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治療骨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2018-09-18 08:41孟潔崔亞鴿張永紅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18年4期
關鍵詞:病因病機痹癥方藥

孟潔 崔亞鴿 張永紅

【摘 要】 骨關節炎是中老年常見病之一,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傳統醫學中本病病因復雜,分型不一,治法多樣。通過計算機檢索萬方數據庫2008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的相關文章,對骨關節炎的中醫藥治療進行綜述。

【關鍵詞】 骨關節炎;中醫;痹癥;病因病機;方藥

【中圖分類號】R68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8)07-0035-03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1]是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本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其發生與衰老、肥胖、炎癥、創傷、關節過度使用、代謝障礙及遺傳因素有關。中醫學雖沒有骨關節炎的明確病名,但許多古籍中關于“痹證”、“骨痹”、“萎證”的相關描述中如骨節疼痛、關節屈伸不利、僵硬、麻木與骨關節炎癥狀基本一致[2],故骨關節在傳統醫學中多屬“痹證”范疇。

骨關節炎的中醫治療遵循整體觀念,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審證求因,在綜合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提出臨證治療法則如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等。筆者檢索萬方數據庫2008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的相關文章,通過病因病機、治法、方藥,就骨關節炎的中醫藥治療現狀綜述如下。

1 病因病機

1.1 肝腎不足 骨關節炎在中醫病中屬“痹證”、“骨痹”范疇。其病位在骨,而腎主骨生髓,故骨痹當責之于腎。如《中藏經》[3]云:“骨痹者,乃嗜欲不潔,傷于腎也。腎氣內消則不能關禁,不能關禁則中上俱亂,中上俱亂則三焦之氣痞而不同……飲食不糟粕而精氣日衰,精氣衰則邪氣妄入?!蹦I氣虛,骨髓生化無源,骨骼無以滋養,影響其生長及堅固性。肝在體合筋,束骨而利關節?!端貑栕⒄靼l微》曰:“肝主筋,故勞倦罷極以肝為本”。此處筋包括附著于骨及關節的肌腱、韌帶,司關節運動;而罷極多被認為人日常運動,肝血充足,濡養筋脈而筋力強健,運動靈活。人至中年之后,腎氣漸衰,肝血不足,骨骼失其堅固,筋失濡養而不能動,又感外邪而致病。且中醫五行學說中腎屬水,肝屬木,水涵滋木。如吳鞠通所言:“少陰藏精,厥陰必待少陰精足而后能生”,肝腎同源,在骨病中表現為筋骨同源,筋與骨共同構成關節運動,相輔相成。

1.2 痰濕致病 藏象學說中脾為先天之本,腎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腎主水,二臟相互協同調節身體水液代謝。脾腎陽虛無力運化津液,水濕內生,久聚成痰,流注肌肉關節,氣血失合,筋脈不通而致病。其次外邪致病,《素問·痹論》[4]曰:“風、寒、濕三氣夾雜,合而為痹”。寒濕之邪侵襲,留滯體內,寒主收引凝滯,筋脈拘急,不通則痛;濕邪重著黏滯,關節沉重僵硬。蘊久化熱,流注關節則見關節局部腫脹,發熱,屈伸不利。其次,影響骨關節炎發病的因素中,肥胖是不容忽視的?,F代醫學中認為肥胖會加重關節負擔,而中醫學中素有“胖人多痰濕”之說,亦可證明“痰濕內蘊”是骨關節致病因素之一。

1.3 血瘀致病 古籍中多有關于“血瘀”與“痹證”的描述?!端貑枴づe痛論》[5]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外邪侵入人體,寒氣痹阻經脈,氣血不通,不通而痛。王清任[6]曾在《醫林改錯》中提出:“痹有血瘀”的學術理論。林佩琴《類證治裁》曰:“久痹,必有濕痰、敗血、瘀滯經絡”。瘀血不僅是本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其病例產物,二者互為因果。長時間高強度的負重工作或活動、姿勢不當,以及一些超強度的外力比如扭挫傷等亦可導致關節局部瘀血凝滯,經脈不通,經久不愈導致關節退行變。

