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蠶僵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8-10-08 02:41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404022周世明
新農村(浙江) 2018年9期
關鍵詞:蠶室蠶種分生孢子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 (404022) 周世明

秋蠶僵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蠶體傳染病,對桑蠶養殖的危害極大,養蠶場(戶)必須高度重視。

1.僵病種類

(1)白僵病 白僵病是以白僵菌分生孢子,通過空氣、桑葉等媒介附著于蠶體表面,然后鉆入蠶體內部進行寄生的一種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和創傷傳染,尤以接觸傳染為主。該菌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4~28℃,如果環境溫度超過28℃,分生孢子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或不能發芽;該菌適宜生長濕度為95%~98%,如果環境濕度超過98%,分生孢子就不能發芽。分生孢子在發芽時,可形成芽管穿入蠶體形成營養菌絲,攝取蠶體營養并開始分生,當分生孢子增加到一定數量時,蠶兒體表就會出現淡褐色油漬狀病斑,或黑色焦狀斑;這些病斑一旦發展到高潮時,蠶兒就會很快死亡。死亡的蠶體由軟變硬,2天后尸體上就會出現白色氣生菌絲,并不斷長出白色分生孢子覆蓋蠶體表面。如果蠶兒在休眠期染上該病,輕者可引起脫皮,皮殼上會逐漸長滿分生孢子;重者則會很快死亡;患有分生孢子的病蠶尸體及脫皮殼又可成為新的傳染病源,隨空氣流動再次危害蠶體。

(2)黃僵病 黃僵病主要來源于野外昆蟲的腐爛尸體進入了養蠶室,這些腐爛尸體與蠶體接觸后,很快就會引發黃僵病。黃僵病分生孢子和芽生孢子生長適宜溫為25℃,初期無明顯癥狀,發病時蠶體皮膚上可出現許多小斑點,布滿全身,以氣門為中心發生兩個對稱大黑斑,死后隨著尸體的硬化,體色呈淡桃紅色,然后逐漸長出絨毛狀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覆蓋蠶體全身,呈淡黃色。

(3)綠僵病 綠僵病是以綠僵菌分生孢子,通過空氣或桑葉等媒介傳播感染,然后進入蠶體內進行寄生的一種僵病。分生孢子呈尖卵圓形,表面很光滑,淡綠色,大量孢子集聚在一起呈鮮綠色,隨著孢子生長而顏色不斷加深,最后變為深綠色。綠僵菌分生孢子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3℃,溫度過高時,發育不良;分生孢子梗短,輪生于氣生菌絲上,小梗頂端串生多個分生孢子,位于病蠶腹側或背面,有不定形干枯病斑,或有外圍較深、中間稍淡的黑褐色云紋狀病斑。由于受綠僵病菌分泌代謝產物的影響,蠶體無法脫皮,不能入眠,因而病蠶體色帶有光澤,直至最后死亡,死后尸體呈乳白色,柔軟而有彈性,3天后在環節間膜及氣門處長出白色菌絲,逐漸遍及全身,最后全身被綠色分生孢子覆蓋,呈鮮綠色。

(4)曲霉病 曲霉病的病原是曲霉菌,有10多種,該病在蠶體上、木竹器材上、蠶沙上等處都能生長;曲霉病主要危害1~2齡小蠶,3齡以后發病較少,但熟蠶也易感染。曲霉菌分生孢子為球形,鏈鎖狀生長在梗頂囊的分生孢子梗上;曲霉菌分生孢子生長適宜溫度為30℃,適宜濕度為90%,發芽時間比僵病菌要短些,生存能力很強。1~2齡蠶兒傳播感染曲霉病后,表現食桑不旺,活動減弱,體色變黑,出現脫肛、糞結等癥狀,可導致很快死亡,死后2天尸體上長出菌絲和小圓球分生孢子;3齡蠶發病較慢,可在蠶體上出現2個較大的黑色病斑,病斑部有結狀硬塊處長出少量菌絲和孢子,死后蠶體變黑腐爛;熟蠶感染該病后,體色發黑,病死狀態有未化蛹、半化蛹等異常蛹出現,死后變為黑褐色,干涸縮小,遇到多濕環境,能長出大量分生孢子,呈黃色、黃褐色。

2.發病原因

(1)低溫多濕 養蠶期間,如果蠶室、蠶座內溫度偏低,濕度偏高,就會給真菌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環境條件,蠶體生長受阻,極易感染僵病。

(2)葉質不良 由于夏季日照時間較短,光照不足,雨水較多,桑園通風不良,加上管理不當,就可能引發桑葉褐斑?。ㄕ婢┍l,同時,桑螟、桑尺蠖、桑毛蟲等可能危害加重,使桑葉嚴重受到病蟲危害,最終造成桑葉質量不良。劣質桑葉養蠶,就會使蠶體營養失衡,抗病能力下降,極易患上僵病。

