習情境重復的只是工作過程,而不是工作內容,通過內容難度的不斷提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操作的熟練度和能力。

四、課程評價改革

工作過程理論下的課程改革,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課程評價,也是學生和教師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從本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多個方面考慮,并結合作者從多年的教學經驗,構造出多角色的考核評價方式。

1.過程評價,占總評價的60%,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工作任務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對每個工作任務進行分配,最終在規定階段內完成,然后采取小組答辯總結的方式,教師和隨機抽取的其他小組5位同學組成答辯團隊,進行提問評價。

(2)小組成員評價:對每一個工作任務,由組長進行任務分配,最終根據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小組成員互相評價。

2.課程作業評價,占總評價的40%。課程期末作業采取教師獨立命名多個題目,由學生抽簽選擇題目,并獨立完成,最終由教師進行評價。

五、教材建設

每個高校根據依托的不同學科背景確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但由于我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發展比較晚,因此在教材的建設上,采用選編并舉的方式。

1.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在教材編寫力量上明顯不足。所以,對本課程教材的選用要經過周密的分析、篩選、總結。要歸納分析歷年來本校相關課程使用的教材情況,是否符合教學大綱,達到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是否需要更換。

2.由于同類型的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不一樣,因此,依據本校本專業為主,其他相關專業為輔的特點來編寫有針對性的內容教材。不僅要在編寫內容上體現新穎性和前瞻性,在內容板塊設置、編排順序、結構設置、章節邏輯性、啟發性思維、指導實踐上等各方面都要有新意,能以前瞻性的眼界和思維使教材更具有學習和研究價值。

六、結語

作者在2017年兩個學期分別對本學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兩個班級三維動畫課程進行試驗改革,從教學過程、作品整體、學生評價等多個方面的信息反饋來看,以工作過程為理論的《三維動畫》課程改革取得了較大的效果,該改革更符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企業,都比較認同該教學方法,但同時該改革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比如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還有不足,并不是最合理的評價,學習情境的構造也過于單一,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1.

[2] 姜大源.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結構的理論基礎[J].職教通訊,2006,01:7-9.

[3] 王應霞.基于工作過程的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開發探討[J].科技信息,2009,30:199-199

作者簡介:宮海曉(1982-),男,漢族,山西昔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圖像表示、模式識別。

猜你喜歡
工作過程教學評價創新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實踐類課程改革探索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基于專業核心能力的機械類課程開發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