2 治療原則

孫思邈創獨活寄生湯,曰:“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得之,不時速之……宜急服此方”。陳士鐸曰:“痹癥生。法不必祛邪,惟在補正”。由此可窺見“腎虛”是本病的基礎病因。后世醫家不僅在此基礎上加減用藥,且提出不同觀點。如房定亞[7]提出三期論治原則:早期養血活血,兼顧補益肝腎,多用身痛逐瘀湯、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中期養陰清熱,活血消腫,補益肝腎,多用四神煎及經驗方“緩急舒痹湯”;晚期以補益肝腎為主,兼顧活血化瘀,多用地黃飲子。近年來補腎活血法的臨床療效也得到肯定,多項研究也證實此法可以有效調控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一氧化氮等細胞因子,從而有效保護關節軟骨滑膜,減緩病程進展[8-10]。李艷彥[11]、趙樂[12]主張“溫陽益氣”之法,并選用黃芪桂枝分別建立動物實驗研究其與瘀血、免疫、細胞因子關系,結果證實本方亦可調控IL-1等細胞因子,且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本病尚無統一的分型標準,參考《2002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13]將本病分為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脾腎兩虛、濕注骨節證及肝腎虧虛、痰瘀交阻證,臨床治療原則多參考此分型。

3 方藥

3.1 內服方藥 張農[14]選用龜鹿二仙膠(鹿膠、龜膠、枸杞、人參)治療老年肝腎虧虛型骨關節炎40例,總有效率達90%。婁玉鈐等[15]選其院內制劑骨痹舒片(桑寄生 、骨碎補 、制首烏 、田三七 、絡石藤 、制馬錢子)治療膝骨關節炎58例,對照組為抗骨質增生膠囊組(34例)、健膝丸治療組(28例)。臨床觀察、隨訪3個月后,骨痹舒片組有效率明顯優于其他兩組。陸寶軍等[16]自擬壯骨健膝方(骨碎補、杜仲 、桑寄生、獨活、土鱉蟲、生地黃、秦艽、鹿銜草、腫節風、川牛膝)治療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型膝骨關節炎76例,總有效率94.7%。史紅逸等[17]自擬補腎益氣化瘀解毒湯聯合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骨關節并進行臨床觀察,結果治療組有效率達90%,明顯優于對照組。

本病病因復雜,虛實夾雜,屬本虛標實之證。肝腎虧虛者多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僵硬,腰膝酸軟無力;偏陰虛者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少苔,脈細數;偏陽虛者畏寒怕冷,舌質偏淡,脈細。在虛證的基礎上,或兼有瘀血、風寒濕痹、痰濕內蘊。早在魏晉時期醫家先賢前輩治痹病時就以“補肝腎、強筋骨”為本,“活血化瘀,益氣通絡”為標,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實驗也證實了其科學性,其中獨活寄生湯被證實可以通過介導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調控滑膜和血清中IL-6、TNF-α、 以及 MMP-3、9 和 13 等細胞炎性因子的產生[18-21],從而抑制炎癥因子對關節軟骨的破壞,促進其增值,減緩骨性關節炎的發展進程。

劉健[22]以“健脾化濕,活血通絡”為原則,研制新風膠囊(黃芪、薏苡仁、雷公藤、蜈蚣等),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且在新風膠囊對膝骨關節炎患者 B、T淋巴細胞衰減因子及氧化應激的影響[23]實驗中發現其有弱化關節炎患者外周血 B、T淋巴細胞作用,從而抑制T細胞的活化,減少異常免疫反應。

