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河遺產廊道中的旅游規劃研究

2018-10-17 12:06南京林業大學210037
大眾文藝 2018年19期
關鍵詞:廊道運河遺產

(南京林業大學210037)

迄今為止已有許多著名的國內外學者開始針對大運河的保護與旅游規劃開發進行深入研究,這些理論研究在具體項目中的落實都使得游客能夠親身體會并了解到大運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大多數的規劃僅僅將“遺產旅游”表現為遺產地的旅游,是快速體驗文化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形式化的旅游體驗,并沒有上升到認知體驗。為了與這種“快”文化相對抗,提倡一種“慢”的旅游方式,同時提出基于游戲精神的體驗式旅游來迎合新時代的流行趨勢。

一、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規劃

運河遺產廊道的概念從前人的研究中大致可以總結出是由自然,文化,歷史,風景等多種資源組成的,以歷史文化內涵為主線,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互相平衡的線性景觀遺產區域。其旅游規劃主要依據本身及沿線與運河相關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古跡等旅游資源,并進行相關的旅游配套設施的建設。

二、運河遺產廊道旅游規劃理念現狀

運河遺產廊道進行旅游規劃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集文化、生態、經濟三者并舉的綜合保護與開發措施?,F如今對于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規劃與開發大多側重于旅游經濟學的角度。區別于與一般的旅游,其旅游規劃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直接的經濟效益,更多的要考慮對周邊環境產生的社會影響、經濟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立足于本國的實際國情進行開發。

國內具備大量豐富的線性文化景觀遺產,在旅游規劃我國一般采取“點—軸”開發與圈層開發相結合的梯級網絡型結構模式。但是目前對于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開發的研究大多仍處于理論論證的一個過程,實踐上比較難以實現,大多會出現廊道節點與節點的脫節現象,以及普遍的運用廊道遺產進行文化的簡單堆砌,形成一套固定的運河遺產廊道旅游規劃的標準,以便人們能夠快速的體驗了解文化,造成地域特色文化的缺失。

三、慢游

現如今我們深受“城市病”的迫害,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的意義,無法去細細品位文化,無法完成認知體驗。我們需要讓自己“慢”下來。通過慢游的方式來喚醒人們對旅游和生活本質的思考和認識,強調旅游者進行心靈旅游的內涵。

為了應對運河遺產廊道旅游規劃中出現的快文化消費,可以通過旅游空間結構規劃和解說系統來實現“慢”的文化體驗,使游客獲得認知體驗?!奥辈⒉灰馕吨釛壃F代文化所帶來的便利,而是充分尊重當地文化,拋棄快節奏的生活,靜下心來體驗生活。

運河遺產廊道旅游空間結構規劃是實現慢游文化的關鍵之一。在進行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空間結構規劃之前首先要了解明確其中的布局要素、對象以及可能受影響因素。對場地空間結構劃分、功能定位、主題定位、形象定位、項目選址有明確的了解。其次要對一些旅游供給、旅游需求、旅游通道、旅游組織有一定的認識,清楚各個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進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基于SLP的空間布局方法(見圖1)得出科學合理的旅游空間結構布局,通過這個布局分析出最佳的游覽路線,構建慢游系統,豐富和完善全域路網,同時配以相關旅游設施,通過一系列的外在因素讓游人徹底的能夠慢下來,去全方位的體驗特色文化。

圖1 SLP空間結構布局方法

運河遺產廊道的解說系統是實現慢游文化另一個關鍵要素,通過解說系統將運河遺產廊道中豐富且零碎的遺產景觀連貫起來進行整體的解說。

解說一詞最早出現并應用在20世紀早期的歐美國家公園,解說的過程應與游客相結合;解說不僅是資訊,解說更是結合多種人文科學的藝術;主要目的是為了啟示、強調整體觀、針對不同的受眾人群。國內外學者對旅游解說系統規劃模式有著不同的看法。國內學者唐鳴鏑引入解說系統的三個基本要素——使用者、認識對象、溝通媒介,試圖建立一個以人為中心、人景溝通、功能互補、開放型的景區旅游解說系統。通過旅游解說系統能夠修正游客行為,使其獲取持續性知識,使游客從內而外的真正實現慢游。

四、基于游戲精神的體驗式旅游

一般旅游體驗規劃思想分為藝術途徑;市場途徑;生態途徑;倫理途徑。而旅游體驗分為五類,即娛樂消遣、逃逸放松、身心體驗、行為體驗、生活存在。為了吸引游人駐足進行深入的文化體驗,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實施基于游戲精神的運河遺產廊道旅游體驗設計。通過分析研究場地的文化特征,因地制宜的確定游戲主題與故事主線,將各種文化資源融入游戲體驗之中,把最能體現當地特色的旅游資源作為重點開發對象,以特色游戲互動,游戲系統標識設計、周邊產品設計等來打造城市印象,通過鮮明的個性化來強化吸引力,挖掘和深化多樣化的旅游體驗設計。

