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2018-10-20 10:48張亞玲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阿奇霉素抗菌

張亞玲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住院的急性腸炎患者30例,入住時間為2016年2月-2017年2月。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5例: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使用相同的止吐、補液、糾正電解質失衡等常規治療,3d為一療程,其中觀察組增加靜脈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對照組增加靜脈注射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療中記錄患者的血、尿、糞常規,并細心觀察患者的大便性狀和次數。結果: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8.3%,對照組有效率為78.3%,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組的止瀉與癥狀體征好轉的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結論: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效果突出,是理想的抗生素。

【關鍵詞】急性腸炎;阿奇霉素;抗菌

【中圖分類號】R322.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112-01

急性腸炎是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病癥,主要是因為真菌、細菌和病毒所導致的結腸炎或小腸炎。臨床研究發現,急性腸炎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瀉、惡心等,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則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穿孔、癌癥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阿奇霉素是臨床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抗菌藥物之一,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效果比較理想,而且抗菌譜非常廣。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效果,現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腸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15例患者接受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療,治療組15例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療。所選取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49.2±2.2)歲。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的臨床檢查,所有患者被確診為急性腸炎。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癥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止吐、補液、糾正電解質失衡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藥物選擇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的阿奇霉素注射液,給藥方式為靜脈注射,給藥劑量為阿奇霉素0.5g加生理鹽水250-500mL,給藥頻率是每日一次;對照組選用哈爾濱松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培氟沙星注射液,給藥方式靜脈注射,劑量是培氟沙星0.4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給藥頻率為每日一次。此期間兩組患者均不再采用其它抗生素,除用藥治療外對兩組患者都輔以針對性飲食、生活方式指導。治療時間均為3d。在這3d內,醫務人員定時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大便次數,性質,有無伴隨癥狀,糞便培養結果。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8.3%,對照組有效率為78.3%,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組的止瀉與癥狀體征好轉的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

3 討論

消化系統疾病是臨床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而急性腸炎則是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發病季節主要為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急性腸炎患者都存在進食生冷食物和不潔凈食物的病史,或者誤服磺胺、水楊酸等藥物。急性腸炎主要是因為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導致,疾病主要表現為短時間短期發病,爆發性流行,而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臨床中如果沒能及時有效地治療急性腸炎患者,則可能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如電解質紊亂、脫水等,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則可能導致休克、死亡等?,F階段臨床中在對急性腸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常選擇綜合治療方式,也就是選擇二乙基抗生素微生態制劑補液治療聯合胃黏膜保護劑。理論上在對急性腸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如果患者糞便性狀表現為膿血便或黏液便,而且患者伴發熱,則應選擇抗生素治療。然而對于急性腸炎患者來講,入院前大部分患者都已自行選擇抗生素服用,進而降低實驗室檢查結果的陽性率,影響糞便培養結果。所以在對急性腸炎患者進行治療時,臨床醫生應結合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大便性質、大便次數、近段時間的飲食記錄、藥物史、病史以及臨床體征、癥狀等來對患者進行準確和及時地判斷,進而來為患者制定科學和合理的治療方案,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抗生素。阿奇霉素作為一種臨床較常使用到的抗生素,有如下幾個特點:相比較于喹諾酮類和同類抗生素,阿奇霉素的半衰期更長;藥物生物利用度高,可被機體快速吸收入相關組織中;抗菌譜廣,有資料顯示,阿奇霉素對多種細菌都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如:葡萄球菌、肺炎支原體、革蘭氏陰性菌、衣原體、革蘭氏陽性菌、沙眼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颊咴趹冒⑵婷顾睾?,藥物的有效成分可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在多形核白細胞中,并快速轉移至病灶處,提高病灶處藥物濃度。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通過抑制細菌的蛋白質的合成達到抗菌作用,對常見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孤菌等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最近的研究資料表明阿奇霉素在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上也有良好的效果。阿奇霉素抗菌譜廣,可直達炎癥部位進行作用,并且消退期長,每天僅需用藥1次,其抗菌效果好,半衰期時間較長,能長時間發揮藥效。阿奇霉素主要通過大小便進行代謝,對肝腎功能損害較小,對于急性中度感染患者而言,能發揮更高的作用,在臨床上能夠達到確切、迅速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合理應用阿奇霉素對急性腸炎患者病情的恢復來說起著較重要的作用,且其在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這一方面上也有著較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潔.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4(3),34(3):54-55.

[2] 楊建鋒.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及分析[J].當代醫學,2012(8),18(24):144-145.

[3] 劉薇.阿奇霉素治療急性腸炎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7(1),10(1A):79-80.

猜你喜歡
阿奇霉素抗菌
竹纖維織物抗菌研究進展
紡織品靠什么獲得抗菌性能?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左氧氟沙星與頭孢呋辛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比較
分析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分析及療程
黃連和大黃聯合頭孢他啶體內外抗菌作用
一株抗菌蛋白產生菌的篩選鑒定及其純化
白藜蘆醇抗菌作用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