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力建造大美中國

2018-10-08 06:59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文明 2018年9期
關鍵詞:綠色生態建筑

文/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承建了無數個行業第一、中國第一、世界之最,以及無數國字號、省字號工程,以超前理念、愛國情懷、先進技術鑄就了一座座令世人矚目的建筑豐碑,交出了一份建設“美麗中國”的耀眼成績單。

黨的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2012年11月8日,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執政理念。2015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美麗中國”被寫入“十三五”規劃,首次納入五年規劃。

“美麗中國”的執政理念有三個基本點:一是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二是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三是“美好生活”這一奮斗目標。建設美麗中國,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生態、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五位一體的建設,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央企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力軍,是實踐“十三五”規劃的創新主體。近年來,作為全球領先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服務商——中國建筑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以優秀的經營業績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地方經濟持續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快速發展,憑借一流的品牌、資本、設計、施工、運營、創新等多重優勢,中國建筑將企業發展完全融入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發展之中,實現了與國計民生的同頻共振。中國建筑是高速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隧道橋梁、機場站房、能源核電、市政管網、水工港務等幾乎全部基礎建設領域的主力建設者,更是綠色建筑、智慧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倡導者、引領者和踐行者,展現了雄厚的競爭實力。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

如今,中國建筑已堅定站在建設“美麗中國”的舞臺中央,按照“十三五”規劃,在中國建筑轉型升級的宏偉藍圖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建筑企業,中國建筑給自己定下了“責任擔當”的新目標;作為央企和行業排頭兵,中國建筑將社會責任置于企業發展的首要地位,投身于為廣大人民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中。

生態之美 ——“深坑里的綠巨人”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建在廢石坑里的五星級酒店——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無疑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奇特工程,不僅創造了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級酒店的世界紀錄,而且一反向天空發展的建筑理念,遵循自然環境,向地表以下開拓建筑空間,成為人類建筑設計理念的革命性創舉。

這是一個已經廢棄深達近80米的人工采石坑,面積近3.68萬平方米。在施工中解決了諸多工程建設難題,中國建筑使其成為當代最新科技與工程技術的結晶。中國建筑在施工中利用礦坑地形,依附崖壁向上“生長”,實現建筑與地理環境的完美契合,成為世界人工坑內海拔最低的綠色建筑典范。在建造時,建筑形態設計遵從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地面以上的建筑主體僅有兩層,且屋頂入地并鋪設綠色草坪,最大限度保護并突出四周山體環境風光。酒店主體自然地“掛”在巖壁上,實現了坑壁和酒店建筑的完美融合。營造天然瀑布流入坑底水潭的自然景觀,并利用水體實現夏天降溫、冬天保暖的環保功效。同時景觀的綠化緊緊圍繞“自然”的設計主題,成為建筑業界罕有的創新探索。

“深坑酒店采用了許多新的設計、建筑工藝與科技,是當代科技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實踐,成為媲美全球偉大建筑工程的杰作?!睒I內專家如此評價,深坑酒店是環保設計和舊工業區改造利用的綠色建筑成功范例。中國建筑用綠色建筑典范彌合了人類活動留下的創傷。

2016年10月28日開通運營的深圳市地鐵9號線同樣印證了中國建筑的“綠色建筑巨人”形象。地鐵9號線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是中國首條由房建企業采用全線路BT模式建設的地鐵,是國內首條具有開創意義的生態地鐵項目。

中國建筑傾注了其在生態環保等方面的全球實力,開創了地鐵地下施工與地表生態同時修復的施工模式,充分保護了紅樹林生態體系,并在國內地鐵建設中首次引入了光導管建設技術,綠色施工、科學建設,將深圳地鐵9號線建成了“生態之線”,這是中國建筑為生態建設呵護出的“開往春天的地鐵”。

