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2018-10-19 16:09封筱雷田田孔譽婷王旭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垃圾分類環保意識法律法規

封筱 雷田田 孔譽婷 王旭

摘 要: 近十幾年來,我國對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垃圾能否進行有效分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本文以南京市相關垃圾分類政策的了解度和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知為基礎,通過文獻閱讀和實證調查,從不同環境、年齡階層、經濟教育水平等城市居民及環衛工人等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和行為進行對比分析,探究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度,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方案,促進城市居民垃圾分類具體措施的實施,營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環境,以形成環境友好型城市體系。

關鍵詞: 垃圾分類;法律法規;環保意識;教育;設施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havior---Take Nanjing for example.

FENG Xiao, LEI Tiantian, KONG Yuting, WANG Xu

Abstract: In the past ten years, China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household waste. Whether garbage can be classified effectively depends largely on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This paper take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policy related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ogni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in Nanjing, through reading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rom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age,level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and sanitation workers for garbage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havior.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policy system, we propos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residents,and form a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itys system.

Key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隨著中國城市經濟的日益發展,城市化進程也明顯加速,導致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不斷增長,垃圾問題日益突出。生活垃圾是在混合垃圾最大的浪費部分組成的研究[1], 生活垃圾分類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基礎和前提,而國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研究較晚。南京市作為我國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2],不停探究促進城市居民主動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這也是我們選擇以南京市為例的緣由。垃圾圍城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3],以往由于沒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垃圾分類回收利用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這些經驗教訓使得從源頭對生活垃圾分類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4]。垃圾分類是環境友好型的處理方法,進行垃圾分類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居民作為垃圾分類的行為主體[5],既是生活垃圾的產生源,也是垃圾分類的主要執行力,垃圾分類方案實施效果的關鍵在于居民是否進行垃圾分類行為。因此,對于居民是否會真正進行垃圾分類行為的研究顯得尤其重要。

研究表明,垃圾源頭分類作為生活垃圾系統管理工程的首要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后續垃圾處理的減量化和資源化[6],源頭分類行為與年齡、垃圾分類知識和意識具有線性回歸關系,應加大對垃圾源頭分類的宣傳和教育[7],通過經濟因素來引導居民實施垃圾源頭分類[8]等。關于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因素,國內外學者已經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但由于國外的垃圾分類相關政策制度比較完善以及實施現狀較好,對于國內垃圾分類問題現狀以及相關政策制度,不能完全地照搬外國模式。相較國外的研究,雖然國內許多學者從城市居民心理角度,社會資本等方面結合理論和實際對垃圾分類行為進行研究和探討,但是仍然沒有系統的去整理出多方面,全方位的城市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因素,沒有得出具體、綜合性的研究結果,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的現狀仍然沒有發生改變,垃圾分類的源頭和處理過程也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

1國內外垃圾分類現狀對比

1.1國外現狀分析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像美國、日本及瑞士、德國等歐洲國家,早已進行垃圾分類管理,作為垃圾回收和再生循環利用中的重要環節,垃圾源頭分類越來越被各個國家所重視。這些國家通過多年的經驗和積累,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他們注重從政府、社會、經濟(市場)、環境等影響因素著手,制定并出臺了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例如:德國立法處理垃圾的措施居于世界最前沿水平,早在 1996 年 7 月就頒布了《固體廢物循環經濟法》,成為其固體垃圾管理的引導性文件[9];日本特別強調立法,出臺了《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容器和包裝循環利用法》、《食品垃圾循環利用法》、等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10]。另外,加強政府管理和宣傳教育,促使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國外完備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高效地運用經濟和市場手段,并基于本國環境資源現狀,因地制宜進行合理分類,使得垃圾源頭分類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值得我國汲取經驗。

1.2國內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環境保護逐漸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雖然近年來我國對于垃圾分類問題愈加重視,但由于缺少垃圾分類單獨立法且相關法律制度缺乏強制實施性及可操作度,城市垃圾分類基礎設施不完備,導致生活垃圾從源頭、中轉再到集中處理并沒有做到分類回收、分類處理,因此生活垃圾一直是困擾居民的一大難題。南京市一直在積極探索促進居民主動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措施,但以往由于沒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及先進的技術水平,垃圾分類回收利用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

2垃圾分類影響因素分析

2.1政府相關政策不完善且實施力度不強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閱分析及政府相關政策的了解,南京市政府關于垃圾分類的管理政策僅僅停留在一些理論性的規定與條例,而相關部門并沒有強制進行居民垃圾分類的措施。

我們在南京市內走訪了幾個大型商場、農貿市場,發現相較于國外垃圾分類比較完善的國家,例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我國缺乏明確的獎懲制度來對公民的行為進行約束。同時,我國也沒有出臺關于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相關細則,直接導致很多想要對垃圾進行分類的公民無從下手。

