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治療小兒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

2018-10-18 06:34麻建輝董朝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28期
關鍵詞:蕁麻疹復發率有效率

麻建輝 董朝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疾病, 在嬰兒和兒童中十分常見, 皮膚出現鮮紅或蒼白色風團, 時隱時現, 故中醫稱“隱疹”。該病連續發作6周以上即為慢性蕁麻疹, 常反復發作、頑固難愈, 發作時瘙癢難忍, 給患兒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1]。本院中醫科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 發現脾虛肺熱患兒蕁麻疹患病率較高, 因此作者采用益氣滋陰祛風法治療小兒慢性蕁麻疹, 療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5年3月~2017年8月中醫門診或由皮膚科確診后轉入中醫科的86例慢性蕁麻疹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3例。觀察組中男25例, 女18例;年齡最小 2.2 歲, 最大14.0歲,平均年齡(6.5±2.7)歲;病程最短6周, 最長2.6年, 平均病程(6.4±8.4)個月。對照組中男23例, 女20例;年齡最小2.0歲, 最大13.6歲, 平均年齡(6.4±2.4)歲;病程最短6周,最長2.0年, 平均病程(6.2±8.0)個月。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 臨床表現:a.皮疹突然出現, 皮損為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水腫性斑塊, 界限清楚。b.皮疹時起時消, 單個風團常持續≤24 h, 自覺瘙癢, 發無定處, 消退后不留痕跡。c.部分患兒可有腹痛腹瀉, 可伴有發熱、關節痛,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 甚至引起窒息死亡。臨床有發病急驟,數日痊愈者, 也有反復發作數月、數年者。

1. 3 納入及排除標準[3]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②屬脾虛肺熱體質癥見:納少體瘦, 神疲乏力, 面黃唇紅, 反復感冒, 舌質淡、舌尖紅, 脈細數;③患兒年齡2~14歲;④其家長及監護人對研究知情, 并代患兒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遺傳疾病的患兒;②皮膚有嚴重疾病的患兒;③不愿參與本次研究, 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兒;④心臟、肝腎等功能不全, 存在嚴重疾病的患兒。

1. 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 給予患兒鹽酸西替利嗪滴劑(商品名:仙特明, UCB Pharma S.p.A, 注冊證號H20110137)口服, 1次/d, 2~6歲患兒, 0.5 ml/次;>6歲患兒,1.0 ml/次。連續服用30 d為1個療程, 治療1個療程觀察療效。

觀察組給予中醫治療, 給予患兒益氣滋陰祛風湯治療,方劑由太子參、炒白術、生山藥、生地黃各10 g, 當歸、赤芍、紫草各8 g, 炙桑葉、荊芥、防風、生甘草各6 g, 生石膏15 g組成。免疫力低下者加炙黃芪10 g;兼濕熱者加黃芩、生大黃各6 g, 生薏苡仁15 g;兼食積者加枳實6 g、焦三仙8 g。1劑/次, 水煎成湯液口服, 劑量為2~3歲患兒30 ml/次、3~6歲小兒60 ml/次、6~9歲75 ml/次、9~12歲100 ml/次,2次/d, 連續服用30 d為1個療程。

1. 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 5. 1 治療效果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在治療30 d后詳細記錄瘙癢程度、風團數量、大小及發作持續時間, 采用4級蕁麻疹癥狀評分方法進行評分[4]。見表1。癥狀積分下降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愈:癥狀評分下降指數≥90%;顯效:癥狀評分下降指數為60%~89%;有效:癥狀評分下降指數為30%~60%;無效:癥狀評分下降指數<30%??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表1 蕁麻疹癥狀評分

1. 5. 2 復發情況 比較兩組患兒復發情況。詳細記錄患兒的家庭地址及電話號碼, 待療程結束后, 每個月電話隨訪1次,連續進行3次, 以了解復發情況。

1. 5. 3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期間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對肝腎功能影響。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30 d后,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6.74%,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兒復發情況比較 隨訪3個月, 觀察組患兒復發率為13.95%, 無重度復發患兒;對照組患兒復發率為37.21%,其中3例重度復發患兒。觀察組患兒復發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

表3 兩組患兒復發情況比較(n, %)

2. 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對照組患兒中嗜睡4例, 口干2例, 頭暈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28%。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蕁麻疹在中醫學上屬于“游風”“隱疹”的范疇, 臨床很常見, 但其病因復雜, 發病機制不清楚。大多觀點認為蕁麻疹發病與食物過敏、多種感染、疾病誘發引發免疫反應有關[5]。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的發病多因稟賦不足, 又食海鮮等腥葷動風之物;或平素營衛虛弱、風寒襲表, 或久病消耗氣血、血虛生風、風邪乘虛而入[6]?!端貑栠z篇·刺法論》云:“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疹身體癮疹候》有云:“邪氣客于皮膚,復逢風寒相折, 則起風瘙隱疹”。提示蕁麻疹的反復出現與正氣虛弱及風邪入侵皮膚有著直接的關系。根據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及多年臨床觀察認為其病位主要在脾、肺?;静C為脾氣虛弱, 肺衛有熱、風邪襲擾所致。脾虛氣弱為本, 肺熱外風襲擾為表。針對小兒這種生理病理特點, 作者給予自擬益氣滋陰祛風湯, 方中太子參、炒白術、生山藥益氣健脾,助中焦之氣, 資氣血生化之源以固本;生地黃、當歸, 赤芍、紫草滋陰養血、涼血活血,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炙桑葉、生石膏、荊芥、防風疏風解肌表、清肺熱, 以治標;生甘草清熱解毒 , 調和諸藥 ;全方標本兼治, 共奏健脾益氣 ,滋陰養血活血, 祛風解表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0 d后,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76.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 觀察組患兒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中藥治療慢性蕁麻疹效果要明顯優于西藥治療, 并且具有不良反應少、停藥后復發率低等優勢, 值得臨床推廣。但中藥口味差, 患兒不易接受, 也是中醫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蕁麻疹復發率有效率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療效和復發率分析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紅外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性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討厭的蕁麻疹
蕁麻疹不僅僅是皮膚病
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聯合ALA-PDT治療尖銳濕疣的療效及復發率分析
預防蕁麻疹復發 “治”“護”兩手抓
蕁麻疹很少是過敏
很有效率
消化道潰瘍能否預防復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