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手風琴伴奏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2018-10-19 16:09房立新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實踐高職院校創新

房立新

摘 要:在高職中的手風琴伴奏教學中,教師要從基本技巧與訓練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將技巧知識運用到伴奏中,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好多樣化的手法,適用于不同類型的伴奏中?;诖吮疚尼槍Ω呗毷诛L琴伴奏教學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手風琴伴奏教學;創新;實踐

手風琴是一種表現力較強的樂器,不僅便于攜帶,同時在音域上也比較廣泛。加之手風琴有著獨奏與伴奏上的優勢,所以也受到了音樂愛好者的關注,并廣泛的運用到了表演中。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的手風琴在發展中要落后于鋼琴,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職手風琴教學創新性不足等。本文從教學層面入手,針對高職手風琴伴奏教學進行相應的探討。

一、分析作品,手法準確

1.對作品進行全面的分析。在實際中就要從調式調性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此來感受到其中的色彩特點。就樂曲來說,所采用的調式中包含了較多的內容,但是在不同調性的影響下,也會產生出不同的色彩特點。從實際上來說,想要識別好樂曲調式,就要從呈現調式、曲末肯定調式以及樂曲旋律等于方面來進行研究。

2.對歌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來選擇伴奏的手法。通過對歌詞中的內容以及歌曲中的情感等進行分析,可以保證伴奏的質量。在不同的歌曲中就要借助不同的伴奏手法來進行,這樣才能實現內容與形式上的統一。對于音樂作品來說,節奏是骨架,旋律是靈魂。在節奏中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只有準確選擇好伴奏的音形,才能保證歌曲內容與音樂形象的生動性。因此,在進行手風琴伴奏的過程中,就要選擇好伴奏的音型。一般來說,簡單的歌曲就可以采取單一的伴奏音型,但是由于一些歌曲在內容上發生了變化,所以就要確保其伴奏音型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也要避免出現變化過于頻繁等現象,以此來提高伴奏的統一性。

二、培養提高學生的伴奏能力

1.培養學生慢練習習慣

想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掌握好不同的伴奏技巧與方法,提高學生的伴奏能力,教師就要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在教學中也要培養好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在發揮出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伴奏知識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很容易出現急于上手練習的現象,這樣也就很容易忽視對作者與風格等方面的研究。在對樂譜中的標記或是術語進行揣摩時,也只是單純借助自身的感覺來進行彈奏,這樣也就使得學生出現了偏離主題的現象,不僅難以理解好作品中的豐富,同時也難以理解好作者的創作意圖與情感等方面??梢哉f對作品進行伴奏就需要學生對樂譜進行研究,明確作品的風格與調性等,同時還要對復雜的指法等進行標記。通過強調慢速度上的練習,也可以為學生的快速準確伴奏奠定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在進行慢速度練習中也可以思考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發現與解決問題等,以此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過度要求急于求成,很容易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

2.多樣化的訓練類型

(1)可以將樂曲分為不同的段落,以此來進行分類練習。在伴奏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好前奏、間奏以及結束的特點與功能等,這樣才能把握好歌曲中的特點。如在前奏中就是歌曲為了預示主題內容,保持調性穩定的基礎。間奏則是為歌曲的一些情緒上的補充,同時也是后面歌曲中的準備情緒的基礎。

(2)對有一定難度的段落進行練習。在訓練中學生就要避免采取單一的從頭至尾的訓練方法,主要是因為在這種訓練中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出疲勞等問題,這樣也就難以實現注意力上的高度集中。雖然可以對存在難度的環節進行訓練,也可以掌握好樂曲,但是卻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分段練習,通過將存在難度的環節提煉出來,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練習效果。

(3)保證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在開展手風琴伴奏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伴奏進行編配,同時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來進行練習。且在練習中還要注重彼此之間的合作,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作品,提高節奏上的統一性與協調性。

三、注重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1.演奏的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根據教師的技術要求,在不斷實踐中掌握演奏的技能,逐步鞏固基本的演奏技能,用技能表現音樂的內容,所以,手風琴演奏的技能技巧的訓練和掌握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實踐和應用的過程,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完成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教師才能夠發現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調整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方法,使學生的演奏技能不斷得以鞏固和進步。另外,演奏的實踐也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藝術創造力,培養演奏心理的重要渠道,也是反應教學效果,體現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手風琴基礎的教學是以集體授課為主,個別指導為輔。授課內容包括基本技能的傳授和指導技能練習兩大方面。集體課講授的是共性的知識,教師要對教學的曲目認真地進行示范演奏,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提高想象力和判斷力,有助于學生提高審美的能力。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對曲目進行曲式、節奏、和聲、技巧等方面的分析,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理性的認識,鞏固理論課程與技能課程之間的知識滲透,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重視本專業相關課程的知識整合,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重實踐,厚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2.藝術實踐的多樣化

在課堂上,利用集體課的優勢,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分小組的演奏、個別同學的演奏、分聲部的演奏、集體的合奏等,讓基礎好的同學帶動基礎稍差的同學在集體的練習中克服演奏時膽怯的心理,在集體演奏的同時,找到演奏的自信,樹立學習的信心,逐步縮短演奏水平的差距,這是促進教學發展的關鍵。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豐富了課堂教學,教師的現場點評指導,不僅指導了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技能,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全體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力和判斷能力。在教學的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判要客觀、公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又讓學生適當的受挫和激勵,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把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作為教學改革的風向標,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造,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為核心開展教學,以促進其創新品質的形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手風琴伴奏其實是一件相對較為復雜的內容,尤其是對于演奏者來說,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與樂理知識,提高手指的準確性和獨立性,增強風箱的應用能力、控制力,同時讓學生把樂理知識、視唱練耳知識、和聲學知識、音樂欣賞知識和手風琴的知識結合且靈活運用,進一步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及實際演奏能力。通過教學,學生掌握手風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思維,激發其熱愛音樂藝術工作,能夠正確地演奏手風琴獨奏曲和參加舞臺實踐,為適應社會藝術工作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泳淇.高職手風琴伴奏技巧的教學探討[J].戲劇之家,2015(13).

[2]趙健旭.談手風琴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8).

[3]蘇婭塔娜.淺談高職手風琴教學與創新精神[J].北方音樂,2015(01).

猜你喜歡
實踐高職院校創新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