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GDP與財政收入的相關性探究

2018-09-21 03:20華奕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9期
關鍵詞:依存度財政收入財政

華奕(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正文:

1 研究背景

財政收入是國家財政參與社會產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財政支出的前提,是實現國家職能的財力保證。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對于我國政府優化資源配置、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經濟的穩定與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我國去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公共服務型政府。根據財政學理論,要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之間應形成相依相存的長期穩定關系。只有合理的財政收入水平才能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幾年,我國財政收入與GDP都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并且GDP的增長速度更加突出。從理論上來說,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即過大的財政收入規?;蜻^快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都會制約GDP的增長;而過小的財政收入規?;蜻^慢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也會抑制GDP的增長。同樣,GDP增長對財政收入也具有相應的促進或約束作用。

國家財政收入與其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財政收入是政府公共部門的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主要有資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經濟穩定和發展三大職能。財政收入的情況關系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又影響著政府的財政收入。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最佳指標。因此研究財政收入與GDP之間的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理論上看,財政收入是通過稅收等形式集中的供政府集中使用的那部分GDP。財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那么,財政收入和GDP之間的數量關系究竟如何,這里,我們根據我國1997年~2016年財政收入和GDP的數據,以財政收入為被解釋變量,GDP為解釋變量,基于回歸分析建立模型,運用Eviews統計軟件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

2 數據搜集

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財政收入(億元)2016年 743585.5 159604.97 2015年 689052.1 152269.23 2014年 643974 140370.03 2013年 595244.4 129209.64 2012年 540367.4 117253.52 2011年 489300.6 103874.43 2010年 413030.3 83101.51 2009年 349081.4 68518.3 2008年 319515.5 61330.35

(注:國家統計局數據到2015年)

3 對變量進行定義并建立模型

3.1 變量的定義

GDP作為解釋變量,以財政收入(CZSR)作為被解釋變量,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對我國1997-2016年的財政收入與GDP之間進行定量分析。

在Eviews中輸入數據

(2)進行相關分析

建立變量GDP和CZSR的相關圖,可以看出財政收入對GDP之間有影響,這里的財政收入取決于GDP的值,隨著GDP的增加財政收入也是增加的,并且財政收入與GDP之間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因此可以將模型初步設定為一元線性函數模型。根據相關圖觀測到的軌跡分布規律,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自變量,財政總收入(CZSR)為因變量,建立如下一元回歸模型。

(3)建立模型

設定財政收入與GDP相關關系模型。

CZSR=α1+β1GDP+μ1

其中:CZSR為各年的財政收入,GDP為各年的GDP,α1為常數項,β1為回歸系數,μ1為隨機誤差

(4)回歸分析

由最小二乘法回歸結果得

回歸方程為CZSR=-10018.63+0.232236GDP

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國內生產每增加1億元,我國的財政收入將增加0.232236億元。表明財政收入隨GDP的增加而增加。

4 模型的檢驗

4.1 經濟意義的檢驗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在理論上已經知道,財政收入與GDP的增長是正的線形關系,這與現實中GDP與財政收入同向變化是相符的。

4.2 統計推斷檢驗

(1)擬合優度檢驗

所謂擬合程度,是指樣本觀測值聚集在樣本回歸直線周圍的緊密程度。判斷回歸模型擬合程度優劣最常用的數量指標是判定系數。判定系數是對回歸模型擬合程度的綜合度量,判定系數越大,模型擬合程度越高。判定系數越小,則模型對樣本的擬合程度越差。

(2)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

F檢驗是對回歸總體線性關系是否顯著的一種假設檢驗。如果比例值ESS/RSS較大,說明GDP對財政收入(CZSR)的解釋程度高,可以認為總體存在線性關系,反之總體可能不存在線性關系。

對財政收入與GDP的回歸參數β1進行顯著性檢驗。由表3數據,可看出F=15205.92,p=0.000<0.05,在顯著水平a=0.05時,拒絕零假設,因此所求得的線性回歸方程的線性關系是顯著的。

(3)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

所謂回歸參數的顯著性檢驗,就是根據樣本估計的結果對總體回歸參數的有關假設進行檢驗。β1的檢驗表明自變量對因變量線性影響的程度。對財政收入與GDP的回歸參數β1進行顯著性檢驗。利用表數據用Eviews作回歸分析,計算得線性回歸分析的系數t和p值,t=123.3123,p=0.000,所以拒絕回歸參數β1=0的假設,表明GDP對財政收入有顯著性影響。

5 GDP和財政收入的相關關系

5.1 財政收入總量與GDP總量的相關關系

由數據可以看出,從1997年—2016年,隨著GDP的增長,財政收入也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但相對于GDP增長的陡峭趨勢,財政收入的增長是比較穩定、緩慢的。財政收入的增長有賴GDP的增長,兩者保持同方向變化。

