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穩定視角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的關系

2018-10-19 16:09趙夏輝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金融穩定貨幣政策

趙夏輝

摘要: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金融體系面臨巨大的風險與挑戰,維護金融穩定已經成為維持物價穩定、保持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加強我國金融穩定性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對于傳統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宏觀審慎監管的出現可以彌補貨幣政策的不足。本文通過研究全球性金融危機出現前后,有關中央銀行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的變化,從金融穩定的視角出發,探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制度的關系。

關鍵詞: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監管

一、研究背景

全球金融危機對傳統貨幣經濟學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帶來了新的挑戰,這極大推動了理論界和決策者的深刻反思。2015年6月我國資本市場異常波動以來,關于中央銀行金融市場穩定政策作用的爭論持續存在,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職能及其政策框架和機制的有效性,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

二、研究意義

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金融發展產生了深層次的、復雜的影響。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快捷方便,國際間的資本動更為自由和頻繁。一方面,這激發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降低了世界各國經濟交流的成本,拓寬了世界各國經濟合作的空間,為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提供全新的動力;而另一方面,這也不可避免為各國金融體系中注入了不確定性因素,或者激發了各國金融體系內部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而產生具有傳導性的金融風險。

關于金融層面,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開展對金融穩定視角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的關系研究將為我國經濟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的參考。另外,在當前形勢下,我國“金融穩定”理論體系的構建剛剛起步,許多領域有待探索,尚未形成完善的框架結構。因此,開展基于金融穩定的理論研究,是對我國金融穩定的理論體系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國人民銀行,則對金融穩定做如下闡述:金融穩定指的是一種市場狀態。在此狀態下,金融系統的功能可以有效率的進行工作。當市場處于金融穩定狀態時,宏觀經濟能夠平穩,有效率地運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能夠切合實際,快速有效的達到頒布的目的,金融市場能夠越來越完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支付結算等關鍵功能在金融市場的各個機構中能夠有效進行,并且對外部沖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抵抗力。這里能夠看出,中國的央行更希望金融系統在行使其職能的時候可以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

三、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關系論述

3.1 系統性危機的周期律

全球性金融危機具有歷史周期律。各國通例是,只要有經濟周期必有滯后性金融周期,資產負債表危機具有必然性。在美國,20年金融周期似不可避免。與美國類似,我國也存在20年周期,但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在1996年,體現為企業間三角債和銀行業隱性不良資產; 在 2015-2016 年,體現為股市債市波動、互聯網金融信用違約與銀行業不良資產上行。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滯后于金融創新和金融結構調整具有客觀必然性。從2010年迭次興起的影子銀行、傘形信托、場外配資、互聯網金融,也充分表明我國金融穩定機制落后于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監管當局的信息量、信息處理能力、判斷水平和應對速度既低于市場創新主體。

3.2 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關系變化

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不僅與微觀審慎監管相對應, 更是彌補了貨幣政策目標對金融穩定的不足。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既擁有獨立運作空間同時又彼此關聯的性質意味著,真正的問題不在二者之間的取舍,而在二者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對于中央銀行而言,核心問題不是徘徊于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之間的取舍關系,而是如何在當前的經濟穩定與未來的經濟穩定之間做出決策。這意味著,政策實施必須通過對物價穩定和金融失衡的雙重視角來全面評估經濟狀況。

3.3 金融危機下我國中央銀行的對策

應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央銀行判斷準、出手快。較為成功地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后,適時加快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金融業雙向開放進一步加深,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面對“三期疊加”的新常態,中央銀行實施宏觀審慎管理,適時調整貨幣信貸政策,創新并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貨幣政策總體穩健,與其他宏觀政策密切配合,有效維護宏觀經濟金融的基本穩定和健康發展。隨著近年來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變化,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于流動性環境的變化也導致貨幣市場出現了一定的波動。為此,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包括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大量流動性創新管理工具,優化再貸款體系,開展對金融機構的內部評級,在完善金融機構抵押品工具基礎上開展信貸資產抵押再貸款工作,不斷豐富公開市場操作期限品種,有效彌補了市場流動性數量不足,確保貨幣市場的平穩發展。

結論

全球金融危機之前,雖然很多國家中央銀行也非常重視金融穩定,在發布貨幣政策報告的同時,也發布金融穩定報告,但由于傳統宏觀經濟理論模型并不將金融摩擦作為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因而出現了將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政策分置的策略傾向。很多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前都將防范金融風險的微觀審慎監管職能從中央銀行分離出來。同時,傳統上利率作為唯一的貨幣政策工具就能夠有效實現通脹和產出目標,并不需要開展其他的政策操作。但是,全球危機表明,金融部門的作用遠超過傳統理論的認識,危機巨大沖擊下的宏觀經濟調整是高度非線性的,而零利率下限問題也使得傳統利率工具不再有效并面臨嚴重的問題。因而,全球金融危機后,貨幣政策更加強調與宏觀審慎政策的協調配合,通過非常規政策手段促進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這是貨幣政策調控策略出現的最明顯變化。

參考文獻:

[1]陸磊,楊駿.流動性、一般均衡與金融穩定的“不可能三角”[J].金融研究,2016(01):1-13.

[2]馬勇.基于金融穩定的貨幣政策框架:理論與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3(11):4-15.

[3]王曉,李佳.金融穩定目標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之間的關系:一個文獻綜述[J].國際金融研究,2013(04):22-29.

[4]吳盼文,曹協和,肖毅,李興發,鄢斗,盧孔標,郭凱,丁攀,徐璐,王守貞.我國政府性債務擴張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基于隱性債務視角[J].金融研究,2013(12):57+59-71.

[5]徐忠.中國穩健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與貨幣政策理論的國際前沿[J].金融究,2017(01):1-21

猜你喜歡
金融穩定貨幣政策
兩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比較及啟示
正常的貨幣政策是令人羨慕的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走勢的“量”與“價”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
“豬通脹”下的貨幣政策難題
我國房地產稅改革的功能定位與路徑選擇
信用衍生產品的風險轉移功能綜述
經濟開放度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研究
論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論
我國銀行同業業務發展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