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電影劇照攝影的藝術屬性

2018-10-21 12:29陸佳琳
大東方 2018年9期

摘 要:劇照攝影作品本身是否具有藝術創作性,與攝影師獨立創作屬性,通過分析影壇經典作品與近年來的劇照海報設計,可以逐漸清晰的發現,劇照攝影作品固然有其商業屬性作為第一職能,但劇照攝影作為攝影師獨立創作的攝影作品,其中滲透著強烈的個人創作風格與藝術特色,劇照攝影的商業屬性與藝術屬性貫穿于藝術創作的全部環節。

關鍵詞:劇照攝影;藝術屬性;商業屬性

電影劇照攝影根據其攝影屬性,在分析攝影創作內容的同時,就其所攜帶的藝術屬性與商業屬性問題應該同樣展開論述。由于此類攝影作品鮮少被攝影藝術或電影藝術論及,故其相關領域學術內容尚屬空白;但劇照攝影作品流傳廣泛,并深受大眾關注與認可,筆者認為此種攝影作品在現代攝影創作領域,仍有廣大發展空間,故此嘗試進行論述關于電影劇照攝影的屬性觀點。

一、平衡藝術屬性與商業屬性的市場需求

(1)創作中心論的影響

創作中心論由于在近代文藝界引起廣泛論爭,是否將攝影師作為劇照攝影的創作中心與主體問題,以近現代文藝理念作參考,仍存在爭議。但就筆者個人觀點,若論及劇照攝影的藝術與商業屬性,首先需要明確的即是劇照攝影作為攝影師獨立創作作品,攝影師的個人主觀意念貫穿于作品創作環節之中。劇照攝影應被看作是攝影師為中心的藝術創作,進而探討其作品屬性問題。

由于劇照攝影作為電影創作環節,在導演意圖與制片方意圖等諸多領域存在干預創作主體中心的爭議,從某種角度可以看作是反映了近代結構主義思想家們對于文本中心地位的變化思考。由此需要論述的即是羅蘭·巴特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文本層面針對古典文學傳統理論“作者中心論”提出的悖論理念——“作者已死”。將文本的解讀就特定標準提出不同理解語意。如何理解文本在讀者與作者中的重新定位,巴特的理論在西方文藝界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廣泛的論爭。在羅蘭·巴特的年代,“作者已死”理念主要討論的是話語權轉型問題的思考。而引入到藝術攝影領域,當代攝影家辛迪·舍曼創作的《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作品,亦試圖通過解構西方人腦海文化中的觀念與“作者”概念,通過其攝影作品的創作,試圖用解構不同種類型電影劇照的形式,將“作者”與“文本”、“身份”這些名詞進行碰撞,形成復雜的聯系。在這些理念與創作的碰撞中,都在意圖表達對于創作者概念的模糊與重新界定的探索嘗試。

在過往的大部分電影劇照攝影中不難看出,攝影師作為獨立個體的創作性被壓抑到最低點,劇照攝影淪為紀實工具與商業宣傳工具,其更多顯露出的是導演意圖與制片方需求的功能性設置,這種發展使得劇照攝影師更為貼近羅蘭·巴特語意的“作者已死”式攝影方式。當受眾在觀看電影劇照時,看到的更多是導演意圖的顯露或制片方對于電影宣傳的需求。而在攝影藝術環節分析,很難將劇照攝影作為攝影師獨立創作的攝影藝術作品進行分析。但劇照攝影既然作為獨立部門存在,并具有一定攝影創作自由,其攝影作品的藝術性與創作者的主觀意圖與創作的獨特性,應被人們所重視,并引發攝影師群體的重新思考。

(2)攝影與設計的關系

時至今日,當新媒體廣泛充斥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攝影作為一門隨時需要思考進行重新定位的藝術門類,也需要不斷拓展它的生存空間與創作可能。劇照攝影正是存在于靜態影像與動態影像夾縫之間的產物,既有其尷尬地位,又有其發展空間。作為劇照攝影師的創作群體,應該擯棄過去的隨行攝影記錄理念,將劇照攝影與海報宣傳的商業性、宣傳性緊密結合,同時發掘劇照攝影的藝術創作空間。不僅抓住劇本情節為之帶來的特色與必要內容,同時滲透出作為創作主體——攝影師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電影海報在近年來多為設計師進行繪圖設計,逐漸遠離了攝影師的獨立創作范疇。如國內知名海報設計師黃海,曾為《黃金時代》、《道士下山》、《我在故宮修文物》等電影制作出一系列呼聲頗高的海報設計。這些劇照海報不僅充分表達了其商業性與宣傳職能,同時兼具了設計師的審美訴求與獨立創作特色。

雖然設計與繪圖已然成為電影海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好的電影劇照與海報都是經由劇照攝影師之手拍攝而出,正如藝術類攝影作品也都滲透著攝影師的前期拍攝與后期制作合成成分。劇照攝影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攜帶商業屬性的藝術創作進行更為嚴謹的創作與拍攝。而電影海報作為劇照攝影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應重新引起攝影師們的重視,并通過多媒體軟件的融合創作形式,將劇照攝影師的地位向前邁進。應用軟件后期合成等形式創作,雖然遠離了攝影師記錄、紀實創作的攝影前提,但在劇照攝影的發展方向選擇上,可以通過軟件技術的協助,進而進行更為廣闊的攝影創作可能,由此,也可以將劇照攝影的藝術屬性與商業屬性,通過創作者意圖更為緊密的結合起來。

二、結語

劇照攝影作為電影創作與攝影創作的融合與紐帶,不應局限在狹窄的記錄隨行與新聞宣傳的附屬版面;在有限的環境中創造無限的想象空間,正是光影藝術賦予攝影創作的諸多可能。由近年來中外電影劇照與電影海報的多方向發展可以看出,劇照攝影的發展空間仍然廣闊不可限量。攝影師應把握好想象空間與創作可能,利用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軟件技術的革新進步,將劇照、海報攝影創作不斷推進,使其兼具藝術屬性與商業屬性,并充分滲透表達出創作者主觀創作意圖與藝術審美趣味,將劇照攝影作品發展成毋庸置疑的藝術攝影創作。

參考文獻

[1][法]羅蘭·巴爾特.《明室:攝影札記》[M]趙克非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隋曉龍.光影定格 隋曉龍的影視劇照談[J].數碼攝影,2017,(04):112-119.

[3]吳天明.富有魅力的藝術劇照[J].中國攝影家,1996,(01):72.

[4]謝智婷.身份的迷宮[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

作者簡介:

陸佳琳(1987-),女,漢族,河北唐山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藝術學院攝影在讀研究生。指導教師:王琦。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大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