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夏菜出“淘”:問題、原因及未來發展研究

2018-10-19 16:09傅海雁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榆中縣菜價高原

傅海雁

摘要:高原夏菜是榆中縣地方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并且是當地農戶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徑,但是蔬菜保鮮期短、不易長時間儲存,且價格起伏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物流和銷售渠道對其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高原夏菜價格下跌與滯銷原因的分析,發現蔬菜在種植與銷售期間存在的問題,市場、氣象、交通和政策等因素對產業的發展有影響,基于問題和原因分析對高原夏菜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議對策,以期促進高原夏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高原夏菜原因分析發展研究

一、引言

每到夏季,當南方大部分地區的蔬菜生產開始進入淡季時,我國氣候冷涼地區則進入了夏季蔬菜生產旺季,如云貴高原、甘肅、青海等地,這些地區產出的高原夏菜大量供應著全國蔬菜市場。不過,由于種種原因,也偶有滯銷的現象,一旦出現滯銷,損失最大的就是農民 。榆中縣作為我國高原夏菜的生產大縣,其蔬菜產業的發展保持著較好的勢頭,已經逐漸成為了榆中縣地方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并且是當地農戶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徑,產生極大的經濟社會效益??v使如此,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榆中高原夏菜產業的發展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2016年當榆中高原夏菜集中上市時,當地農戶卻陷入了困境,菜賤傷農的情況不可預料的出現,而這種現象甚至成了部分種植業發展的常態。菜價的大幅度波動不僅會導致菜農經濟收益降低、生存狀況惡化,且對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產生影響。針對高原夏菜價格下跌及產品的滯銷,探究其背后市場和社會的原因很有必要。蔬菜價格的穩定、銷售途徑的暢通,不僅對高原夏菜產業的穩定持久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保證農戶基本的經濟收益、維護其正常的生活水平,對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有積極作用。

二、高原夏菜發展現狀

榆中縣地處蘭州東郊,黃土高原腹地,由于獨特的氣候環境,孕育了富硒冷涼型綠色蔬菜,冠名為高原夏菜。每年為國內市場提供著紫菜花、寶塔花、白菜花等20多個品種的優質蔬菜。高原夏菜的上市彌補了南方及沿海地區因夏季高溫,蔬菜市場供求空缺的需求,受到當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市場前景非常廣闊。201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6萬畝,總產量86萬噸,實現產值14.2億元,人均蔬菜純收入2540元。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貢獻率達到35%,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帶動包裝、餐飲、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全年新增產值22億元,就地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萬人。

榆中縣借助高原夏菜產業這一當地發展勢頭較好的優勢產業,不斷推進其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年在種植規模、銷售范圍和數量上都有所增長,但是總會出現收購價格低,蔬菜滯銷的現象。通過研究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農戶家庭收入結構單一,以農業收入為主,遇到荒年收成不好或是菜價下跌銷售不暢,就會對其家庭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產生影響。貧困存在脆弱性,即使是日常的農產品種植帶來的收益也是有限的,種植機械化程度低,以家庭手動勞作為主。農戶會根據蔬菜銷售的市場行情來決定下一季度作物的種植,對市場的把握有滯后性,不利自身發展。

二是雖然當地政府對高原夏菜的滯銷會采取一定的解決措施,發布促銷信息,還通過設立專銷區、協調超市、合作社等方式助農銷售。但是實際上對農戶的作用并不大,蔬菜的銷售問題依舊擺在了眾人面前,市場的調節作用讓農戶的利益受到了阻礙。

三是銷售渠道的一個問題,在調研中發現農戶認為引起蔬菜滯銷的原因中交通影響最大,氣象次之,可見自然因素對農業的發展并不起著絕對的作用。蔬菜營銷很多時候依仗批發商和其他一些中介,而這些環節無形中增加了蔬菜的銷售成本,物流的費用在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是可觀的。所以農戶在蔬菜銷售方面處于弱勢,極低的收購價格讓他們的收益往往入不敷出。

三、影響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對菜價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我國地理和自然環境都比較復雜,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對蔬菜的生產和銷售都起著一定的影響力度。例如南方暴雨等天氣導致蔬菜的生產和上市推遲,出現的直接后果就是和榆中高原夏菜的市場的供給沖突,那么蔬菜價格的下降以及滯銷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

(二)市場: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市場供求關系的問題也會影響菜價的起伏,菜價大小年的怪圈成了常態。此外,市場中的信息不暢的情況也會影響到蔬菜的生產和銷售。

(三)交通:此前提到過運輸環節因素的影響,流通成本對于菜價來說是直接影響因素,我國蔬菜流通和運輸環節中各類費用很多,蔬菜在公路運輸過程中的各種費用,蔬菜進入批發市場的進門費或者管理費,每個蔬菜經營的攤位費,蔬菜進入超市的進店等等 ,所以菜農手里的菜價低,受到很多中間商的惡意炒作和壓榨,他們以運輸成本太高壓低菜農手中的菜價,以自己獲取高利,流通環節費用過高則是目前許多專家認為造成“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真正原因。

(四)政策:蔬菜價格的漲落,直接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波動。因此,包括糧油、蔬菜在內的食品價格,歷來是政府重點監控對象。目前,政府依托國有中儲糧系統,通過高賣低買的方式,對大米、小麥等基本糧食的價格實現了控制。但是在蔬菜市場,政府更多地表現出“無為而治”,蔬菜價格往往隨行而市,市場調控在這里發揮著主導作用 。政府的一些舉措開展起來,但力度以及對農戶的影響還有待加強,在問題出現的情況下政府的調控作用可見一斑。

四、未來發展研究

高原夏菜的發展是可以蒸蒸日上的,未來的空間及前景尤其可觀,對農戶自身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有重要意義。在發展過程中,蔬菜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的特性,使得營銷渠道的暢通與否成為菜農最為關心的問題,而如何建立良好的蔬菜營銷模式是蘭州高原夏菜產業發展的前提、是農民增收的關鍵。

例如加大科技含量,增加保護地生產;指導蔬菜種植、加大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完善產銷體系和信息網絡等等。蔬菜的銷售問題主要是信息不對稱,供求信息不對稱,種植的蔬菜不適應市場的需求,因而要加強市場信息平臺和信息服務站之間的聯系。此外,依托政府,實體店與網店相結合也是不錯的途徑。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讓網絡購物深入千家萬戶,網絡銷售可以成為解決高原夏菜出“淘”的有效渠道,并且對其今后的發展有著深切的意義。網絡平臺的建構、購物軟件的普及可以是有益的嘗試,生鮮食品電商化,使得實體和網店的結合有進一步體現。

參考文獻:

來源:農民日報,2016年.

殷淑娥.榆中縣高原夏菜網絡營銷模式研究[J].新營銷,2015(2):34-35.

來源:蘭州日報,2016年.

劉星原,蔬菜價格:影響力度、性質、原因及目標模式[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1(5):1-10.

羅蔚.走出“菜賤傷農、菜貴傷民”怪圈[J].公民導刊,2011(6).

周政華.菜價寒流中的壽光菜農[J].中國新聞周刊,2011(5).

史永良等.榆中縣高原夏菜產業營銷模式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貴州農業科學,2011(2):179-184.

張存臣.榆中縣高原夏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福建農業,2015(1).

猜你喜歡
榆中縣菜價高原
甘肅榆中縣掏9億元建公園 ,7年沒交付
榆中縣關工委開展“義務理發”志愿服務活動
多種菜價回落
漲,漲,漲!菜價上漲后,雞蛋咋也不“淡定”了
如何看待近期菜價上漲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人大代表問菜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