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采用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8-10-20 10:48馬春鳴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沖擊療法尼龍腦炎

馬春鳴

【摘 要】目的:觀察比較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對照組采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以及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時間,并記錄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較對照組的比較,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之間比較,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采用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進行治療,取得的臨床療效比較顯著,患兒的臨床重癥和體征可以得到較快的改善,安全性較高,值得進行臨床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甲潑尼龍;沖擊療法;地塞米松;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085-01

病毒性腦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多發生于小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腦實質炎癥,多數患兒主要表現為輕癥,比如高熱、頻繁或持續性抽搐等。然后治療不及時,可以導致重癥的發生,患兒出現意識障礙、中樞性呼吸衰竭、顱內高壓以及形成腦疝等,甚至可以導致患兒死亡。因此,對病毒性腦炎患兒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減少后遺癥的發生,改善患兒的預后。我院對48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采取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進行了治療,并與采用地塞米松治療的患兒進行了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所有患兒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有關病毒性腦炎的診斷標準[1]。所有患兒均符合以下條件中的2項:(1)高熱且持續不退;(2)頻繁的抽搐或存在驚厥持續狀態;(3)患兒有煩躁、昏迷等意識障礙;(4)患兒有肢體癱瘓以及精神行為異常等大腦皮質受損的臨床表現;(5)患兒有皮質下或腦干顱神經損害的臨床表現;(6)嚴重或持續性的顱內壓增高或形成腦疝。排除結核性腦膜炎以及化膿性腦膜炎的患兒。其中,治療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6.8±1.5)歲。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9±1.8)歲。兩組患兒的一般情況之間經過分析比較后,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采用常規的退熱、抗病毒、降低顱內壓、解痙以及營養神經細胞等方法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靜脈滴主地塞米松進行治療,0.5 mg/(kg·d)。治療組靜脈滴注甲潑尼龍進行治療,20 mg/(kg·d)兩組患兒均連續靜脈滴注3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以及高熱、驚厥、意識障礙以及肢體癱瘓等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時間,并記錄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 ①治愈:患兒的意識清楚,各種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②好轉:患兒的意識清楚,遺留有輕度的智能以及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能夠自理;③無效:患兒處于植物人狀態,甚至死亡。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分析處理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t檢驗,當P<0.05,則可以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如表1所示,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較對照組的比較,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癥狀和體征恢復時間比較 如表2所示,治療組高熱、驚厥、意識障礙以及肢體癱瘓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如表3所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之間比較,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病毒性腦炎主要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經細胞所引起的,導致患兒的神經組織發生脫髓鞘病變,血管周圍發生損傷,影響腦組織的正常供血。常見的引起病毒性腦炎的病毒主要有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起病急、病情進展快、患兒的病情嚴重,如果治療不及時,可以出現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導致患兒死亡。甲潑尼龍是臨床上治療免疫性以及神經疾病常用的藥物,可以有效的保護腦功能,縮短療程,改善患者的預后。甲潑尼龍的C6位甲基化可以明顯的提高藥物的親脂性,使得藥物可以迅速到達作用部位,藥物吸收過程中不需要肝臟的轉化,減少了與血漿蛋白的結合,使得藥物在血漿中的游離成分明顯的提高,有效藥物濃度以及生物學活性也明顯的提高,治療效果十分顯著[3]。由于甲潑尼龍與受體的親和力更高,因此,治療效果明顯的優于地塞米松。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的明顯縮短(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之間比較,不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綜上所述,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采用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進行治療,取得的臨床療效比較顯著,患兒的臨床重癥和體征可以得到較快的改善,安全性較高,值得進行臨床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59-766.

[2] 吳俊.甲潑尼龍早期短程沖擊療法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4):55-57.

[3] 張莉婭.甲潑尼龍與地塞米松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臨床療效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5):3449-3450.

猜你喜歡
沖擊療法尼龍腦炎
激素沖擊療法在兒科腎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尼龍6的改性研究進展
尼龍
關于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用于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治療中的效果以及護理體會
腦炎早期診斷的腦電圖與磁共振成像比較
電子及汽車用的高熱穩定尼龍
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復發效果初步觀察與評估
一起豬乙型腦炎病的診斷與防治
家豬鏈球菌病和乙型腦炎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