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形戰場上的智慧較量—恩尼格瑪密碼

2018-10-18 03:22馬春光
知識就是力量 2018年10期
關鍵詞:線板尼格插口

馬春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密碼學發生了一系列傳奇式的故事,特別是圍繞恩尼格瑪密碼設計和破譯的戰爭,跌宕起伏,盡顯人類智慧之美。德國人亞瑟·謝爾比烏斯發明了恩尼格瑪,波蘭人雷耶夫斯基初步破譯了恩尼格瑪,而英國人阿蘭·圖靈則終結了恩尼格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恩尼格瑪的構造和原理。

認識恩尼格瑪

恩尼格瑪是世界上第一臺電氣機械裝置的密碼機,其形狀如同一臺打印機,它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現藏于意大利米蘭國家科學技術博物館。

恩尼格瑪由鍵盤(Key-board)、燈盤(Lampboard)、轉輪組(Rotors)、插線板(Plugboard)4個主要部分構成。鍵盤與普通打字機的鍵盤類似,但只有26個字母,沒有標點符號;燈盤位于鍵盤之后,其上有26個字母,每個字母下面有一個小燈泡,用于顯示加密或解密后的字母;轉輪組位于燈盤后,在蓋板之下,從外面只能看到3個轉輪的部分齒狀邊緣和一個數字,其中齒狀物用于手動轉動輪子,而數字表示輪子的當前位置;插線板位于鍵盤下方,恩尼格瑪的正面。

轉輪組包括3個轉輪和1個反射輪,它們都套在同一根軸上,反射輪在最左邊。轉輪是恩尼格瑪的核心部件,轉輪的圓周上刻有1到26的數字,轉輪的正面有26個觸點、背面有26個觸針。一個輪子的觸點可以和另一個輪子的觸針套接在一起,形成轉輪組。在轉輪內部,觸點和觸針之間通過電線相互連接,從而形成了一種代換關系。轉輪轉動后,接線位置隨之改變,代換關系也會跟著變化。每當鍵盤上鍵入一個字母,位于最右邊的轉輪就會轉一格;右轉輪每轉完一圈26格,中間的轉輪就會轉一格;中間轉輪每轉完一圈26格,左邊的轉輪就轉一格。反射輪則始終不動,它對加密強度沒有影響,但是起到了可以使解密過程和加密過程完全一樣的作用。

插線板上面有26個插口,代表26個字母。使用時可用一根電線把任意兩個插口連接起來,比如說可以把A插口和J插口連接起來,這時就會把鍵盤上的A和J兩個按鍵互換,即如果按A鍵就會得到J,按J就會得到A。

恩尼格瑪加密、解密過程

當使用恩尼格瑪進行加密時,其過程如下:

(1)設好3個轉輪的初始值,并用6根電線連好插線板上的6對插口。

(2)在鍵盤上輸入明文,每輸入一個字母,該字母信號就會通過相應的電線傳到插線板。

(3)在插線板上,如果該字母正好屬于6對連接插口中的一對,就互換字母,否則就不互換。然后,該字母信號會傳到右轉輪上。

(4)右轉輪通過內部電線的連接方式,對輸入的字母作代換,然后傳到中間轉輪,同時轉動一格。

(5)中間轉輪再對字母作代換,然后傳到左邊轉輪。這時如果右邊轉輪從26格轉到1格,則轉動一格,否則不轉。

(6)左邊的轉輪再對字母作代換,然后傳給反射輪。這時如果中間的轉輪正好從26格轉到1格,則其自己也轉動一格,否則不轉。

(7)反射輪通過反射電路將結果傳給燈盤,燈盤上對應密文字母的小燈泡被點亮。

由于反射電路的巧妙設計,恩尼格瑪的解密與加密是相同的。在設定好了與加密時一樣的轉輪初始值和插線板接線后,在鍵盤上打入密文,執行以上步驟后,在燈盤上就顯示出了明文。

恩尼格瑪加密的例子

一個插線板沒有任何連線的恩尼格瑪,是如何對明文消息“ABC”進行加密的呢?如圖所示,當從鍵盤輸入字母A時,通過右輪子,A被代換成了Y;再經過中輪子,Y被代換成了R;最后經過左輪子,R被代換成了E。也就是說,A經過三次代換后,最終被加密成了E。當A字母被加密后,右輪子會向上移動一格。當接下來再輸入字母B時,B會被最終代換成T。同樣,右輪子也會向上移動一格。當接下來再輸入字母C時,C會被最終代換成G。這樣,明文“ABC”就被加密成了密文“ETG”。

猜你喜歡
線板尼格插口
自動辨認插口方向的U 盤
一種大學生寢室智能節電插線板
CTC3.0車站占線板的設計與實現
插線板慎接大功率電器
大口徑球鐵管水壓試驗機插口密封失效分析
尼格爺爺的長胡子
尼格爺爺的長胡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