不僅在具體建設項目上,在國家政策上,中國建筑同樣積極主動。2015年以來裝配式建筑深受國家及地方青睞,2015年11月住建部出臺《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計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在20%以上,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成為重點發展方向。中國建筑搶抓政策機遇,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以承建“高、大、新、尖、特、重”工程著稱于世,包括全國大部分的百層以上超高層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京基100、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北京國貿二期等。

“鋼結構的裝配式建筑將是二三十年后房子發展的方向,無論是房子的結構,還是水電和裝修,我們全部都在工廠完成,把它們做成箱體,到現場進行組裝?!敝薪ㄤ摌嬘邢薰矩撠熑苏f,過去30年,中國建筑的主要創新點是“高大新尖”;未來30年,建筑方向將會隨著整個城市的建設發生轉折。位于甘肅敦煌的絲路文博會場館項目就是采用了全鋼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的建筑,所有鋼結構均采用工廠化制造,裝配率達到80%。這樣不僅提升了工程質量,材料和生產工藝過程更加綠色環保,在減少了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的同時極大縮短了建造工期。

綠色、環保、生態的建設理念貫穿在每個中國建筑旗下的企業發展中。

中國建筑積極把綠色節能、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傾力打造綠色生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管廊工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余家單位學習考察該項目建設經驗,唱響了企業品牌。伴隨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等國家首批管廊工程的順利推進,城市管廊市場也正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中國建筑切實履行好央企在城市管廊投資建設中的“國家隊”責任,爭當國家使命擔當者、市場開拓領跑者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最佳城市合伙人。

中國建筑有一個“綠色智慧夢”。他們在不斷探討、推動城市建設的綠色化、智慧化轉型,以國際化視野和前瞻性理念生動演繹建筑行業與節能環保產業、科技產業和信息產業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創新。

中國建筑作為全球最大的建筑地產集團企業和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領軍央企,就是要引領城市建設的創新與變革,尋求城市建設模式朝“綠色+智慧”的方向轉型升級。

中國建筑在旗下設立創新投資平臺企業——中國建筑發展有限公司,投入百億元創投資金,聚焦建筑科技、節能環保和建筑信息產業領域的創新投資。中建發展新業務依托國際合作建立技術路線,依托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市場路線。

中國未來生態文明建設和城鎮化建設兩大戰略要求建筑業必須走綠色智慧發展之路,中建為此將加快轉型步伐,加強國際合作,探索國企改革新路徑,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建筑致力于探索綠色產業鏈體系建設,把綠色建造理念延伸到員工、項目和利益相關方,為全球客戶傳遞綠色理念、提供綠色建造服務,向世界展示“中國建造”的“綠色內核”。企業還依據國家標準,建立健全公用建筑能源管理體系,降低總部辦公大樓能源消耗,積極建設“綠色辦公室”。

在領軍央企的帶動下有更多的建筑行業企業開啟了綠色創新的發展模式。

治理之美 ——“污水里的透明心”

污水隨意排放、黑臭水體橫流一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絆腳石,大國央企擔起了治理責任。近年來,中國建筑在污水處理廠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污水管網搭建、固廢資源化利用上取得了突出成績。

2015年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要求,2017年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基本完成達標改造;省級城市污水全收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正是在此形勢下依托中國建筑的品牌和工程建造能力應運而生的水務環保創新企業。2014年初,中國建筑領導和國內50余位外部專家按照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細分領域,結合中國建筑主營業務類型組織開展了多次產業可行性研究和論證,確定了中建水務的商業模式、聚焦領域、發展路徑。中建水務成為中國建筑創新業務的重要產業板塊,成為中國建筑全系統打造的“大環?!逼脚_公司。

