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近期各分區水資源演變情勢分析

2018-10-08 03:58許紅燕
浙江水利科技 2018年5期
關鍵詞:水資源量閩東資源量

許紅燕

(浙江省水文局,浙江 杭州 310009)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浙江省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開發利用水資源,其年開發量在近期內仍然會繼續增長;而浙江省的水資源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大的變化,再加上年際和年內的豐枯變化以及水環境的污染,必須從全局、長遠、戰略的高度,探討和制定浙江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措施與對策,達到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浙江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2次浙江省水資源調查評價后,水文資料系列又延長了15 a,特別是下墊面在近20 a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科學、準確地了解浙江省水資源現狀,為優化配置全省水資源服務,本文根據2003年后的系列資料對浙江省近期各分區水資源演變情勢進行系統分析。

本文所指水資源演變情勢系指由于人類活動改變地表與地下產水的下墊面條件造成的水資源量變化的態勢。本次分析采用2002年《浙江省水資源綜合規劃分區手冊》的分區面積。區域內的水資源總量是指當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產水量,即地表徑流量與降水入滲補給量之和。

2 水資源特征分析

水資源的直接來源主要為降水。區域水資源總量[1]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W總為區域水資源總量,RS為地表徑流量(即河川徑流量與河川基流量之差),Pr為降水入滲補給量(山丘區用地下水總排泄量),R地表為地表水資源量、R為河川徑流量,R地下為地下水資源量,Rg為河川基流量(平原區降水入滲補給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R重復為地表水資源量與地下水資源量之間的重復計算量,為該分區平原區河道排泄量與山丘區河川基流量之和,各參數單位均為108m3。

采用2001 — 2015年水資源量系列資料,來源于歷年《浙江省水資源公報》,從2003年開始《浙江省水資源公報》分區面積與2002年《浙江省水資源綜合規劃分區手冊》分區面積口徑一致,為便于統計分析本文采用2003 — 2015年的系列資料,作為近期水資源情勢分析的基礎資料。運用水資源序列特征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和總水資源量變化特征進行分析。

2.1 降水量

全?。?003 — 2015年)平均年降水量1708.9256×108m3,折合年降水深1649.5 mm,比多年(1956 — 2000年)平均值偏大2.8%;最大年降水量2163.3495×108m3, 發生在2012年;最小年降水量1244.4107×108m3, 發生于2003年;最大值與最小值倍比1.74。7個水資源分區中,近期平均年降水量三角州太湖沿岸偏小1.7%,浙東諸河基本不變,其它偏大0.5% ~ 7.2%。

2.2 地表水資源量

全省近期平均年地表水資源量977.5978×108m3,折合年徑流深943.6 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大3.7%;最大年地表水資源量1427.1451×108m3,發生在2012年;最小年地表水資源量562.9563×108m3,發生在2003年;最大值與最小值倍比2.54。7個水資源分區中,近期平均年地表水資源量鄱陽湖水系、三角州太湖沿岸、閩江分區偏小0.7% ~ 1.3%,錢塘江、浙東諸河、浙南諸河、閩東偏大0.5% ~ 13.5%。

2.3 地下水資源量

全省近期平均年地下水資源量215.7813×108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小21.1%;最大年地下水資源量273.4687×108m3,發生在2012年;最小年地下水資源量161.0266×108m3,發生在2003年,最大值與最小值倍比1.7。7個水資源分區中,近期平均年地下水資源量鄱陽湖水系、三角州太湖沿岸、錢塘江、浙東諸河偏大10.2% ~ 18.8%,浙南諸河、閩東、閩江偏小4.1% ~ 16.8%。

2.4 總水資源量

全省近期平均年總水資源量992.0105×108m3,折合年徑流深957.5 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大9.8%;最大年總水資源量1444.7867×108m3,發生在2012年;最小年總水資源量573.4694×108m3,發生在2003年;最大值與最小值倍比2.5;平均年產水系數0.58,產水模數95.8×104m3/km2。7個水資源分區中,近期平均年總水資源量鄱陽湖水系、三角州太湖沿岸、錢塘江、浙東諸河偏大12.5% ~ 43.1%,浙南諸河、閩東、閩江偏小7.8% ~ 20.9%。全省和各水資源分區年降水量和水資源量特征值統計見表1。

