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性能研究

2018-09-20 10:53康玉萍
山東紡織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混紡紗捻度牛角

康玉萍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奎屯833200)

1 引言

牛角瓜(見圖1),又名斷腸草、五狗臥花,屬于蘿藦科常綠植物,在沿海沙漠、干熱河谷及鹽堿地等環境下生長。我國盛產其中的兩種,一種為牛角瓜,分布于海南、廣東、四川和云南,另一種為白花牛角瓜,在廣東、廣西、云南有零星分布[1-3]。牛角瓜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具有消炎、抗菌、化痰和解毒等作用。

牛角瓜的果實經脫籽后取其種子的冠毛纖維,經處理后可具有一定的柔軟度。牛角瓜纖維屬天然植物纖維,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用其織成的面料不但有絲綢的滑爽質感,又有一定的透氣性和良好的舒適性,是一種亟待開發和利用的新型天然纖維材料。

圖1 牛角瓜

2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特征對比

2.1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外觀特征對比

牛角瓜纖維是中空的,細胞壁很薄、直徑很小、重量輕、密度小,因此絕熱保暖并具有較好的浮力,國外已將此種屬纖維用于做棉被的填充絮料及枕頭的填充料等。牛角瓜纖維、棉纖維的縱向形態對比如圖2所示。

圖2 棉纖維(a)和牛角瓜纖維(b)的縱向形態

由圖2可以看出牛角瓜纖維縱向外觀與棉纖維有明顯不同,牛角瓜纖維縱向外觀呈圓柱型,表面光滑,無轉曲[4]。棉纖維有明顯的天然轉曲。

牛角瓜纖維、棉纖維的橫截面形態如圖3所示。

圖3 牛角瓜纖維(a)和棉纖維(b)的橫截面

由圖3可知,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橫截面也有顯著差異,最為明顯的是牛角瓜纖維的壁很薄,中空程度很高,因此,牛角瓜纖維用作保暖絮料具有優勢。而棉纖維,胞壁厚而胞腔小,中空程度較牛角瓜纖維小很多。

2.2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基本參數對比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基本參數見表1。

由表1可知,牛角瓜纖維的壁很薄,直徑達20μm~28μm,中空的程度達80%~90%,纖維腔寬壁厚比值達26,因此牛角瓜纖維非常輕,吸濕排汗性也較好,有作為保暖絮料的優勢,相比而言,棉纖維腔寬壁厚比值只有2~3。在長度方面,牛角瓜纖維略小于棉纖維。

表1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形態特征參數

2.3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耐熱性能對比

牛角瓜纖維在250℃左右開始降解,而棉纖維在270℃左右開始降解,說明棉纖維的耐熱性能優于牛角瓜纖維[5]。

2.4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結晶度和取向度對比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結晶度和取向度見表2。

表2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結晶度和取向度

由表2可知,牛角瓜纖維的結晶度為34.07%,棉纖維的結晶度明顯高于牛角瓜纖維的結晶度,木質素、半纖維素和蠟質等無定形成分大導致了牛角瓜纖維結晶度較低。牛角瓜纖維的結晶度較低,有利于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6]。

2.5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吸濕性對比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吸濕性見表3(二級標準大氣條件)。

表3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吸濕性

由表3可以看出,牛角瓜纖維與棉纖維的回潮率非常接近,牛角瓜纖維比棉纖維的含水率略高一些,原因可能是兩者的組成物質或結晶結構的差異。

2.6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拉伸斷裂性能對比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拉伸斷裂性能對比見表4。

表4 牛角瓜纖維和棉纖維的拉伸斷裂性能

由表4可以看出,牛角瓜的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都明顯低于棉纖維,牛角瓜纖維的相對扭曲剛度較大,不利于紡紗。

3 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性能測試分析

3.1 試驗材料

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樣由湖南某紡紗企業提供;純棉紗樣由新疆某紡紗企業提供。紗線具體參數見表5。

表5 牛角瓜/棉混紡紗與純棉紗參數

3.2 A紗與B紗線密度測試分析

A紗與B紗線密度見表6。

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和純棉紗設計線密度均為18.22tex,實測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線密度為18.89tex,而同樣條件下測得純棉紗的線密度為18.21tex。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的實際特數比設計值偏大,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定量控制出現了問題,也可能是紡織工藝不是最優,而純棉紗的實際特數比設計值偏小,可能是由于紡紗過程中落棉較多。從百米重量偏差來看,兩種紗線都是實際紡出的紗線比設計要求的紗線要細,按照國家標準GB/T 398—2008評定,兩種紗線皆屬于三等。

表6 A紗與B紗線密度

3.3 A紗與B紗捻度的測試分析

A紗與B紗捻度如表7所示。

表7 A紗與B紗捻度測試結果

從表7可以看出,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捻度和捻系數都比純棉紗略大,捻度變異系數比純棉紗較小。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采用強捻,可能是為了提高混紡紗的強力,或滿足織物風格要求。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捻度不勻率比純棉紗好,可能是因為純棉紗試樣來自于新建企業的試紡紗,生產還不穩定。

3.4 A紗混紡比的測試與分析

A紗混紡比的測試結果見表8。

從表8可以看出,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實際根數混紡比為66/34,與設計混紡比70/30存在較大差異,可能是由于牛角瓜纖維的線密度較小,纖維抱合力差,又比較脆弱,在紡紗過程中損失較多。

表8 混紡紗根數混紡比測試結果

3.5 A紗與B紗條干與毛羽的測試分析

A紗與B紗條干與毛羽的測試結果見表9。

表9 A紗與B紗條干與毛羽的測試結果

從表9可以看出,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條干變異系數、毛羽指數、細節、粗節和棉結都大于純棉紗,主要原因是牛角瓜纖維表面光滑,無天然轉曲或天然卷曲,纖維間抱合力很差,質量又輕,纖維在細紗機加捻三角區極易擴散,造成纖維散失和形成毛羽;牛角瓜纖維脆弱易碎,經開清、梳理作用后短纖維含量增加,易增加細紗斷頭和形成成紗棉結。

3.6 A紗與B紗干態及濕態的強力測試分析

A紗與B紗在干態及濕態下的強力測試結果見表10。

表10 A紗與B紗在干態及濕態下的強力測試結果

由表10可以看出,無論是干態下還是濕態下,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強力都遠小于純棉紗,這是由于牛角瓜纖維的強力較低,脆性很大,而長度又略小于棉纖維所致。牛角瓜纖維/棉混紡紗的強力和強力不勻率都處于較低水平,而要提高成紗強力,一方面要從原料種植上優化纖維品質,或者對纖維進行表面改性,提高纖維表面摩擦系數和纖維韌性;另一方面要加強紡紗工藝研究,或優化紡紗形式。

4 結論

隨著人們環保觀念的增強和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天然纖維越來越受到紡織行業的青睞,但目前天然紡織原料種類較少且產量增長較慢,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牛角瓜纖維作為一種新型天然植物纖維,其性能優良,有一定的市場潛力,是現有天然纖維的有效補充。

猜你喜歡
混紡紗捻度牛角
捻度對雙層包覆紗斷裂強力的影響
低捻度轉杯紗的生產
彎彎月亮像牛角
混紡紗的強伸性能分析
芳砜綸混紡紗強伸性能與混紡比的關系
提高屏蔽布縫紉線強度的一項技術措施
牛角掛書
不同匯合方式自捻紗的捻度分布
一看書就犯困
膠原蛋白/棉混紡紗性能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