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現實實踐

2018-09-21 10:53高世剛
現代交際 2018年12期
關鍵詞:精準扶貧

高世剛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新的要求。面臨新形勢、新要求,探索精準扶貧,齊心協力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尤為迫切而重要。本文試從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現實實踐為例,探析呼圖壁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啟示。

關鍵詞:精準扶貧 呼圖壁 主要做法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2-0196-0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領導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總體戰略部署,我們都清楚地知道,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部署會有許多困難。在這些困難中,最突出的就是,農村仍然有3000多萬的貧困人口,因此,要求所有的黨員以及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政府完成扶貧工作,大家齊心合力快速完美地使這些貧困人口脫離貧困,從而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一、堅定走精準扶貧之路建設好全面小康社會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擔任總書記一職,他最在意的就是脫貧之路如何走。

(1)整個扶貧工作中,精準扶貧是重要的一項任務。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進行調研考察,又提出應大力推行扶貧工作,并且提出了扶貧工作的具體要求——“四個切實”,其中的一個切實就是做到精準扶貧。中央扶貧工作會議開展之后,脫貧就成為當今黨和政府主要任務之一。呼圖壁縣高度重視,認真落實中央、區、州各級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要求,精準扶貧道路上,呼圖壁吼出絕不落下一個貧困群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口號。

(2)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扶貧任務的核心和亮點。中國共產黨和政府一直在努力解決我國的貧困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9年的努力,一條有特色的中國扶貧之路已經呈現在我們眼前了,也已經有7億多人成功脫離了貧困。從21世紀開始,整個國家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經濟更是飛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有了質的提升。然而,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從2011年到2017年,可以說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全國仍有3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現階段的扶貧工作,面對更大的難題,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因此,黨和政府需要對扶貧工作加以改進,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去戰勝這個困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治理貧困的指導性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扶貧開發理論在扶貧攻堅階段的發展延續。

(3)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我們知道,貧困問題,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既然黨和政府對全體人民作出了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埋頭苦干,堅持到底。要在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所以精準扶貧的關鍵是要找準路子,在精準實施上出實招,在精準落實上見實效,這就要求我們呼圖壁縣必須堅定地走精準扶貧之路,按照“五種脫貧方式”的要求,即生產發展、居住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事業、社會保險,確保到2020年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二、精準扶貧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扶貧任務主要就是幫助貧困地區、貧困人民早日脫離貧困,并且使得全體人民早日成就偉大的祖國復興之業,實現“中國夢”。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2017年,呼圖壁縣繼續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把扶貧、脫貧這兩個任務作為根本策略,使社會經濟發展與扶貧工作開發相促進,扶貧工作與生態保護并列、與社會保護相切合,保證高標準、高精度,舉全縣之力與脫貧戰斗到底。

(1)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為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精準扶貧道路上,呼圖壁縣以政府工作為主導、增加社會凝聚力。每個政府工作人員都能肩負起各自的任務,讓經濟市場與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深化扶貧的四位一體機制,形成政府為主,行業、社會為輔,合力參與的新局面。

精準扶貧之路上,呼圖壁嚴格執行“一把手”負責制,制定了《呼圖壁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措施方案,按照領導干部幫扶一批,“訪惠聚”工作組幫扶一批,村“兩委”干部幫扶一批,對口幫扶企業幫扶一批的思路,為每戶貧困家庭建立一戶一臺賬、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精準脫貧到村、到戶、到人,通過打好產業發展、教育培訓、易地搬遷、醫療救助等政策組合拳,保證2020年呼圖壁縣的所有貧困人群、貧困地區都可以進入小康社會。

精準扶貧之路上,呼圖壁縣加強扶貧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健全扶貧工作健全完善,從實際出發幫助貧困人員解決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幫扶員工拿到名單后,攜帶幫扶聯系卡及時與村(社區)以及幫扶對象取得聯系,摸清底數,找準“貧”因,盡早進入角色,開展幫扶工作。嚴明紀律,幫扶期間需自帶伙食費,不得加重村上負擔。

(2)堅持原則,轉變思路,為純樸百姓排憂解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仗進行頂層設計,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集中突破重點難點,把工作往深處做、往群眾心里做、往最遠一家人做,為此,呼圖壁縣堅持原則,轉變思路,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堅持“自力自強為主,外力幫助為輔”的基本原則。充分激發主動性、對脫貧的信心。政府從正面引導,樹立典型,幫助那些安于現狀、沒有上進心的貧困者,摒棄落后思想,營造向上的氛圍,讓困難群體充分了解步入小康社會的優勢,引導他們要敢于有想法,要在精神上徹底脫離貧困。

堅持“幫勤不扶懶,幫扶有制度”的原則。對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貧困戶以及雖貧困但不勤奮,只知伸手要錢要物,不肯吃苦實干的貧困戶,先施行思想引導,轉變觀念,后進行幫扶。對年老、殘疾、重病或者是自然災害等原因產生的貧困者,要注重生活上的幫助。對那些擁有脫離貧困的夢想和信心,卻沒有資金支持的困難戶,進行資金幫扶,例如采取提供小額貸款、貼息貸款等方式。幫助他們實現種植或者養殖的夢想,達到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目的,確保增產增收,加快脫貧步伐。

(3)創新機制,發展產業,為村民致富傾心傾力。呼圖壁縣大力實施特色產業脫貧工程,針對各貧困地區,應當有規劃地發展,并且尋找地區特色,發展特色產業。同時,讓貧困地區與農業、林業及牧業相結合,達到一、二、三產業徹底融合。呼圖壁突出產業扶貧的支撐作用,堅持宜農則農、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大力實施實施“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產業推進行動,切實增強“造血”功能。要結合“農牧民收入遞增”“文化旅游興縣”行動計劃,通過實施產業扶持開發、產業扶貧等項目,鼓勵發展特色種養業、民族食品加工、民族刺繡等特色產業,引導貧困戶開辦農家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旅游產業,逐步實現脫貧脫鉤。

呼圖壁縣堅持把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并重并舉,著力培育和壯大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人口和產業集聚,實現以農轉工,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融合發展。如工業園區全力推動產業精準扶貧。一是發揮潤和襪業龍頭作用,建立產業+合作社+困難戶的襪業扶貧模式。在各村建設工坊,訂單回收、促農增收脫貧。二是組織渝三峽、八一面粉、宇華紡織等8家企業與牧區4個貧困村“結對子”,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幫扶困難學生。三是建立企業生活農副食品定點村機制。通過多方協調,天之澤化工、陽光碳素、新安特鋼等6家企業確定大豐鎮樹窩子村、多斯多特村、西力克特村為企業后勤農副食品采購定點村,為農戶在家門口創業增收創造渠道。

總之,目前中國扶貧面對的是難以攻克的重點部分,不可以再使用原有的傳統模式進行扶貧,一定要保證脫貧時間的準確,不能再次回到貧窮狀態。因此,扶貧需要有計劃,需要更為精細,促進貧困地區快速整體全面地脫離貧困。

責任編輯:于蕾

猜你喜歡
精準扶貧
精確理解“精準扶貧”
淺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精準扶貧問題
貴陽實施精準扶貧之農村電商研究
普惠金融視角下大學生返鄉創業與精準扶貧現狀分析
論高?!爸菐臁狈鲐毠こ痰膶嵤┘巴茝V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