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本·白圖泰藏在摩洛哥“迷宮”中

2018-10-18 10:01黃培昭
環球時報 2018-10-18
關鍵詞:旅行家摩洛哥游記

本報赴摩洛哥特派記者 黃培昭

伊本·白圖泰是摩洛哥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曾到包括中國在內的44個國家旅行、考察,他到過中國多座城市,對中國進行了大量記載和描述,成為中摩友好交往和傳統友誼的一段佳話。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赴伊本·白圖泰的家鄉——摩洛哥的丹吉爾,探尋他的痕跡。

迷宮般的小巷

丹吉爾位于摩洛哥北部,隔著著名的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那里不但是伊本·白圖泰的出生地,而且還是他去世后的葬身之所。如今在丹吉爾,伊本·白圖泰確切的出生地點現在已無處可考,只留下他的墓地供人憑吊。

《環球時報》記者入住飯店的工作人員娜海勒聽說記者要探訪伊本·白圖泰墓,熱情地為我在網上下載了詳細的地圖和文字說明。于是記者按圖索驥來到丹吉爾老城區,可走著走著,便在一條條又窄又小、如同迷宮一般的巷子里迷失了方向。只好向當地人打聽,一位小伙子給我們帶路,又拐拐繞繞走了半天,來到了一條名叫“伊本·白圖泰”的小巷。小伙子說,當地政府之所以拿伊本·白圖泰的名字為小巷取名,是為了讓摩洛哥人記住這位偉大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小巷地勢高低不平,依地勢向山坡上蜿蜒,伊本·白圖泰的墓就位于幾條巷子的交匯之處?!董h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座大約兩人高的簡陋建筑,上面墻體是白色,下面的墻體粉刷成藍色。在建筑上方白色墻體的下端,有一個四周繪著彩飾的匾牌,分別用阿拉伯語和法語赫然寫著“伊本·白圖泰陵墓”;建筑下方藍色墻體部分的最高處,則鑲嵌著伊本·白圖泰陵墓的文字說明,上面分別用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三種語言,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伊本·白圖泰的主要生平、事跡和經歷。

這些說明文字大概類似于墓碑或墓銘志,上面的大意是:“這一樸素而簡陋的建筑,旨在紀念14世紀周游世界的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他1304年2月24日生于丹吉爾,1325年離開家鄉赴麥加朝覲,從此開始了多達44個國家的冒險旅行,直到29年之后才回歸丹吉爾……”文字還介紹說,伊本·白圖泰涉足甚廣、甚遠,到過北非、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麥地那、麥加、伊拉克、波斯、也門、南阿拉伯半島、東部非洲、中亞地區、馬爾代夫,尤其是到過中國多地。文字充滿激情,對伊本·白圖泰盛贊有加,并說在他返回故鄉后,人們根據他的口述,整理成文字加以出版, 取名《異境奇觀:伊本·白圖泰游記》,簡稱《伊本·白圖泰游記》。

象征性的靈柩

《環球時報》記者通過穹形的拱門, 進入室內,發現里面幽暗而狹小,目測不超過10 平方米。平時, 這里是一座大門緊閉、不對外開放的簡易清真寺,看門人見記者來自中國,破例開了門。記者注意到,里面靠近墻壁的地方,擺放著一口長方形的棕色木棺,上面覆蓋著一塊淡雅的天鵝絨幔帳,看上去顯得古色古香、肅穆莊嚴。靈柩上方的墻壁上,懸掛著《古蘭經》經文以及記述伊本·白圖泰生平的阿拉伯語手抄本。

滿臉滄桑的看墓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靈柩是象征性的,因為這里只是伊本·白圖泰的“衣冠?!???茨谷诉€說,據傳伊本·白圖泰也出生在這里,這里應該也是他的故居。伊本·白圖泰1346年到達中國,在中國待了整整一年,去過泉州、廣州和杭州等地。他在游記中說:“中國人是最偉大的民族”、“在中國旅行是最安全不過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定的國度”。關于泉州(當時叫刺桐城),他在游記中寫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此地織造的錦緞和綢緞,也以刺桐命名。該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內停有大艟克(即大型海船) 約百艘,小船多得無數”。

伊本·白圖泰深入人心

在摩洛哥甚至在整個阿拉伯國家,伊本·白圖泰這個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成了一個令人尊敬的文化人物。摩洛哥丹吉爾的機場叫“丹吉爾伊本·白圖泰機場”,摩洛哥每年舉辦“伊本·白圖泰國際藝術節”,一些城市還有“伊本·白圖泰購物中心”,甚至在阿聯酋迪拜,也建有大型的“伊本·白圖泰購物中心”等。在埃及首都開羅,距離著名的金字塔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以伊本·白圖泰名字命名的街道。有關伊本·白圖泰的書,無論是已經成為經典的《伊本·白圖泰游記》,還是有關他的研究著作等,在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書店里都能看到。

在摩洛哥采訪,記者發現摩洛哥人都對伊本·白圖泰敬仰有加,一位摩洛哥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當時交通極不發達的情況下,伊本·白圖泰僅僅是靠著兩條腿和原始的交通工具遍游世界的。據考證,在將近30年的時間里,伊本·白圖泰一生的旅程多達12萬公里,被譽為與馬可·波羅齊名的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之一,也被視為“阿拉伯的徐霞客”?!?/p>

猜你喜歡
旅行家摩洛哥游記
地心游記(十)只剩我一個人
執子之手
尋夢環游記
尋夢環游記
超市游記
摩洛哥—熱鬧的集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