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工民建中的地質勘查操作要點

2018-10-19 16:09鄭喜洋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工民建巖土勘探

鄭喜洋

摘 要:在開展建筑施工活動之前,工程建設方需要根據工民建工程施工環境的特點,來完善并細化建筑施工方案。在工程前前期勘測活動中。施工者需要根據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來完成地質法規年的勘察任務,借助地質勘查活動獲取的地質數據對于地基施工、鉆探施工存有影響,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可以精準地將地質環境中的問題找出,并有效處理。提升工民建施工活動的合理性,本文根據建設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經驗,分析勘察工作要點。

關鍵詞:工民建;地質勘查;操作要點;工程活動

在落實工民建工程施工活動時,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地質情況來確定基本施工方案,預先的工程勘探活動可以幫助施工團隊及時發現工程所在區域的隱患問題,進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這種問題,在前期勘探環節中,需要根據應用勘察工具與可靠的勘察設備,來對地質環境進行考察,在這一個工程測量階段,測量人員還可以將工民建區域中存在的工程不穩定問題找出,提前為工程做好法防護工作,先對工程勘察活動中的技術操作要點加以總結。

1 工民建工程勘察工作概述

工民建工程是當前的大型施工項目中的重要構成部分 ,基本囊括了建筑行業的主要施工項目,現代的民用住宅型建筑的樓層比較多,實際高度也比普通建筑更高,而工業化廠房建筑的實際建設規模也被擴大,整體施工周期被延長,施工難度也因受到的影響因素增加而得以提升。各個環節的工民建施工任務都需被全面重視,施工方要在工程初期準備環節中做好相應的勘探工作,可以將網絡技術、遙感技術以及衛星技術等多種技術綜合使用,提升勘探工作的精準化水平。在落實前期工程勘探工作時,施工者主要需要針對巖土環境展開調查,具體需要對以下內容進行充分了解:

首先需要對巖土的斷裂面、巖塊分布以及基本單元進行了解,同時還需找出巖土系統中的軟弱層。在施工期間,施工者接觸到地質環境一般比較復雜,土壤類型也相對隨意化,巖體結構與特性,掌握巖土環境的特點之后,施工設計者可以進一步確定工程系統,選用合適的施工材料,巖體結構會給工程帶來多個層面的影響,施工方案設置也需圍繞客觀的巖土環境展開。

在工程勘探環節中,量化處理是核心勘探任務,主要通過計算機技術來實現,現代勘探設備可以借由定量處理來確定巖體的結構特征,及時巖體具有的結構面相對比較復雜,也可被清晰地認識,進而將其有效應用到施工實踐活動之中,在現代勘探技術手段的影響下,勘探人員還能夠將巖體結構面存在的變動規律有效發現,確定施工重點。在地質環境的影響下,不同的地質區域具有的實際附加載荷也是存在差異性的,相對地,地質條件的實際適應性也有所不同,地質環境的天然應力場受到的影響也存在差異,通過載荷變動情況,可以得出科學的評鑒結論。

2 勘察方法

2.1 井硐探勘探工作

對于一些山地、沼澤地地區等一些復雜地基工程項目,井硐探由于其具有直觀的優點因而廣泛的應用于地質勘查工作時,根據具體統計,當前建設的工程項目中,井硐探占據了其中的大約20%左右。對于這些采用井硐探施工項目中,都在現場進行了大量的試驗與原位測試,以及相對于巖體類型的簡單測試,并綜合其他手段進行了佐證。但是,對于井硐探的效益以及施工的盲目性是制約井硐探應用的迫切問題。井硐探的工作量由于離散型很大,這在一方面是由于地質因素的影響作用,而另一方面,也與井硐探的不合理布局以及規律性的把握不確定有關系。

