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肱骨中下段骨折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

2018-10-20 10:48商成明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非手術手術

商成明

【摘 要】目的:探討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根據我院接收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39例開展分析研究,將患者分成了兩組,對照組69例使用手術治療,研究組70例使用非手術治療,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情況開展分析研究。 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對照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愈合時間比對照組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肘關節評分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臨床中接受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和手術治療比較接近,安全性比較高,可以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肱骨骨折;手術;非手術;愈合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46-01

肱骨中下段骨折在骨科中比較多見,該類骨折是因為高能量損傷,一般都會有移位情況存在,大約有四分之一的肱骨骨折患者屬于該類骨折[1]。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是受到了高能量的創傷,臨床中發生率比較高,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的骨折,不同方向骨折和移位,如果不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患者的肢體功能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非手術治療和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是治療該類骨折的主要方式,肱骨附近的解剖位置復雜,神經和血管多,手術的風險性比較大,橈神經損傷是這類手術比較高發的并發癥,出現后,造成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響,甚至還會讓患者殘疾?,F在臨床中治療該類骨折的方式主要是手術和非手術兩類,手術方式是使用閉式復位帶鎖髓內釘固定,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MIPO固定技術及外固定架固定技術,使用比較多的就是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內固定能夠避免畸形愈合,患者早期可以接受鍛煉。但是因為肱骨骨折中下段這個位置特殊,內固定物選擇不當以及操作不當均會導致骨不連和畸形愈合,對治療效果有比較大的影響[2-3]。此次我院就70例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探討手術和非手術的治療效果,有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139例患者,均是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有82例是男性患者,57例是女性患者,最小是17歲,最大是73歲,平均(41.5±6.7)歲,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是69例和70例,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不會影響研究結果。

1.2 方法 對照組用手術方法治療,在臂叢神經麻醉下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后側入路及前側入路。研究組用非手術方法治療,患者臂叢神經麻醉后用手法復位,使患者的骨折畸形最大程度的恢復,在達到解剖復位后進行外固定,外固定方式可采用外展架、小夾板或U形石膏托等,根據患肢舒適程度在固定后給予適當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并對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骨折愈合率:骨不連、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時間;橈神經損傷;肘關節Mayo評分:評定項目包括疼痛、運動功能、穩定性、日?;顒?,分數分別為45、20、10、25分,最高分為100分,肘關節功能隨著評分越高而越好[5]。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據整理后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統計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x±s)的形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率(%)的形式,行檢驗,以P<0.05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對照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愈合時間比對照組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肘關節評分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

3 討論

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是受到了高能量的創傷,臨床中發生率比較高,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的骨折,不同方向骨折和移位,如果不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患者的肢體功能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非手術治療和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固定是治療該類骨折的主要方式,肱骨附近的解剖位置復雜,神經和血管多,手術的風險性比較大,橈神經損傷是這類手術比較高發的并發癥,出現后,造成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響,甚至還會讓患者殘疾。

肱骨位置是上肢,也是上肢長度和粗度最大的管狀骨,也是密質骨和松質骨交接部位,很容易發生骨折時間,附近還有橈神經,貼骨繞行延伸到前外不,大約有6.5厘米長。鋼板內固定手術對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療使用比較多,術后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就是骨延遲愈合以及不愈合,橈神經不移動,則容易受到損傷,而且取出鋼板的時候,組織粘連,有醫源性橈神經損傷的風險。

人體對肱骨形態的代償能力較高。上臂肢體的長度恢復要求不高,即便出現了20度以內的前后方畸形對患者的生活也不會有十分大的影響。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對照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愈合時間比對照組少,橈神經損傷發生率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研究組患者的肘關節評分比對照組低,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該結果和唐建國[2]的研究結果相符合。

總而言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期治療使用非手術治療的效果比較好,患者的功能恢復較好,骨折愈合時間比較短,不容易出現橈骨神經損傷情況,安全性比較高,治療的費用也比較低?;颊吣褪芰^大的話可以作為當前階段的推廣治療方式,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周忠華,劉俊,趙銀必.肱骨遠端解剖鋼板治療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4,20(33):50-51.

[2] 唐建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3,34(6):76-77.

[3] 高全勝.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8):25-26.

猜你喜歡
非手術手術
改良Beger手術的臨床應用
手術之后
外傷性脾破裂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非手術脊柱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分析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圍手術處理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非手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臨床效果的Meta分析
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比較
淺談新型手術敷料包與手術感染的控制
中西醫干預治療腹膜透析置管手術圍手術期106例
手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