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斯塔科維奇《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創作分析

2018-09-20 03:37
黃河之聲 2018年14期
關鍵詞:肖斯塔科維奇四重奏弦樂

王 成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肖斯塔科維奇一生共創作了15首弦樂四重奏,其中,《第八弦樂四重奏》是最著名的一首。這首作品創作于1960年,僅花了三天時間,被視為是肖斯塔科維奇進入巔峰時期的作品。本文將以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為例,簡單分析作品的創作特點。

一、曲式結構特點

曲式結構如圖所示:

這首作品為再現三部曲式,內部調性不穩定,樂句結構長短不一較自由。

第一樂段A由兩個樂句構成,主要在c小調上陳述。第一樂句11小節,主題旋律平緩具有憂傷感,暗藏著“簽名動機”(下文有詳細描述),從大提琴聲部開始,其次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依次模仿進入。第二樂句16小節,可以分為12+4樂節,前12小節在主題“簽名動機”的基礎上變化發展,跳音以及附點節奏的加入使得旋律色彩更豐富,后面短短的4小節,主題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相隔三度演奏,另外的中提琴和大提琴與之相對,形成對位演奏,最后以c小調的省略三音的主和弦作結束,聽起來感覺很空曠。

連接部分27小節,可以再分為19+8三個小樂句,開始19小節主題是半音階式的新材料,與第一樂段A的“簽名動機”主題形成鮮明對比,整個19小節主題都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其余三個聲部樂器則演奏主持續音和屬持續音。后面8小節逐漸過渡連接,旋律從大提琴聲部開始進入,中間的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休止,兩小節之后旋律轉入第一小提琴,至50小節開始出現具有伴奏性質的新材料主題,這也是后面樂段B中的材料之一,52小節開始,伴奏性新材料過渡到第二小提琴演奏,中提琴、大提琴演奏持續音。整個部分的旋律調性都顯得很不穩定,但作曲家很巧妙的使用了主持續音與屬持續音來增強調性穩固,間接體現了作曲家豐富的創作思維和高深的作曲技術。

樂段B共50小節,由兩個對比關系樂句b、c構成。第一樂句b可以劃分為三個8+8+8的平行關系樂句,旋律主題作音階式級進下行;第二樂句c可以劃分為8+18兩個樂節,前8小節是把曲首的“簽名動機”材料放寬了一倍發展,后面16小節的主題旋律在大提琴聲部,其材料來源于連接部分的半音階式材料。

第三部分A’為變化再現,由兩個樂句構成。該樂段除了再現之前的“簽名動機”,還再現了B段中的半音階材料,并且作曲者還引用了自己之前創作的《第一交響曲》和《第五交響曲》的音樂材料。整個部分主要在c小調上陳述,最后第一小提琴休止,以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持續演奏一個#G音結束全曲。

二、“簽名動機”的運用

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全名為Dimitry Dimitrivich Shostakovich,他繼承了巴赫以自己姓名作為主導動機的創作特點,選取了自己姓名中的四個字母D-S-C-H作為“簽名動機”,根據德語系統翻譯過來這四個字母分別對應為D-降E-C-B幾個音。在《第八弦樂四重奏》中,這四個音貫穿全曲,成為整部作品最為重要的四個音。本文僅分析第一樂章中的“簽名動機”。

《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一開始,四個聲部就以“密接合應”的復調手法進入,并且是以相同音程關系的四音音型開始,即D-降E-C-B這幾個音,隨后這個簽名動機反復出現,經過統計,這個簽名動機在第一樂章各聲部共出現15次,該樂章共126小節,平均8小節就有一次D-S-C-H的出現。

相比“簽名動機”的鼻祖巴赫,肖斯塔科維奇在動機的變化處理上更為豐富,讓動機的每一次出現既保留形態又充滿變化。第一樂章開頭的四個聲部都可以當作四根獨立的旋律線條,每根獨立線條中都包含了一種或多種不同的調性。從第一主題來看,由于橫向上旋律呈現出多調性發展,因此縱向上也形成了奇特的音響效果。從低聲部到高聲部依次進入調性為c小調(大提琴)、g小調(中提琴)、c小調(第二小提琴)、f小調(第一小提琴),形成了主功能—屬功能—主功能—下屬功能的進行,在循序進入時加強了主功能。如下圖所示:

肖斯塔科維奇將傳統復調的創作手法和多調性的現代作曲技法相結合,既繼承了前人創作的精髓,也表現了鮮明的時代特性,同時還體現出自己的個性特點。

三、和聲特點

(一)半音化和聲進行

《第八弦樂四重奏》中運用了半音化橫向和聲進行,不僅使其調性感變得模糊,形成一種游移的發展狀態,而且還豐富了其作品的音響效果和音樂的表現力。如下譜例所示:

(二)持續音的運用

在《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中,肖斯塔科維奇大量運用了主音、屬音長時值持續,增強了調式的穩定感。如下圖所示:

四、織體特點

在一部音樂作品中,它的織體形態并不是固定的,在《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中,肖斯塔科維奇就使用了不同的織體形態來表現音樂的運動。

(一)復調織體

曲首的“簽名動機”從大提琴聲部開始,然后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模仿進入,由低到高依次演奏。四個旋律聲部層次分明,不僅音色獲得了極大統一,而且音響效果也更均衡。

(二)合唱式織體

肖斯塔科維奇《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中的合唱式主調織體如四部和聲般,沒有太多修飾。如下圖所示,此處為樂曲第95-101小節,四個聲部一起形成了合唱式織體音型。

五、結語

在肖斯塔科維奇的創作中,《第八弦樂四重奏》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從這部作品第一樂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穎、獨特的元素,例如“簽名動機”D-S-C-H。通過對肖斯塔科維奇《第八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的音樂作品和音樂結構的創作特點進行分析以后,我們可以看出作曲家的獨特音樂風格,也深深感受到肖斯塔科維奇獨特的藝術想象力。

猜你喜歡
肖斯塔科維奇四重奏弦樂
弦樂四重奏《終南山懷遠》中的時空觀念與音樂敘事邏輯
淺談莫爾吉胡《弦樂四重奏第1號》第二樂章的織體運用
肖斯塔科維奇第四首賦格曲音樂分析
未來人居“空間四重奏”——ArtPark9室內建筑實驗
讓愛傳出去
小跳蛙
紅場上的癲僧讀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見證》
直面抑或逃離:肖斯塔科維奇的一生
為何見證
——給肖斯塔科維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