韓文萍[24]自擬益氣健脾活血通絡方(生黃芪、白術、茯苓、生薏苡仁、石斛、白芍、牛膝、赤芍、當歸、全蝎、蜈蚣、遠志、忍冬藤、木瓜、伸筋草、雞血藤、雞內金、威靈仙、佩蘭、蛇床子)治療脾虛濕盛型膝骨關節炎60例。其中采用內服方法治療的30例患者總有效率達90%,30例患者采用外敷總有效率達77.7%。王鵬等[25]選用腫痛安膠囊(三七、天馬、僵蠶、制白附子、防風、羌活、天南星、白芷等)治療風痰淤血阻絡型骨關節118例。實驗組給予腫痛安膠囊,對照組給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評分均有所下降,兩組治療后滑液中 OPN平均濃度降低,且兩項觀察指標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 。

金元時期健脾除痹法就已存在,此治法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古籍《脾胃論》中曾記載:“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火郁則發之?!薄端貑枴の宀厣伞吩唬骸捌⒅先庖??!逼⒅魉闹∪?,脾虛則四肢不能用。近年來相關臨床研究也證實了此觀點的科學性。如師東良等[26]在有關膝骨關節炎周圍肌群協調性的試驗中發現膝關節周圍核心肌群肌力下降、周圍韌帶穩定性下降與本病密切相關。孟祥奇等[27]在化痰祛濕劑對兔膝骨性關節炎血清中 SOD、NO 的影響實驗中,發現其院內制劑膝痹康(薏苡仁、丹參、制南星、刺五加、地龍、制川烏等),可有效提高血清中SOD活性緩解軟骨機制的降解及退化。

3.2 中藥外用 汪寶軍等[28]選用該院經驗方除痹洗劑(伸筋草、透骨草、秦艽、威靈仙、羌活、獨活、防風、制草烏、制川烏等)治療風寒濕痹型膝骨關節炎,與治療前相比,不僅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測得關節液 SOD 、NO、MDA、IL- 1β、TNF-a含量也均有所下降。

林小武等[29]自擬方(當歸、桂枝、細辛、威靈仙、羌活、獨活、赤芍、乳香、沒藥、蘇木、紅花)治療膝骨關節炎100例,分為熱敷和熏洗兩組。兩組治療后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減輕好轉,但中藥熏洗的療效優于熱敷。勞永鏘等[30]用該院內部制劑金黃散配合玻璃酸鈉注射液治療膝骨關節炎120例,結果顯示該治療方法對膝骨關節炎輕、中度疼痛有顯著療效。

治療膝骨關節炎的中藥內服多以補益為主,而外用法多以祛除外邪為主。所選方藥多以羌活、獨活、防風等祛風除濕,乳香、沒藥、紅花活血化瘀;川烏、草烏、秦艽利關節、止疼痛。痹病的致病病因中風、寒、濕、痰、瘀等病邪在古籍及近年相關文獻中都被提及,由此亦可見祛邪在本病治療中的重要性。

4 小結和展望

綜上所述,骨關節炎屬“本虛標實”之證,病位在骨與關節,在臟于肝、腎、脾。虛證多見肝腎虧虛,精血不足,骨髓生化無源,筋脈失其濡養滋潤則見腰膝酸軟,關節屈伸不利,疼痛。痹久而萎,見雙下肢無力。脾腎陽虛,津液無法蒸騰,運化全身,痰濕內生,流注關節則見關節腫脹,屈伸不利。痹久成瘀,氣血不足,瘀致關節則見關節刺痛。且痰濕、瘀血即為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如此造成惡性循環。治療原則以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通絡舒筋,健脾燥濕、祛風勝濕為主。治療方法比較多樣,藥物治療從草本植物到動物用藥十分廣泛,且劑型多樣包括口服中藥湯劑、外用中藥熏洗。隨著科技發展,中草藥離子導入也取得很好療效[31]。相信未來中醫藥對骨關節炎治療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將給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風濕病與關節炎[J].2010,6(6):416-419.

[2]王承德,沈丕安,胡蔭奇.實用中醫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60-762.

[3]華佗.中藏經[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85:40,43.

[4]田代華.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5]談冰,劉健,章平衡,等.骨關節炎血瘀證從脾論治的研究探討[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2(6):671-672.