2.2公民環保意識淡薄,垃圾分類認識不足

由于環保教育的局限性及相關部門關于垃圾分類宣傳力度不足,導致公民普遍沒有強烈的環保意識,且對于垃圾分類的概念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水平。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如圖1所示,不同學歷的人對于環保知識的了解程度相差不大,不管學歷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及以上學歷,大部分人對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都是模糊。這也表明,中國的教育中缺乏關于環保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此外,我國公民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的獲取途徑單一、簡單。如圖2所示,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62.19%的人是通過網絡媒體的方式獲取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的。但是,眾所周知,我們在瀏覽網絡是大部分人只是一掃而過,并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垃圾分類知識體系。由此得出,我們國家在環保及垃圾分類方面的宣傳做得不夠到位。

2.3垃圾分類設施及處理方式落后,后續工作不完善

各地區垃圾分類措施不統一且相對落后,目前南京市的垃圾桶僅分為兩種,即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還有部分地區僅設置單筒垃圾桶。而根據采訪環衛工人及實地走訪垃圾處理中心及環衛局發現,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在收集是并沒有分開,而是又全部收集帶了一起,現在南京地區垃圾處理的方式是:統一收集——集中壓縮——特定地區焚燒、填埋,而這種落后的垃圾處理方式嚴重阻礙了垃圾分類的有效實施。

2.4職能部門規劃不力,單方面發力效率低

在我國其他地區,例如浙江省的嘉興市出臺了《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并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單位及個人要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到相應的回收容器或將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交給專門的回收經營者。未進行分類投放垃圾的,將由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金,對單位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金。此外還要根據《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將行政處罰信息作為不良信息,記入相應有關個人、單位的信用檔案。

經過調查及訪問當地居民,政府出臺并實施相關強制管理條例后,分類設施也逐步完善,但是目前由于各方面力量協調不足,包括國家政策、政府宣傳、國民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設施及垃圾處理方式等等方面。僅從單方面發力使得居民垃圾分類現狀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改變,且沒有其他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工作效率不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此外,南京市的垃圾桶分布情況的合理性也不容樂觀,如圖3所示,有62.69%的人認為南京市的垃圾桶分布不太合理。因此,職能部門規矩不力也是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

3可行性建議及方案

3.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詳細垃圾分類細則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是解決我國垃圾處理問題的前提,我國需要制定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制度和實施專門的法律,如關于垃圾分類的法律、垃圾回收和處理的法律以及一些居民垃圾處理的獎懲制度,用法律來約束行為以規范居民和企業的垃圾處理行為。

同時,我國也應當完善和細化垃圾分類的細則,盡量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各類的垃圾都囊括進去,包括垃圾的分類及處理。有一個規范的標準,企業單位和居民才能夠按照標準去完成工作。

3.2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加大社會環保宣傳力度

人的行為是垃圾問題的源頭,通過加強人的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讓居民自發進行垃圾分類,減少產生垃圾,從源頭上減輕垃圾處理問題。

一方面從教育出發,我國可以學習日本[11]等國家的做法,從幼兒園時期開始一直到高校[12]對孩子進行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的教育,將其列為一門必修課程,附加相應的學分,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并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加大社會環保的宣傳力度,定期向居民宣傳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及政策,使其掌握垃圾分類的正確知識,不斷提高居民的環保及垃圾分類意識。還可以在公共區域、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張貼相關環保及垃圾分類知識,為居民發放垃圾分類細則的手冊。

3.3合理布置垃圾設施,改進垃圾終端回收及處理體系

垃圾設施的合理分布可以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負擔,此外,可設置多類別的垃圾桶,不僅限于是否可回收,進一步減輕垃圾處理的困難。在垃圾的統一收集和處理過程中應嚴格規范進行分類,在處理過程中可以引進或者開發新的技術進行垃圾處理,落后原始的垃圾處理方法對環境的危害巨大,應盡快尋找新的經濟有效的方法替代。

3.4各個方面協調統一,合理改進垃圾處理現狀

無論是政策、宣傳、教育還是垃圾處理方式,單方面的發力作用效果不佳,效率低下。民眾對從前端垃圾的產生和分類,到末端垃圾處理概念上的普及和觀念上的調整,以及政府對于垃圾處理知識的宣傳教育,同時政府保證相應法律法規的完善和監察,如此集各方之合力,才是目前中國環境及垃圾問題的解決之道。

猜你喜歡
垃圾分類環保意識法律法規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文件提要
小學校本課程《垃圾分類》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淺析我國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日本城市垃圾分類的做法
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
汽車技術的發展及其社會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