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活動大篷車”

2018-09-21 06:41佘召丹
周末·校園文學 2018年18期
關鍵詞:母親節語言表達習作

佘召丹

習作教學應以豐富學生的生活為前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覺器官感知多彩的外在世界,積累豐富的物體、場景、人物表象,刺激大腦語言表達神經,產生“我要表達”的欲望。學生通過在寬松、友好的氛圍中相互交流,使思路得到開闊、語言得到豐富、情感得以滋養,加上教師和同伴的鼓勵,增強表達的自信,不斷體驗到語言表達的快樂,逐步激發起習作的興趣。

據調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受到鼓勵就會去積極思考,他們會處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之下,當然還可以通過有意義的、有創造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技能。這一點,讓我對習作的序列安排有了深深的啟發。我在習作教學中設計了許多適應兒童特點、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動。要激起學生的創作興趣,就要遵循小學生成長的規律,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采取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極大程度地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開開心心地活動,快快樂樂地體驗,認認真真地觀察,然后在情緒高漲中高高興興地作文。這樣寫作文學生不必為沒有題材而發愁,不會胡編亂造,更不會覺得是沉重的負擔,反而認為是快樂的感情傾吐。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可以有意識、有計劃地為學生組織一些活動,指導他們留心觀察生活,從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真情實感,比如,在父親節、母親節前夕,分別給學生一周的時間為爸爸、媽媽做一件好事;開辦故事大王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的實踐活動、運動會、藝術節表演等活動,來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親身體驗。

就拿本學期來說,我們班開展的“春游帶你認識無錫”“母親節—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海底世界”“恐龍百科”手抄報等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全情投入的,活動后的感悟自然也是真情流露。所以我們教師其實都在用心扮演好學生習作過程中的管理者、參與者等多種身份。有意識地讓學生積淀寫作的素質,活動化的生活,生活化的活動,成為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

總之,作文是一種最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最忌教條式的指導,如果每個教師能在課堂上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欲望和寫作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還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寫作能力。

猜你喜歡
母親節語言表達習作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不一樣的母親節
母親節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母親節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點亮母親節
家教語言表達的“八種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