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天山元寶山金礦成礦地質特征

2018-10-21 12:27李芝榮劉振影萬鵬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黃鐵礦剪切石英

李芝榮 劉振影 萬鵬

摘要:東天山元寶山金礦為一小型富金礦床,通過對該礦床區域地質背景、礦區地質特征、礦體產出形態、圍巖蝕變、成礦階段以及控礦因素及金的富集規律研究,為新疆尋找該類型金礦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金礦床;地質特征;成礦條件;控礦因素;富集規律

1區域地質背景

元寶山礦區位于準噶爾微板塊大南湖晚古生代島弧帶南部。礦區北距康古爾深大斷裂18km,南鄰阿其克庫杜克大型推覆斷裂,雅滿蘇大型沖揚斷裂緊鄰礦區南部邊界分布。本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下石炭統雅滿蘇組,以中酸性火山巖為主夾碎屑巖及碳酸鹽巖;下石炭統梧桐窩子巖組,以海相碎屑巖為主夾火山巖;上石炭統干墩巖組,為一套海相復理石雜砂巖建造、漸新—中新統桃樹園組為一套內陸湖相沉積碎屑巖。侵入巖以華力西中期的花崗巖類為主,主要是花崗巖、花崗閃長巖。

2礦區地質特征

元寶山金礦區出露地層為上石炭統干墩巖組第三巖性段,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復理石夾島弧火山巖的溝弧盆沉積建造,普遍經歷了韌性-韌脆性剪切變形構造作用和低級區域動力變質作用。元寶山金礦區處于近東西向展布的秋格明塔什—黃山韌性剪切帶核心區域,脆—韌性斷裂構造和褶皺構造發育,脆—韌性斷裂構造是元寶山金礦區的主要控礦構造。

3礦床特征

3.1主要礦體特征

1.Ⅶ-1礦體

Ⅶ-1礦體沿走向長370m,沿傾向最大延深160m。礦體呈似層狀產出,主要賦存于黃鐵礦化二云菱鐵礦片巖中。礦體總體走向70°,傾向北西,傾角60°~67°。

2.Ⅶ-6礦體

Ⅶ-6礦體沿走向長254m,沿傾向最大延深427m。礦體呈似層狀產出,沿走向和傾向呈舒緩波狀,局部具分枝復合現象。主要賦存于黃鐵礦化云母菱鐵礦巖中。礦體總體走向66°,傾向北西,傾角63°~69°。

3.2礦物特征

金礦物:礦物已發現的金礦物為單一自然金,金在礦物中賦存狀態有粒間金、呈不規則粒狀、片狀分布于石英粒、碳酸鹽礦物顆粒間;包裹金為自然金的次要分布形式,主要包裹于石英、黃鐵礦晶體內,呈圓粒狀分布;裂隙金:自然金呈脈狀、片狀分布于黃鐵礦、石英裂隙中。

黃鐵礦:分布普遍,呈淺黃—黃白色,氧化帶常呈褐鐵礦化。壓扁拉長粒狀、個別呈五角十二面體,粒度一般0.04~1mm,含量一般1%~5%,個別達5%~10%,呈浸染狀、紋線狀、透鏡狀平行分布,局部充填裂隙,有些黃鐵礦完全褐鐵礦化。

磁黃鐵礦:暗古銅黃色,不規則粒狀、壓扁拉長粒狀,粒度一般0.002~0.8mm,含量一般1%~3%,個別達5%~10%,呈透鏡體、紋線狀平行分布于白云母、綠泥石之間,裂隙內偶見。

磁鐵礦:鐵黑色,多呈細小的不規則粒狀、板狀,粒度一般0.001~0.16mm,含量一般1%~5%,呈條帶狀集中,部分被針鐵礦交代。

白云石:多呈灰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狀,粒度0.01~0.40×0.22mm,含量50%~75%,呈條帶狀、團塊狀集中,局部呈不規則填隙狀,分布長英質礦物間,部分顆粒在應力作用下見明顯的變形彎曲。

絹云母:多呈淺灰色,細長鱗片狀、少數呈片狀,長軸定向排列,長軸<0.24mm,含量10%~50%,呈條帶狀、紋狀、細密網狀等集中,局部與黑云母伴生,分布長英質礦物、方解石顆粒、白云石條帶等之間,見明顯的彎曲褶曲。

石英:多呈灰白色,半透明,呈他形粒狀、帶狀、腸狀,粒徑0.01~0.32mm,含量1%~15%,個別達60%~65%,分布不均勻,少數呈團塊狀集中或透鏡狀

3.3礦石結構、構造

礦石結構礦石結構以他形—半自形粒狀、壓扁拉長粒狀為主,次為交代結構,包含結構、共生邊結構、填隙結構。

他形—半自形粒狀結構: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磁鐵礦等礦物呈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