(3)缺少防控 蠶室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蠶室環境很差和蠶具帶菌,小蠶期沒有用過預防僵病蠶藥或用藥不當,采回的桑葉老硬,缺少適熟葉,養蠶期室內缺少通風排濕,沒有及時除沙,沒有及時淘汰死蠶等,都可能引發蠶僵病。

(4)交叉感染 由于野外昆蟲僵病危害嚴重,空氣中真菌分生孢子較多,引發桑園害蟲發生僵病,造成蟲、蠶交叉感染;部分春蠶室與秋蠶室沒有隔離,消毒不徹底,周圍環境惡劣,病菌極易傳播,形成秋蠶僵病二次感染。

3.防控措施

(1)選好秋蠶蠶種 秋季因氣溫多變,不夠穩定,桑葉質量沒有春季好。所以,必須選用抗病性較強的秋蠶蠶種。

(2)加強桑園管理 春季,要向桑樹葉面噴霧50%多菌靈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冿1 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連續噴霧2次,確保桑葉無病菌危害,對養蠶不會產生影響危害。夏季,要加強桑園蟲害治理,可用高效低毒藥液噴灑桑園,確保桑葉質量優質,為秋蠶高產穩產打下堅實基礎。秋季,應在桑園內噴施4~5°Bé石硫合劑,或0.7%波爾多液2次,以消滅桑枝上的越冬病菌和蟲卵。冬季可結合松土進行桑園施肥,一般可施腐熟廄肥2 750千克/畝(1畝=667平方米),確保桑樹生長良好,桑葉優質。同時要及時清理桑園排水溝渠,做好桑園積水排除工作。

(3)嚴格消毒防病 養蠶前,應對蠶匾、蠶具在陽光下強烈曝曬幾次,消滅各種病菌。蠶室可用1%漂白粉液,或其他消毒藥劑進行全面徹底消毒1次;對發生過蠶病的蠶室墻壁、天花板,可用新鮮石灰漿涂刷或熏煙劑熏煙消毒1次;熏煙消毒時,可用木屑、稻草、谷殼等進行不完全燃燒,關閉門窗保持1小時后,再作排煙,以達到消滅僵菌目的。養蠶期間,應定期對蠶室地面、桑室、走廊、蠶室周圍環境等,實行石灰粉消毒,及時清除蠶座中的蠶沙;小蠶可用2%漂白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大蠶可用3%漂白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每齡起蠶餉食時,一定要用漂白防僵粉對蠶體進行消毒,因此時蠶皮較薄,僵菌最容易侵害。一旦發現僵病時,必須早、晚對蠶體、蠶座消毒1次,以便徹底消滅僵菌。發現病死蠶時,應及時揀出死蠶,投放到石灰漿液中浸泡24小時后,再挖坑深埋;簇具和上簇室,采繭后要就地消毒,妥善處理好蠶沙。收購部門要嚴禁收購僵蠶,防止再次感染。

(4)加強飼養管理 秋蠶飼養過程中,應嚴格提青、分批淘汰、隔離病弱小蠶,防止蠶座混養感染。如果發現蠶座內有病死蠶,應細心揀出,進行蠶體、蠶座嚴格消毒,防止僵病孢子四處擴散。根據蠶兒生理特點,要創造正常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條件:一是適時擴座,防止蠶頭過密而出現相互抓傷感染病害,傳播僵病。二是良桑飽食,應給適熟桑葉,不給偏老葉、偏嫩葉、發熱發酵葉、泥沙葉、病蟲污染葉。三是在桑蠶收蟻期、各齡蠶的起蠶期、休眠期、盛食期等,可用防僵粉進行常規預防,以免僵病傳播。四是在健壯蠶期,如果發生僵病,可用抗菌劑402兌水20倍液,在給桑前,將藥液噴霧到蠶體和蠶座上,然后加網除沙。但應注意噴藥過程中,不能讓藥劑與堿性物質接觸。否則,所噴藥液可能出現化學反應而失效;五是精心操作,防止蠶體創傷而感染病害。

(5)蠶種催青保護 蠶種在出庫浸酸時,已殺滅蠶卵表面病菌,但如果發種環境復雜或催青環境不良,蠶種極易發生二次僵病感染。所以,在蠶種發放時,可先用0.5%漂白粉液進行卵面消毒,然后進行黑暗處理,最后進行收蟻,保證蠶種優質。

猜你喜歡
蠶室蠶種分生孢子
產卵布蠶種浸酸操作的做法和體會
雞 媽 媽
閬中蠶種場桑蠶智能系統研發簡報
科學制定生產計劃 合理滿足蠶種需求
秋蠶飼養前消毒防病技術
沼氣養蠶的技術
暗色絲孢菌中國一新記錄屬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誘導方法探索
攻克優質蠶種質量控制關鍵技術
農村養蠶常見問題及改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