表1 浙江省水資源二級分區年降水量和水資源量特征值統計表

續表1

3 年降水量和水資源量的變化趨勢分析

運用線性滑動回歸分析方法[2-3],系統分析全省和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近期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的變化趨勢。為便于比較,各年值均換算成mm,斜率為正值表示增加趨勢,負值表示減少趨勢;斜率值的絕對值表示每年的平均增加值或減小值。點繪全省歷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變化過程趨勢見圖1。由圖1可見,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呈上升趨勢,全省歷年變化的線性趨勢關系式如下:

式中:Y為年降水量或水資源量(mm/a),X為年份。

趨勢檢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全省和7個水資源分區平均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均呈上升趨勢。 其中,全省年降水量增大32.0 mm/a,地表水資源量及總水資源量相近,分別上升46.6,46.8 mm/a,地下水上升幅度較小為5.9 mm/a。

圖1 歷年降水量和水資源量變化過程及趨勢線圖

表2 趨勢檢驗成果表

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年降水量增加的幅度為25.8 ~ 74.6 mm/a,鄱陽湖水系增加74.6 mm/a,增加幅度最大;其次為錢塘江增加60.7 mm/a,閩東諸河增大25.8 mm/a,增加幅度最??;7個分區排序:鄱陽湖水系>錢塘江>浙東諸河>太湖水系>閩江>浙南諸河>閩東諸河。

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年地表水資源量增加的幅度為25.9 ~ 69.2 mm/a,鄱陽湖水系增加69.2 mm/a,增加幅度最大,其次為錢塘江增加59.8 mm/a,閩東諸河增加25.9 mm/a,增加幅度最??;7個分區排序:鄱陽湖水系>錢塘江>浙東諸河>太湖水系>閩江>浙南諸河>閩東諸河。

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年地下水資源量增加的幅度為4.0 ~15.0 mm/a,鄱陽湖水系增加15.0 mm/a,增加幅度最大,其次為錢塘江增加7.0 mm/a,閩東諸河增加4.0 mm/a,增加幅度最??;7個分區排序:鄱陽湖水系>浙東諸河>錢塘江>閩東諸河>太湖水系>閩江>浙南諸河。

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年總水資源量增加的幅度25.9 ~69.2 mm/a,鄱陽湖水系增加69.2 mm/a,增加幅度最大,其次為錢塘江增加59.8 mm/a,閩東諸河增大25.9 mm/a,增加幅度最??;7個分區排序:鄱陽湖水系>錢塘江>太湖水系>浙東諸河>閩江>浙南諸河>閩東諸河。

總之,平均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均呈上升趨勢,地下水上升幅度最小,換言之地下水資源量年際之間較穩定,年降水量與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在時間和量上均有很好的同步性和相關性。

利用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和全省2003 — 2015年的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繪制歷年變化過程及趨勢見圖1,線性趨勢斜率值表明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的年變化率,從圖1中可以得出,地下水的年變化率明顯小很多。

此外,全省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呈減少的特點,全省近期平均年總水資源量992.0105×108m3,按2015年為基準,人均年水資源量1791.0 m3;而1956 — 2000年平均年水資源量955.3400×108m3,人均年水資源量2123.0 m3;盡管近期平均年水資源量呈上升趨勢,但人均年水資源量呈下降趨勢。

4 結 論

利用水資源序列特征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全省和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近期(2003 — 2015年)的年降水、水資源量,進行年際變化、年平均距平特征分析;運用線性滑動回歸分析方法,系統分析全省和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和總水資源量變化趨勢,主要結論如下:

(1)全省近期平均年降水量1708.9256×108m3,折合年降水深1649.5 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大2.8%,全省近期平均年總水資源量992.0105×108m3,折合年徑流深957.5 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大9.8%,全省仍屬平水期。

(2)全省和7個水資源二級分區近期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均呈上升趨勢,但人均年總水資源量呈下降趨勢,因此職能部門要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傳和管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保障全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3)地表水資源量及總水資源量年際變化幅度相近,變化幅度最大,其次是降水量, 地下水資源量年際變化幅度最??;降水量與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總水資源量在時間和量上均有很好的同步性和相關性,同一水資源分區,最大值與最小值出現時間基本同步。

猜你喜歡
水資源量閩東資源量
江埡庫區魚類群落組成和資源量評估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藍、綠水資源量的時空變化特征
鈾礦數字勘查資源量估算方法應用與驗證
河南洛寧縣中河銀多金屬礦區三維可視化及資源量估算
閩東才女潘玉珂往事
傳統木帆船閩東“復活”
閩東古法制糖“老樹發新芽”
雙柏縣降雨徑流特性分析
臺灣“閩東新娘”:最想念媽媽的“味道”
煤炭資源枯竭礦井煤層氣資源量估算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