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變化關系的研究
——以重慶市為例

2018-10-21 07:50姚夢婷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重慶400067
新生代 2018年16期
關鍵詞:就業結構協調性第三產業

姚夢婷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重慶 400067

一、引言

對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聯程度的研究一直是勞動經濟學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一般而言,地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發展有助于提高此地區的就業水平,進而促進其經濟增長.在這2005-2015年間,重慶市三大產業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9.5%,16.3%,17.9%.同時,城鎮化率的提升,加大了城市吸納勞動力的壓力.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三次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有所調整,就業結構在勞動力就業選擇的改變中發生轉變,迎合了產業結構的變化.

二、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業結構的變動

重慶成為直轄市以來,產業發展進入成熟階段,從下表2.1可以看出,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由2005年的13.4:45.1:41.5調整為2015年的7.3:45:47.7,第一產業比重大幅度下降后趨于穩定,第二產業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則上升較快且呈加速的趨勢.

(二)就業結構的變動

2005至2015年間,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由46.6:19.4:34變為30.8:27.8:41.4,如表2.1,在2012年以前,第一產業占比較大.2012年以后勞動力在各次產業之間的分配逐漸與其產值結構相對應.

表2.1 重慶市2005-2015年產業結構演變情況

三、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偏離度測算

本文采用結構偏離度對重慶市2005-2015年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進行了協調性分析.利用此公式測算出的結果為正時,表示產業比重大于就業比重,即該部門的相對勞動生產率較高.若為負則反之.結構偏離度為零時,表示產業比重與就業比重相等,此時的勞動力資源實現了最優配置.

由表3.1可知,第一產業11年的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表明其第一產業的產業結構低于就業結構且勞動力供大于求.而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正并逐步下降,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匹配趨于合理.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在2005-2015年出現了小幅度的波動.

表3 .1 2005-2015年重慶市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度

四、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分析

再運用協調系數從整體的角度分析三次產業各自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之間的協調性.

式中,Hse表示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系數,Si表示第i產業的產業結構,Ei表示第i產業的就業結構.Hse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于1,表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的協調性越強;愈接近于0,則協調性愈弱.

利用重慶市2005-2015年的三次產業增加值和就業方面的相關數據,計算結果如表4.1所示.可發現協調系數一直處于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從2010年開始至2015年,協調系數穩定上升,直至0.892.

表4 .1 2005-2015年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系數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研究表明,2005-2015年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第一產業存在勞動力流出的壓力,第二產值及就業比重的變化趨于平穩,對勞動力的吸納趨于飽和,第三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都呈上升趨勢,對勞動力的需求很大.另外,重慶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性在這11年間有所改善,但仍舊偏低.為促進重慶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調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從而提升勞動就業率,發展第三產業可吸納城鎮化過程中的剩余勞動力.

第二,扶持第一產業,利用農村現有資源發展農村經濟.針對重慶市第一產業的發展情況,重慶市可以提供優惠政策扶持新農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第三,提供技術培訓,高校教育應緊貼企業需求.

猜你喜歡
就業結構協調性第三產業
協調性練習在小學足球訓練中的作用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2.9%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
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青島市就業人口素質與產業結構變動關系研究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7%
各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性分析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明顯下滑
馬鞍山市產業、就業結構調整的實證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演進對就業問題的啟示
環境雕塑在共有空間中協調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