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電圖檢測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輔助診斷中的應用

2018-10-08 02:52李美君徐龍生黃玥施廣懿
浙江醫學 2018年18期
關鍵詞:肌電圖帶狀皰疹神經

李美君 徐龍生 黃玥 施廣懿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常為單側發病。帶狀皰疹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及麻木感,即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PHN是一種難治的慢性疼痛綜合征[1]?;颊唛L期遭受疼痛折磨,嚴重時甚至有自殺傾向[2]。肌電圖具有簡單、無創、可以反復對比等優勢,現廣泛應用于神經疾病的診斷。本研究利用肌電圖檢測結果輔助診斷PHN,以指導臨床早診斷、早治療,現將其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就診的50例帶狀皰疹患者(符合帶狀皰疹的臨床診斷標準[3])為觀察組,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齡32~48(38±3)歲;初診原因均是肢體皮疹;病程5~7d。排除合并其他神經系統病變、糖尿病、血液病、腫瘤等疾病者,存在出血傾向者,安裝心臟起搏器者。另選15例肌電圖檢測結果正常的在職護士及醫生為對照組,其中男7例,女8 例;年齡 33~47(39±2)歲。兩組對象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所有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室溫25~28℃、體表溫度>32℃的情況下,囑受檢者平臥位并暴露檢查肢體;使用丹麥Dantce公司Keypoint誘發電位肌電儀進行檢測,項目包括遠端潛伏期(DML)、運動傳導速度(MCV)、感覺傳導速度(SCV)、波幅(AMP)、肌肉的針電極(EMG)等。觀察組的檢測部位為皮疹分布區相對應的神經及其支配的肌肉;對照組的檢測部位取與觀察組檢測部位相一致的神經與肌肉。給予止痛、抗病毒、抗感染、調節免疫功能等治療,3個月后再行肌電圖檢測及PHN問卷調查,其中問卷內容包括有無疼痛或麻木感、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有無痛苦表情等。肌電圖檢查評估標準:以劉磊等[4]、黨靜霞[5]的正常參考值為標準,測定值以DML>正常參考值的x±2s,MCV、SCV<正常參考值的 x-2s者為異常;MCV、SCV檢測引不出動作電位者為異常;EMG有纖顫電位或正相波者為異常。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 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帶狀皰疹患者兩次肌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根據初次肌電圖檢測結果,帶狀皰疹患者指標異?!?個18例(A組),2~3個20例(B組),≥4個12例(C組)。3個月后再行肌電圖檢測,A組18例患者5項指標均正常;B組20例患者EMG表現為正常,其中有18例患者DML、MCV、SCV、AMP 出現輕度異常,2 例患者 DML、MCV、SCV、AMP處于臨界狀態;C組12例患者5項指標均明顯異常。A、B、C組患者DML、MCV、SCV、AMP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帶狀皰疹患者第2次肌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2.2 A組與對照組肌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3個月后肌電圖檢測結果顯示,A組18例患者5項指標均正常;對照組 15例 5項指標均正常,DML、MCV、SCV、AMP 分別為(3.6±0.3)ms、(60.1±4.9)m/s、(56.2±3.5)m/s、(15.2±4.5)mV,EMG無纖顫電位或正相波。A組與對照組DML、MCV、SCV、AMP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3 3組帶狀皰疹患者3個月后PHN問卷調查結果A組18例患者有1例自述勞累后患側肢體有輕微麻木感;其余17例均無疼痛或麻木感,不影響日常生活,無痛苦表情。B組20例患者有2例自述無明顯麻木或疼痛感,查閱肌電圖檢查結果為指標處于臨界狀態;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麻木感,但能忍受,基本不影響日常生活,無痛苦表情。C組12例患者自述有明顯的疼痛或麻木感,不能忍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表情痛苦。

3 討論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其特征是簇集性水泡沿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排列,呈帶狀分布[6]。部分患者感染后會成為病毒攜帶者但無癥狀。由于帶狀皰疹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患者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帶狀皰疹病毒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癥。皮疹往往呈單側性、按神經節段分布,由集簇性皰疹組成且伴疼痛,會引起肌無力或相應部位皮膚麻痹[7]。目前關于肌電圖檢測在PHN中應用研究較少,且PHN的發病機制也尚不明確。因此,尋找一種早期預測PHN的指標,并在PHN發生前采取有效措施十分重要。

相關研究表明PHN與神經系統損傷具有一定關系,并認為PHN是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8-9]。Petersen等[10]認為PHN患者神經系統遭到帶狀皰疹病毒廣泛損害后,外周神經尤其是有髓鞘粗神經纖維軸突明顯減少或膠原化,脊髓后根神經節內也有慢性炎性細胞浸潤。肌電圖具有簡單、無創、可以反復對比等優勢,現廣泛應用于神經疾病的診斷。本研究對帶狀皰疹患者早期行肌電圖檢測,按初次肌電圖檢測結果分為A(≤1個指標異常)、B(2~3個指標異常)、C(>4個指標異常)組。給予帶狀皰疹患者止痛、抗病毒、抗感染、調節免疫功能、等治療,3個月后再行肌電圖檢測,結果發現A組患者肌電圖檢測結果均正常,B、C組患者仍有肌電圖指標異常,且C組較B組嚴重;這說明帶狀皰疹患者早期肌電圖檢測指標異?!?個者發生PHN的可能性較大。PHN問卷調查結果顯示,A組患者基本無疼痛或麻木感;B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麻木感,但能忍受,基本不影響日常生活;C組患者有明顯的疼痛或麻木感,不能忍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梢?,肌電圖檢測結果與臨床問卷調查結果相符,進一步證實帶狀皰疹患者早期肌電圖檢測有助于PHN的輔助診斷,以指導臨床用藥及預后評估。筆者總結肌電圖檢測的優勢如下:(1)有助于PHN的輔助診斷;(2)具有類似理療電刺激神經樣治療作用;(3)有助于觀察感染區所支配的神經受損程度;(4)有助于觀察神經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肌電圖檢測可作為PHN的輔助檢查之一,對指導臨床用藥及預后評估具有積極意義。肌電圖檢測指標異?!?個者發生PHN的可能性較大,建議延長用藥療程,必要時可加糖皮質激素治療,營養神經治療可以超過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以減少或控制PHN的發生。

猜你喜歡
肌電圖帶狀皰疹神經
神經松動術在周圍神經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橈神經損傷研究進展
帶狀皰疹疫苗該不該打?
兒童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
獨參湯治愈面部帶狀皰疹之目赤案1則
老年帶狀皰疹藥物治療的對比觀察
327例腕管綜合征患者的肌電圖分析
甲鈷胺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
“神經”病友
關于腰骶神經根病變與下肢周圍神經病變的肌電圖檢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