從理論上看:財政收入是政府部門的公共收入,是國民收入分配中用于保證政府行使其公共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及提供公共服務的資金需求。其主要有資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觀經濟調控三大職能。財政收入的增長情況關系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研究財政收入的增長就顯得尤為必要。財政收入的增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的總體發展態勢,即GDP的增長。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形式,隨著GDP的增長,也暗示著企業的蓬勃發展,而企業的良好發展也意味著政府在一定的稅收制度下能獲得更多的稅收收入。因此,財政收入與GDP的正相關關系是十分合理的結果。

5.2 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對于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發達國家一般在40%~50%左右,個別國家如瑞典這一比重高達60%;發展中國家為25%~30%左右。

由圖中可以看出,從1994年—2015年,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步穩定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都比較小,知道2015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才達到23%左右,從中可以看出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可以看出,財政收入和GDP的增長率保持較高水平,且大體上呈現出同增同減的變化的趨勢,但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始終高于GDP的增長率。

5.4 目前我國財政收入與GDP的協調關系

(一)靜態協調關系

首先,根據基本的財政經濟理論,財政依存度過高,會導致整個社會的積累太多,私人消費太少,從而阻礙GDP的增長;反之,財政依存度過低,經濟增長會由于政府投資這一強勁的拉動力不足而乏力。因此,在一定時期內,財政依存度總是存在一個適度的取值范圍:下限是能夠滿足國家行政職能最低需要的財政收入占比,上限是保證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連續性和社會簡單再生產得以正常運行前提下的財政收入占比。其次,分配理論還指出,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終形成了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主要包括擴大再生產、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和社會物資儲備三個方面,其中除了部分擴大再生產支出項目需要由企業積累承擔外,積累基金支出的絕大部分是由財政收入承擔的。而從國民收入形成的消費基金,雖然其中包括了政府財政收入形成的公共消費,但整個社會消費總量主要是由私人消費構成的。由于整個社會中的積累基金包含小部分的企業積累,消費基金中包含小部分的公共消費,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大體上等同于財政收入與扣除財政收入后剩余GDP的比例。一般說來,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大體應保持在25:75左右,因此,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體也應為25%左右,對于政府主導經濟增長的國家來說,這一比重還可適當提高。

(二)動態協調關系

據上述分析可知,我國歷年小口徑財政依存度低于最低國際公認的標準,全口徑財政依存度符合我國國情。根據表2,邊際財政依存度逐步從低于財政依存度向高于財政依存度轉變,相應的財政收入增速逐漸從低于GDP增速向高于GDP增速轉變,財政收入彈性也逐漸從小于1向大于1轉變,其最終的結果是小口徑財政依存度會不斷提高,逐步向國際公認的最低水平逼近,而全口徑財政依存度雖然在不斷提高,但仍然在符合我國國情的范圍之內的30%~ 40%之間,即邊際財政依存度沒有超出財政依存度的合理取值范圍之外。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歷年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的關系是合理的。再從財政收入彈性看,一方面,可將歷年財政收入彈性值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特殊年度的較高值,如在1998和2001年超過2,1999年達到歷史最高值2.54。1998年和1999年財政收入彈性較高是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GDP增速大幅下降,尤其是在1999年達到自1991年以來的最低值,但在這期間財政收入增速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2001年的財政收入彈性值較高,是因為雖然GDP增速有所回升,由于仍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而導致財政收入增速大幅增加;第二類是較低值,“八五”期間國家財政的集中度下降,財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財政收入彈性值小于1;第三類是處于1至1.6之間的值,財政收入彈性處于這一區間的年份,其財政收入與GDP都保持正常的增速,沒有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此時的財政收入彈性處于合理的取值范圍之內。

6 實驗結論

6.1 財政收入與GDP表現出很強的正相關性。

從理論上講,財政收入和GDP的增長應保持一定的同比例關系,通過已建的回歸模型以及估計結果告訴我們,它們是存在一定的線性正相關性,是一種健康穩定的發展趨勢。但是不得不考慮如果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速度偏差過大或長期高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又可能會造成人民負擔過重,不能享受到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且會影響到政府投資的效率和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建議實現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財政收入和GDP的可持續增長最終依賴于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

6.2 由于我國的國情和國際環境的影響,GDP與財政收入的關系會出現一些異常,可能的原因有:經濟體制的影響,緊急結構的影響,財政稅收政策的影響,像國家提高某類產品的稅率,或者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中國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這些變動因素只能作為隨機擾動項來處理,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因素無法用數據來表示,另一些方面也為了模型的簡便考慮。

6.3 十九大之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在GDP穩步高質量增長的過程中,財政收入有必要保持一致的增長態勢,以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美好中國。

猜你喜歡
依存度財政收入財政
江蘇省農地依存度的時空變化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中國外貿依存度演變趨勢與影響因素研究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縣財政吃緊 很擔憂錢從哪里來
增強“五種”意識打造“五型”財政
韓媒擔憂對華貿易依存度過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