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省、重塑、走近 走進教師的新角色

2018-09-17 05:42郭海巖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成長美術教學學習

郭海巖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廣泛深入,教育新形勢給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我們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用學習提升自己,與學生共同成長。

【關鍵詞】美術教學 反思 學習 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78-02

曾經一著名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時,以“非洲草原上的動物不停奔跑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不停的學習著”作為結束語,而我卻拿來作為本文的開頭,位置迥異,其意明了,就是要不停的學習,再學習,以適應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新形勢,重塑職業形象,走進教師新角色,這也符合達爾文先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

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意在探索人生的意義,作為一線教師,更應以更加廣闊的眼光來省察自己的教師生涯,在當前中長期教育規劃的美好前景下,高中新課程改革強勢推進下,主動出擊,迎面趕上,抱定與時俱進的思想反省自己、重塑自我,使自己的職業生涯充滿青春的活力,賦予人生意義。

人都是在自我反省中不斷成長完善漸趨成熟起來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筆者以為就要拿出否定自己,再否定自己的勇氣和決心來重塑自我,以適應教育改革大潮。

眾所周知,美術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美術課程改革的關鍵,我認為美術教師應具有以下基本素質才能跟上美術教育發展的步伐:

一 、“愛”字當頭關注學生成長

這是專業化教師的人格前提,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情換取真心,尊重學生,用“愛”喚醒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以新的角色走進學生的心里,我們的教育之舟才能順利駛進成功的港灣,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充滿快樂和幸福。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緊緊圍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新理念參與教育教學

作為走進新課程的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活動方式重新審視,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自覺適應美術新課程的變化,比如在課堂欣賞教學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把一副作品掛在黑板上后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為了顯示作品的價值,常常會加入自己和評論家的觀點,此時的學生只有聽的權力,結果學生都很崇拜作者,不敢對作品有絲毫微詞,即便發表意見也是套用教師的觀點,這使我覺得有點像基督徒對圣像的崇拜,學生成了作品的忠實信徒,我們卻扮演了傳教士的角色?,F在的學生往往喜歡主動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如果教師還是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身份出現,把知識講透,學生被動接受,也許從短期效果來看,學生學會了,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習慣。久而久之會走入標準答案的誤區,因為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不同,其它學科都有一個標準答案,像數、理、化等學科只有唯一答案。而美術學科卻難有標準答案,如:欣賞一副美術作品,就像人們閱讀小說《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欣賞美術作品,同樣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學生從美術作品中發現的每一次與別人不同的見解,都應該予以肯定。而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提供給學生的是美術學科中的普遍的認識與理解,嚴格說是參考性的材料,目的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同時,教師應耐心聽取學生意見和看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才有助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如果是一言堂,而且一貫地固執己見,把自己當作標準,那可是很可怕的角色,至此,如何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開發學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我們每一個美術老師都應努力探索的方向,因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三、不斷學習、不斷完善,以適應新時期、新學生、新問題提出的新要求

作為一名合格的美術老師,不但應有較高的業務知識,還應該具備獨立的審美見解和健康的審美心理,以及廣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另外,美術教師還應該具備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的心理素質,有把握住學生突如其來的奇怪想法,不能以自己的淺薄來否定學生的靈感,這樣做只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對美術知識產生錯誤判斷,從而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厭倦。

有時因自身知識儲備量不足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尷尬誤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引導學生“意會”是必要的。但我們聲稱“不可言傳”,其實,大多是“不會言傳”。這往往是我們在無以言表時的一句應急之語,如果我們一味的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話來搪塞學生。在關鍵問題上總是表現為語遲語頓或語不盡意,那只能表明我們的教學水平太差,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但業務知識應該過硬,而且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語言功夫上更該高人一籌,為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閱讀大量的書籍,做相當量的知識儲備,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潤物無聲的幫助,指導學生過智慧的生活。

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教師更高層次的知識自修和人格修煉,與時俱進、積極進取不斷“充電”提升專業素質,來重塑自我,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背景下的發展型全新角色。也才能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神圣使命。

成長是美麗的,學生如此,老師同樣如此。

參考資料:

[1]中國美術教育2005年第二期.

[2]陳衛和.美術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認識.

[3]楊珩.美術欣賞中需要創造力嗎?

[4]王德山.美術教學中的誤區.

猜你喜歡
成長美術教學學習
搞好幼兒美術教學,促進幼兒智力發展
試論在高?!爱a、學、研”中發展現代傳統手工藝文化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家庭習得環境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研究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幼兒美術教學回歸生活探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