壓扁拉長粒狀結構:黃鐵礦、磁黃鐵礦、磁鐵礦在應力作用下呈壓扁拉長粒狀、板狀結構。

交代結構:褐鐵礦、白鐵礦交代黃鐵礦,褐鐵礦、銅藍交代黃銅礦,針鐵礦交代磁鐵礦。

填隙結構:自然金呈填隙狀分布于黃鐵礦裂隙中。

包含結構:黃銅礦呈不規則固溶體分布于黃鐵礦或磁黃鐵礦中。

共生邊結構:部分黃銅礦分布于磁黃鐵礦周圍,銅藍分布于黃鐵礦周邊。

礦石構造

礦石構造主要為紋線狀、浸染狀、透鏡狀、條帶狀、條痕狀、團塊狀。

紋線狀構造:磁黃鐵礦呈紋線狀平行分布于白云母、綠泥石之間。

浸染狀構造:黃鐵礦、磁鐵礦等浸染狀分布于含金蝕變巖中,黃鐵礦呈中細粒自形、半自形晶形。

透鏡狀構造:黃鐵礦、磁黃鐵礦壓扁拉長呈透鏡狀沿片理平行分布。

條痕、條帶狀構造:磁鐵礦、黃鐵礦呈條痕狀、條帶狀沿片理面分布。

團塊狀構造:黃鐵礦呈團塊狀分布于千糜巖中。

3.4礦石類型

含金蝕變巖型:金礦化或礦體賦存于黃鐵礦絹云白云巖、黃鐵礦化二云白云巖、黃鐵礦化二云菱鐵礦片巖中,由自然金、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石英、綠泥石等組成。沿走向不連續,近地表呈片狀或塊狀,深部較完整致密。

含金碎裂石英脈型:金礦化或礦體賦存于含黃鐵礦石英脈中,由自然金、黃鐵礦、石英組成,沿走向連續性較差,礦石裂隙發育,易破碎。

3.5圍巖蝕變及分帶

礦體圍巖巖性、結構構造與礦體差異不太明顯,礦體頂底板巖性為綠泥絹云石英片巖、石英安山巖,菱鐵礦石英片巖。

礦體圍巖蝕變發育,蝕變類型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化、黃鐵礦化蝕變。

礦體中見浸染狀、細脈狀產出的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且金含量高。圍巖中金屬硫化物含量及金含量較礦體低,二者無明顯界限,主要靠樣品分析結果來區分,它們之間呈漸變過渡關系。

4礦床成因

4.1礦床控礦因素

(1)雅滿蘇大斷裂及其伴生的韌性剪切帶控制著金礦帶的分布。金礦(化)均產于韌性剪切帶中。

控礦的韌性剪切帶主要特征有:表現為寬度不大的強線性應變地帶;應變從邊緣到中央強度遞增;韌性及脆性變形均較強;片理化極強烈,同時發育有小褶皺及各種不對稱及微觀構造(如蠕蟲狀構造);金礦體產于韌性剪切帶中部應變最強的部位。(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礦體無明顯邊界,產狀與剪切帶有高度的協調性。

(2)本區金礦(化體)產于地層與中基性火山巖的接觸界線附近,屬韌—脆性巖石過渡帶,氣-液蝕變發育,有利于礦液的充填和交代,是金礦化分布的有利部位。如果蝕變巖中發育有白云石、黃鐵礦、石英細脈時,金含量明顯升高,是蝕變巖型金礦賦存的有利部位。

4.2礦床成因

根據康古爾金礦帶成礦規律,元寶山金礦與鄰區康古爾金礦床、馬頭灘金礦床、小尖山金礦床、紅石金礦床等基本上屬同一礦床成因類型。金礦床位于韌性剪切帶內脆性斷裂疊加部位,平面上呈雁行式排列,深部呈側列式尖滅再現。根據容礦巖石為綠泥石化安山巖、絹云母化白云巖、二云菱鐵礦片巖,礦脈與韌性剪切帶關系及礦體圍巖蝕變等特征,初步認為該區金礦屬于受韌性剪切帶控制,與中基性火山巖有關的構造破碎蝕變巖型金礦床。

5結語

綜上所述,東天山元寶山金礦是新疆發現的一個重要金礦之一,本文對該金礦的地質背景、礦區地質特征、礦區產出形態、圍巖蝕變、成礦階段以及控礦因素和金礦的富集規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為在新疆繼續尋找相同類型的金礦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馬宏超,張玉欣.探討東天山元寶山金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J].世界有色金屬,2018(3).

[2]殷國鵬,胡成林,孫玉龍.新疆鄯善縣元寶山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J].西部探礦工程,2013,25(2):164-165.

猜你喜歡
黃鐵礦剪切石英
連退飛剪剪切定位控制研究與改進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
新型耗散型電化學石英晶體微天平的研制
漫談“愚人金”
機械法制備石墨烯球磨過程的能量層分析
激光剝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實現黃鐵礦中多元素原位成像
河套平原三湖河凹陷光釋光測年研究
黃鐵礦型FeS2的應用前景
剪切與沖切的辨析及工程算例
黃鐵礦的主要標型特征及研究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