1.藝術途徑旅游體驗

藝術途徑的旅游體驗十分的重視旅游資源的感官與形式屬性。側重于給予游客美的感受。例如通過視覺,觸覺,嗅覺,聽覺來進行的互動設計。游客們體驗到的不是“規劃者的景觀”,而是需要一種開敞式的、積極的參與方式,游客的內在體驗應該處于支配地位。

(1)對象模式

通過感官、形式、抽象等手法來表達獨特的審美,進行景觀互動小品的設施設計,游客所欣賞的與其所處的周邊環境是沒有直接的聯系。這種手法很容易割裂與周邊環境的聯系,從而讓游客的旅游體驗感發生偏差。但是在設計中通過將這些屬性與環境相伴相生。使得在設計的各種游戲體驗中,不僅注重與周邊環境相聯系營造場地氛圍,同時帶入濃重的文化色彩,具有極強的體驗感。由小見大,使得人們進入場地有種別有洞天之感。這亦是游戲體驗的一部分,亦是文化的體現,亦是自然之美。

(2)景觀模式

景觀模式與風景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常常著重體現在如畫性上,并引導游客們身臨其境的去欣賞。在該設計之中主要考慮植物搭配和與運河的景色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營造游戲中或唯美或肅穆的氛圍感,打造真實的游戲場景。

2.市場途徑旅游體驗

市場途徑旅游體驗的規劃理念能夠吸引大量游客,同時帶動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工作的重心就是創造旅游產品,使其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吸引力、生命力,為游客設計創造出令人滿意的旅游體驗。其中我們要非常注意對當地文化元素的運用,不能將民族文化的實踐意義過濾掉,堅決不走形式主義文化之路。

在具體設計中將通過對場地內各旅游項目進行分析與研究,將商業性設計融入其中,讓消費充斥其中,將主題文化元素植入到產品設計、海報設計等之中,制作出類似游戲周邊的,具有獨特個性的設計作品。盡量做到讓游客們感到真實和滿意,讓人們能夠處于一種完全放松的狀態下去購物,而沒有多余的心思去考慮那些微妙的商業滲透。

3.生態途徑旅游體驗

生態途徑旅游體驗通過不斷的嘗試將旅游環境看作是為一種多層的、多要素緊密相連的生態系統,不斷的追求旅游體驗的生態性與適宜性。因此在旅游環境中沒有獨立存在的事物,強調將整個環境看作一個生態系統,以呈現出某種有機的連續性。

在具體設計中通過海綿技術、雨水收集、生態駁岸修復等技術體現場地的生態性,并注重維護保持場地內生態環境不遭到破壞。在設計中運用旱溪,濕塘,透水鋪裝等,來實現場地的生態可持續性。生態途徑同樣也是融于整個大的游戲體驗環境之中,使其具備更為豐富的層次性。

4.倫理途徑旅游體驗

倫理途徑的旅游體驗要求我們在設計中考慮任何倫理問題,如何忽視其重要性,就很有可能會導致不負責任的規劃行為。其中包括社會倫理和環境倫理。社會倫理即通過對景點的設計從而讓人們從中體會到其“內在價值”,是積極向上的,是涵養生息的。環境倫理即要考慮到其對未來人們生活的影響,要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優化環境。

在具體設計中通過場地劇情化體驗等方式進行文化滲透,讓這一切深深留在游客們的記憶和游覽游覽過程的感受之中,從而煥發一份深厚的文化情感。避免以游客的名義對歷史、文化進行褻瀆,避免已經發生的傷痛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被忘卻。例如場地一些標識警示人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五、結語

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規劃在理論上有許多的研究,但是真正能夠落到實處的規劃少之甚少。通常在旅游規劃的理念下進行運河遺產廊道設計容易出現標準化、模式化的現象,在旅游的體驗上更多的是浮于表面形式,走馬觀花式的游覽,一種“快”游的規劃理念,企圖讓游客能夠在短時間內去理解其地域文化特征。這種方式在快節奏的城市化生活中慢慢的被人們接受,甚至是認可。因此我們需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使人們“慢”下來去體驗生活,同時提倡創新體驗的方式,使其即順應現在的流行元素,又能讓人們靜下心來去認真的生活。在體驗過程中我們需要重點培養人們在旅游時的社會責任感,讓場地的后期維護和管理變得更容易,實現場地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后期還要考慮到將旅游和現代數字媒體相結合來進行場地的宣傳等等。

希望在今后的運河遺產廊道的旅游規劃中能夠在解決場地基本景觀結構的同時,能夠很好的運用旅游規劃的空間布局和體驗來不斷完善景觀構建體系,發揮長久的生態功能,成為景觀都市主義的代表之作,讓場地的設計因人們的需求而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讓人們從“城市病”中解放出來,慢慢的去體味生活之美。在將來能夠更好的結合多種新穎的形式活動來提升場地的吸引度和競爭力。

猜你喜歡
廊道運河遺產
天山廊道與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中國運河志》簡介
遺產怎么分
銀河哪比運河鄉——《詩詠運河》讀后感
大美黃河生態廊道
千萬遺產
打造珍貴彩色林帶 建設浙中生態廊道
長城廊道能使陜西旅游更豐富多彩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