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腫瘤術后責任制護理中的營養風險篩查護理效果研究

2018-10-18 06:34劉曉云羅維思梁銘月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28期
關鍵詞:白蛋白胃腸道篩查

劉曉云 羅維思 梁銘月

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患有惡性腫瘤的同時患者新陳代謝也均異常, 消化道腫瘤患者要面臨著較高的營養風險[1]。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胃腸道腫瘤嚴重影響了患者胃腸功能, 致使患者營養不良, 不僅不利于預后更使患者承擔著各種風險[2,3]。本次研究針對營養風險篩查在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責任制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實施胃腸道腫瘤手術的48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4例。對照組男14例, 女10例;年齡41~70歲, 平均年齡(55.5±5.7)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0±2.7)年。觀察組男13例, 女11例;年齡41~72歲, 平均年齡(56.5±6.0)歲;病程1~16年, 平均病程(8.5±2.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營養風險篩查, 在入組前對護理人員統一進行培訓,然后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收集、評估, 然后填寫篩查表,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護理, 具體如下。①對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 使護理人員熟練的掌握評分表中的內容, 同時了解營養護理的相關知識, 同時定期舉行研討會, 討論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②對營養風險篩查采取的是營養風險篩查評分簡表(NRS)2002, NRS評分=營養狀況評分+疾病嚴重程度+患者年齡評分(年齡>70歲加1分)。NRS評分>3分說明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的隱患, ≤3分時則說明患者不存在營養不良隱患。當患者NRS評分>3分時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營養支持。通常采取腸內營養液的方式, 當患者癥狀較為嚴重時可采取腸外營養的方式, 及時有效地糾正患者營養不良現象, 同時做好詳細的記錄, 在患者出院前再次對其進行評估。在對患者進行篩查時護理人員應熟練的運用營養風險篩查評分表, 總分是各項目相加得來的, 對輸液量進行統計時注意使用總劑量除以天數。對于患者的臨床資料應保管好, 制定相關營養支持方案。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 低于對照組患者的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g/L)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g/L)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bP<0.05

組別 例數 白蛋白 血紅蛋白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24 30.2±4.0 30.4±4.1 21.2±2.8 22.4±3.0觀察組 24 30.1±3.9a 37.2±4.4b 22.0±2.9a 27.8±3.3b t 0.087 5.539 0.972 5.932 P>0.05 <0.05 >0.05 <0.05

3 討論

胃腸道腫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 在發病后對患者飲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營養, 因此患者極易發生營養風險事件,再加上在治療過程中不規范用藥、大劑量用藥、藥物自身反應等因素也致使營養劑的濫用[4], 不僅不利于患者預后, 還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使患者承受著極大的痛苦。

針對胃腸道腫瘤患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項護理措施就是向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營養護理方案, 當胃腸道腫瘤患者出現營養風險事件后, 經及時有效的營養干預可有效地降低各種不良反應發生率, 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利于患者預后,反之若給予沒有營養風險事件患者采取營養支持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反而會加重病情的發展[5,6]。經本次研究證實,采取營養風險篩查后有效地降低了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且提高了白蛋白與血紅蛋白水平, 對于營養支持的途徑來說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較為理想, 但是腸內營養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嘔吐、腹瀉等), 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營養途徑。責任制護理有效地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可詳細的掌握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及基礎情況等。同時護理人員也要熟練的掌握營養護理的有關知識, 具有責任心、耐心, 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避免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意外事件。實施責任制護理后有效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營養護理技能、護理質量等, 在護理過程中將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避免了不良事件、醫護糾紛的發生, 不僅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更是保證了護理人員的安全[7,8]。

綜上所述, 營養風險篩查在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后責任制護理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 利于患者預后, 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白蛋白胃腸道篩查
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篩查方法在篩查不同孕周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情況的應用價值
喜舒復白蛋白肽飲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飾白蛋白對微血管心絞痛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缺血修飾白蛋白和肌紅蛋白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價值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價值
預防宮頸癌,篩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營養不良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原發于生殖系統胃腸道外間質瘤MRI特征分析
超聲診斷小兒胃腸道淋巴瘤合并肝腎轉移1例
智力篩查,靠不靠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