幾年來,中建水務建設了多個示范項目:水生態治理領域——深圳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是全國首個以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為驗收標準的大體量全流域水生態治理工程,總投資額42億元,全長19.2公里,涉及6項工程。項目應用的分布式治理模式,是一種治水新措施。不同于傳統的大截排式治水,它將治污、防洪、生態融為一體,并將其交由同一家企業承擔。項目規模大,模式、技術具有代表性,已經作為示范項目向全國推廣。城市供排水領域——河北省豐寧縣縣城供水和污水處理項目。2015年9月,中建水務與河北省豐寧縣政府正式簽訂《豐寧縣供水和污水處理PPP項目框架協議 》,主要負責豐寧縣供水、污水存量資產的運營及新建工程的投資、建設及運營。項目位于京津冀水源地,總投資3.5億元。目前,項目已進入運營階段,為中國建筑首個供水、污水運營項目。黑臭水體治理領域——燕郊高新區市政管理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項目位于三河市燕郊鎮高新區潮白河沿岸,通過超磁分離水體凈化等先進工藝技術對市政生活污水進行一級物化處理,消減主要污染物,改善出水的感官效果。

面對超高層建筑工程體量大、建造周期長、對環境保護要求高的問題,天津周大福項目在開工伊始就邀請了全國綠色施工權威專家、院士蒞臨現場指導綠色施工,積極推廣綠色施工創新技術。

2015年10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與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部簽署合作協議,將在施工現場開展“綠色施工機械的節能減排性能”示范項目檢測。這也是國內首個以超高層建筑為模板進行施工機械綠色性能指標和評價方法的研究項目,確保了項目施工PM2.5的排放量得到較大程度的降低。此外,300米鋼質溜管也可被全部回收,用作后期垃圾排放管道,可真正實現綠色施工。

深圳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

同時,施工方還在國內首創微生物廁所應用技術,解決了施工工人在超高層建筑里的“方便”難題,將糞便與藥液分離,再依靠微生物發酵、吞噬將糞便與藥液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水通過儲水槽循環用于沖洗便器,解決了超高層建筑清運糞便的難題。

清潔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價值取向。企業依據環境影響評價辦法,對擬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系統性的識別、預測和評估;在建造及運維過程中,堅持“控制-減量-再利用”環保路線,將廢棄物排放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推廣環保新技術,減少廢棄物排放;推進廢棄物的資源化,盡可能地降低建筑物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2016 年,中國建筑新建項目環評通過率 100%。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配置監控人員,定點監測施工現場,將光污染、噪聲、粉塵、建筑垃圾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揚塵控制:推廣降塵作業,采用黑色防塵網封閉覆蓋土石方,使用密閉車輛運輸土石方;在施工現場大門出入口設置洗車槽,清洗車輛灰塵,減少車輛對市容影響;對工地周邊道路安排人員清掃灑水,減少道路塵土量以減少揚塵。噪聲控制:建立噪音防治管理體系,明確防治責任;搭設混凝土輸送泵防噪棚,采用低噪音振動棒;澆筑混凝土時在作業周圍設置隔音屏,減少噪聲對外擴散;在材料搬運、安裝過程中,禁止重力敲打作業。光污染控制:在夜間施工時,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合理布置現場照明,調整燈光照射方向,透光集中在施工范圍,在高處電焊作業時采取遮擋措施,減少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干擾。建筑垃圾控制:加強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提高成品合格率,盡可能避免返工;創新施工技術,在必要的條件下鋪設鋼板代替混凝土硬化路面,減少廢棄混凝土。

中國建筑處理的是“污染”、擔起的是“責任”、捧出的是為“美麗中國”建設奉獻的一顆“透明心”。

中國建筑遵循國內、國際行業發展規律,高度注重生態環保,走綠色發展之路,充分發揮作為大型央企和行業排頭兵企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典范企業,充分展示了負責任大國央企的擔當形象。

中國建筑為建設“美麗中國”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創新推動發展,致力建設美麗中國,企業用國際標準丈量自身責任與義務,履行社會責任、產業責任和經濟責任,誓做有擔當的“美麗中國建設者”。

“美麗中國看央企,春風過處盡妖嬈。中建擔當真本色,秋實滿枝又躊躇”。

有理由相信,中國建筑必將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者、創新者、引領者、擔當者。

猜你喜歡
綠色生態建筑
綠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生態養生”娛晚年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