[6]王文勝,張俐.補腎祛瘀類藥治療中老年女性膝骨關節炎的研究概況[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5,3(3):69-71.

[7]李斌,唐今楊.房定亞三期論治骨關節炎經驗[J].遼寧中醫藥雜志,2013,40(1):31.

[8]肖志鋒,闞衛兵,趙婧,等.補腎活血法對骨關節炎相關因子調控作用研究[J].環球中醫藥,2014,11(11):883-887.

[9]葉紹仲,邵航,張俐.補腎活血法治療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研究概括[J] .風濕病與關節炎,2015,6(6):58-60.

[10]謝根東,曾一林,王琦,等.加減右歸飲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機理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8(8):19-20.

[11]李艷彥,趙樂,王永輝,等.黃芪桂枝五物湯對陽虛寒凝型骨關節炎大鼠免疫及瘀血狀態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12(23):149-153.

[12]趙樂,李艷彥,王永輝,等.黃芪桂枝五物湯對陽虛寒凝型骨關節炎大鼠免疫相關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4(7):162-185.

[1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14]張農.龜鹿二仙膠治療老年增生性骨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40(13):79-80.

[15]婁玉鈐,張廣輝.骨痹舒片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2,1(3):24-27.

[16]陸寶軍,閆虎.壯骨健膝方治療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型膝骨關節炎76例臨床觀察[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12(23):3-4.

[17]史紅逸,趙贊,林琳.補腎益氣化瘀解毒湯與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骨關節炎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4,35(12): 1628-1629.

[18]馬衛國,劉慧,孟鳳仙,等.加味獨活寄生湯對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大鼠關節滑膜及血清中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 23) : 197-200.

[19]詹宏鋼,林劍.獨活寄生湯對膝骨關節炎患者 Wnt/β-catenin-BMP 信號通路調控作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5( 10) : 451-452.

[20]高駿.獨活寄生湯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 水平的影響[J]. 新中醫,2015,47 ( 2) :106-107.

[21]楊軍,羅利飛.獨活寄生湯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液基質金屬蛋白酶-3、9 和 13 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 6) : 120-122.

[22]劉健.風濕病中醫臨床思維[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0,22(9):753-761.

[23]程園園,劉健,萬磊.新風膠囊對膝骨關節炎患者 B、T淋巴細胞衰減因子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 免疫學雜志,2013,29(5):416-421.

[24]韓文萍.益氣健脾活血通絡方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雜志,2014,41(5):958-959.

[25]王 鵬,崔書國,國延軍,等.腫痛安膠囊對風痰瘀血阻絡型膝骨關節炎關節滑液中骨橋蛋白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20):217-230.

[26]師東良,王寧華,謝斌.膝骨關節炎患者股內側肌、股直肌和股外側肌間的協調性 [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 2010, 16(5):473-475.

[27]孟祥奇,姜宏,王震,等.化痰祛濕劑對兔膝骨關節炎血清中SOD、NO 的影響[J].中醫藥學報,2007,35(2):21-23.

[28]汪寶軍,王竹風.除痹洗劑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液自由基水平及 IL- 1β、TNF- a 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2011,10(10):737-739.

[29]林小武,劉振峰.從寒瘀論治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 中醫中藥,2011,10(8):103-105.

[30]勞永鏘,周觀明,司徙曉鵬.金黃散外敷配合玻璃酸鈉關節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瘀血阻滯證的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11,8(17):147-148.

[31] 陸一蘭,談天明,陳利民. 電針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膝骨關節炎 35 例臨床觀察[J]. 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6(3):67-69.

(收稿日期:2018-02-27 編輯:陶希睿)

猜你喜歡
病因病機痹癥方藥
從“痹癥有瘀血說”論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家庭解酒方藥集錦
中醫藥抗癌應重視扶正方藥的應用
“體-量-效”方藥關系應用探討
中醫治療高血壓病治法方藥研究進展
中藥秦艽治療風濕痹癥的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