2.2 鉆探工作

常規的鉆探手段都是直接對巖心進行觀察,并輔助以孔內水文、施工經驗來進行取樣作為資料的收集手段。這樣受取心工具以及鉆進方法的影響較大。對于巖石層的斷層帶、軟弱夾層等地質較為復雜的地段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孔內成像、電視技術彌補了這一缺點,有效的提高了鉆孔成像的質量要求。同時,對巖體特征進行過了量化處理,例如井溫、電阻率、動彈模,穿透波衰減等,使的鉆孔技術提高到三維空間勘查階段。

2.3 測繪施工分析

對于每一項工民建項目,在進行設計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實地的工程地質測繪來確定工程地面的地質情況,并作為勘探論證的有效依據。以往的實際測繪手段,大都圍繞著工程的地質內容進行逐點的分析,例如對于礦物成分、形狀,巖石類別、巖脈,變質類型等,這些內容往往在一張圖紙上重復出現。對于一些較難分辨的巖石,更需借助偏光顯微鏡等設備來追索其接線。這樣缺乏對工程要求的實際把握,所得到的原始資料也體現不出科學性要求。而基于大比例尺航測攝影、遙感成像以及光學電子處理設備等,通過其高速度、整體把握的優點而解決地質圖像的處理難題,充分體現出了其優越性。同時,對于巖石層軟弱層帶的研究深度與精度都有了質的提高,不僅能夠關注到地面形貌的特點,同時能夠從空間分布規律來進行定量化處理。

3 當前可用勘察技術

在巖土勘探活動之中,勘探團隊主要需要使用物探技術來對地質環境進行了解與研究,在傳統勘探手段的基礎上,可以對各類先進的觀測設備加以使用,在獲取勘探數據之后,給施工活動更多技術性指導,當前主要可用的物探技術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

3.1 電法勘探技術

電法勘探在很多巖土勘探活動中均會發揮作用,具體可用的勘探方法包括電磁感應、自然電場等,在最近的巖土勘探活動之中,已經有勘探人員將地震勘探技術與電法勘探技術加以融合,對地質環境展開更為深入且透徹地測量,借由二維技術手段來將勘探成果展示出來,為工民建活動提供信息化支持。

3.2 電磁勘探技術

電磁勘探包括基于天然場源以及人工場源的地刺測探法。隨著近些年的技術不斷發展與不斷成熟,獲得了較為廣發的應用。例如多場源、多維空間電阻率成像燈,在工民建工程中對于推測深埋長隧道的圍巖介質的結構特征、破碎帶以及隱伏斷層等方面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3.3 地震勘探技術

作為地質勘查領域發展較快的技術手段,地質勘查是通過人工技術手段來激發震源的一種勘探手段,并采用先進的水平地震剖面發、長距離超前預報法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對由于反射波地震勘探而造成的隧道超前預報的困難。同時,采用地震CT成像技術,利用邊坡、探孔等進行平面或立體的成像,是工民建中的地質勘查朝著定量化發展不斷邁進。

4 結束語

巖土環境給工民建施工活動帶來的影響具有持續化的特點,如果沒有將前期的工程勘探工作做好,對于施工區域的巖土環境了解不足,施工方案會因很多漏洞問題而不能給實際的工民建施工活動給予指導,因此本文圍繞工民建項目,對勘察方面的測量任務進行了探討,勘探團隊可運用各種高新科技手段來對工民建活動區域進行全方位的工程給測量,將最真實可靠的信息有效把握并提供給工程設計方,減少工民建施工隱患,提升其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王培杰.淺談工民建中的地質勘查.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

[2]馬學偉.淺析工民建高層建筑的地質勘察技術. 地球2014(11).

[3]黨瑋,于威.淺談工民建項目中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8).

猜你喜歡
工民建巖土勘探
油氣勘探開發三年滾動計劃編制的思考
工民建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簡述
勘探石油
工民建防滲漏的施工技術探討
BIM技術在輔助工民建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春曉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歷史
工民建施工中節能技術的應用
復雜巖土工程技術管理實踐與思考
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發布
《巖土力學》2014年第9 期被EI 收錄論文(40 篇,收錄率100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