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對比效果觀察

2018-10-20 10:48張長波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開腹手術結腸癌

張長波

【摘 要】目的:對比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病歷資料,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兩組,一組采用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為研究組,一組采用開腹手術,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84.6±21.3)min,手術出血量為(56.7±18.4)ml,住院時間為(6.1±1.5)d,排氣恢復時間為(23.3±6.7)h,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2.77%,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9.79%,研究組復發和轉移率為10.64%,與對照組的42.55%,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療效明顯,對患者損傷小,并發癥少、復發率和轉移率都相對更少,其療效優于開腹手術。

【關鍵詞】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開腹手術;結腸癌

【中圖分類號】 R574.6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6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病歷資料,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患者。研究組中有男性27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54~82歲,平均年齡(62.3±1.5)歲,中期21例,晚期26例;對照組中有男性29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62.4±1.5)歲,中期19例,晚期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提出的結腸癌診斷和分期標準[4],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取上腹正中切口,逐層切開進腹,探查腹腔情況, 使用濕鹽水紗布保護小腸,充分游離結腸肝曲,提起橫結腸,切開胃結腸韌帶,游離橫結腸,離斷結扎中結腸動、靜脈右支,切斷胃結腸韌帶。切開升結腸外側腹膜,游離升結腸,注意不要對十二指腸及右側輸尿管造成損傷,離斷結扎右結腸動、靜脈。游離回盲部及回腸末端。在橫結腸距離腫塊約15cm處分別夾大直血管鉗及腸鉗各一把,離斷橫結腸,同法離斷末端回腸,切除回腸末端約5cm。行橫結腸回腸末端端側吻合,而后將腫瘤標本送病理科檢驗。

研究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患者取平臥位,全麻滿意后,以臍下2cm戳孔,置入12mmTroca為視孔,建立氣腹,于左側鎖骨中線肋弓下8cm處建立直徑為12mm主操作孔,在右側鎖骨中線肋弓下8cm處戳孔,置入5mmTroca,探查腹腔,顯露腸系膜根部及腸系膜上血管主干投影。沿腸系膜上血管方向剪開后腹膜,清掃前方淋巴脂肪組織,顯露該靜脈,在十二指腸水平部下方顯露回結腸血管主干,鎖扣夾閉后離斷,由此進入Toldt間隙,超聲刀銳性+鈍性分離,向頭側暴露十二指腸及胰腺頭部,暴露結腸右血管主干夾閉后離斷,向右側游離至右結腸旁溝側腹膜。提起橫結腸系膜,沿結腸中血管左右分支空隙處打開橫結腸系膜,游離系膜至匯入腸系膜上血管根部,夾閉后離斷。由胃結腸韌帶中分向右,沿胃網膜右血管弓外游離至幽門處胃網膜右血管根部夾閉后離斷血管,繼續向右側離斷肝結腸韌帶,向下沿腹膜黃白線離斷右側腹膜,與內側Toldt間隙相通。于右中腹經腹直肌擴大輔助孔成6cm切口,保護切口,經此體外整塊切除橫結腸中段右側至15cm末端回腸及附屬腸系膜血管脂肪淋巴組織,行回腸橫結腸端側吻合關閉結腸殘端。

1.3 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排氣恢復時間。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復發率和轉移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表示計數資料,(x±s)表示計量資料,分別以X2和t值檢驗,P<0.05代表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分析 研究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預后指標分析 研究組患者各項預后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2016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結腸癌在我國各類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位居第三,致死率位居第五,且男性的發病率遠高于女性、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1]。因此,可以認為結腸癌的發病與性別、飲食、環境等因素相關。右側結腸癌在結腸癌中的發病率最高,傳統臨床治療中所采用的開腹手術,手術操作簡單,視野充足,手術時間短[2-3],但與此同時也存在手術創傷大、出血量多、對患者損傷大、預后效果差等不足之處。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僅手術時間較長,其它各項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其并發癥發生率僅為12.77%(6例)、復發和轉移率僅為10.64%(5例),遠低于對照組的統計數據。這一數據結果充分說明了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的優勢所在。

綜上所述: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療效明顯,對患者損傷小,并發癥、復發率和轉移率都相對更少,其療效優于開腹手術。

參考文獻

[1] 李世擁,陳綱,杜峻峰等.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2015,(1):28-30.

[2] 張闖.腹腔鏡輔助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1):51-52.

[3] 黃曉天,馬冰,杜曉輝等.小腸系膜根部入路腹腔鏡輔助下右半結腸癌根治術20例[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7,38(8):735-737,773.

猜你喜歡
開腹手術結腸癌
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囊腫臨床療效觀察
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療效分析
MicroRNA-381的表達下降促進結腸癌的增殖與侵襲
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膽結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療及效果評析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近期療效比較
結腸癌切除術術后護理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結腸癌78例臨床觀察
結腸癌合并腸梗阻41例外科治療分析
帕瑞昔布鈉用于結腸癌術后鎮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