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學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

2018-10-15 01:25王洋方珍珍朱國霞李麗白東清
青年與社會 2018年16期
關鍵詞:認知水平大學教育影響

王洋 方珍珍 朱國霞 李麗 白東清

【摘要】大學的培養可以使一個人具備更豐富的知識儲備、成為某一領域的專門人才;大學教育之意義還在于能夠提升個人認知水平,使其更理性地看待世界;此外大學的引導式教育,激發了大學生自主和能動發展的潛力;經過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知識分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回饋社會。

【關鍵詞】大學教育;影響;認知水平;理解社會

“大學”是拉丁文“universitas”一詞的譯名,起源于12世紀的歐洲。早期大學重在傳授知識。19世紀初,柏林大學開創嶄新的大學理念,將研究與教學統一起來。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大學開始為工業發展提供服務。1848年成立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開啟了大學服務社會的時代?,F當代大學同時肩負著培養人才、培養大眾心智、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重要使命,大學教育對一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拓寬知識儲備、成為專門人才

各個大學根據不同的專業,為大學生設置了特色的培養計劃。培養計劃包括課程和實踐兩大部分,課程中包括學科基礎性課程,專業課,以及豐富的自由選修課程。實踐部分是以課程群為基礎的實訓,以及綜合性畢業論文設計,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力,同時提高創新能力。經過大學四到五年系統的教育和培訓,大學畢業生可以掌握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具備出色的專業技能,并且擁有與其所從事工作相匹配的職業道德和精神。

二、提升認知水平

大學生通過大學的教育及在大學階段的自我學習,不僅可以增長專業領域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提升對于自然科學、社會現象和人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水平直接左右著一個人對待事物時所持的目的、態度和方法??档抡J為,人類通過“知性”獲得的科學知識,是對“現象界”的認識。而“現象界”中的東西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進一步把“知性”的各種知識再加以“綜合”“統一”,整理成無條件的、絕對完整的知識,是人最高級的認知活動能力,叫“理性”。理性地看待世界,在面對同一個世界的時候,可以使一個人獲得更多的信息,更豐富的感受,更真切地感覺到生活的意義。良好的認知水平,也有助于一個人更客觀和全面的認知一個事物、一個人,有助于增進對他人的理解,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較高的認知水平還可以使一個人產生不斷完善自我的需求,進一步提升認知水平,如此進入一個良性的內外刺激和自我提升過程。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有層次性和可培養性,能通過學習知識,不斷的累積和增強。人的認知水平在一生中并非勻速發展,而是遵循慢一快一慢一停滯的規律。成年前后是一個人認知發展最快的階段。而這一時期,剛好是一個人高中和大學階段。遵循這一規律,大學期間所學習的知識、接受的外界刺激,將對一個人的認知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不僅局限于大學期間,而是持續性的,伴隨一個人一生的。

三、培養自主和能動發展的潛力

大學學習的自由度較高,體現在幾個方面:(1)允許調整專業方向;(2)有不限方向的自由選修課;(3)部分課程有靈活的結課方式;(4)課下時間較為充足。這增加了學生的選課空間和自主學習時間,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另一方面,大學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展示和鍛煉的平臺,如學生組織、創業創新項目、各類學科和文體競賽、志愿活動等。這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提高主觀能動性。大學生在離開學校后,通??梢允冀K保持繼續學習、不斷進步、追求卓越的狀態。也更有利于個人積極地參加到工作中,不斷增強個人能力、提升社會地位。

四、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的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上過大學的人,更能深刻理解一個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主導的意識形態、公民的全力與義務,能夠成為社會所期望的合格公民;具有特殊的知識,可以在社會所需要的專業崗位上發光發熱;有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可以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提升自己,增進業務能力,提升職業地位;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是技術創新、崗位創新、行業創新的主力之一,直接為社會的創新發展助力;承襲著大學期間所受的文化影響,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將這份文化繼續傳播、改造、創造和發展。

五、結語

大學時期是一個人認知和思想水平成長最快的階段,大學的教育因此而承載著無比重要的使命。經過大學教育,大學生的心理、風貌、認知、思想,都發生了巨大的成長或變化。進入社會后,大學生因具備較高的認知水平,可以更理性地對待周圍的事物,依然保持積極、向上、探索、無畏的精神,這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偉.大學如何產生?——中世紀晚期歐洲大學的逐步形成及其歷史意義[C].現代大學教育,(2005)82-86.

[2]錢春麗,夏少清.大學職能的歷史演進對普通高校定位的啟示[C].北京教育(高教),(2006)54-56.

[3]張國祥大學職能的歷史演變及啟示[C].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107-110.

[4]喬浩風,周川.試論近代外國大學研究所的產生及其社會服務[C].現代大學教育,(2016):67-73.

[5]劉寶存.威斯康星理念與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C].設計藝術研究,22(2003)15-16.

[6]徐少君.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和適切性思考[M].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2006):66-68.

[7]申繼亮,陳勃,王大華.成人期基本認知能力的發展狀況研究[C].心理學報,32(2000):54-58.

猜你喜歡
認知水平大學教育影響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生本教育理念在應用心理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自主學習理論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調查與分析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