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技術研究

2018-10-21 10:59劉延飛王全紅楊旸陳俊革
中國化工貿易·中旬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高含水流線調配

劉延飛 王全紅 楊旸 陳俊革

摘 要:采油三廠文衛馬古四個油田已進入高含水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井況損壞嚴重,以及低油價下投資壓縮、成本控制、油水井措施大幅下降,通過常規措施挖潛剩余油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技術研究與應用顯得更為重要。通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注水配套技術,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技術

1 概述

采油三廠油區位于東濮凹陷北端,橫跨中央隆起帶和西部斜坡帶兩大構造單元,斷裂構造極其發育。管轄著文明寨、衛城、馬寨和古云集四個油田46個開發單元,包括中滲極復雜、中滲復雜、常壓低滲及裂縫砂巖四類油藏。目前全廠共探明石油地質儲量9698×104t,動用含油面積51.6km2,石油地質儲量9324×104t,標定采收率34.01%,含水90.93%。

隨著油田開發已進入高含水后期,井況損壞嚴重,造成通過老井平面、層間調整的難度加大。而且低油價下投資壓縮、成本控制、油水井措施大幅下降。在這種背景下,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技術研究與應用顯得更為重要。為了提高水驅效果,實現油田穩產,開展了高含水期調配注水的實踐與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油藏調配技術。

2 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機理研究

2.1 不穩定注水驅油機理及參數選取

2.1.1 不穩定注水驅油機理

不穩定注水是改變原有油水的相對平衡壓力、改變原有的滲流場,使剩余油在二次調整中被有效的利用。

平面上:對于多注多采的井組,在水井與油井連線的主流線上水淹嚴重,油井之間形成弱流線滯留區。當實施不穩定注水,主流線方向加強注水,弱流線方向不變或停注,則滯留區內剩余油都將向弱流線方向處移動;相反待弱流線方向加強注水時便將部分剩余油驅到油井處采出。不穩定注水可在平面上通過流場的變化擴大波及面積。

縱向上:在層狀非均質油層實施不穩定注水,通過周期性地提高和降低注水量,在油層中形成不穩定的壓力場,從而改變原有流場。由于不同滲濾特性的介質中壓力傳遞速度不同,在毛管力和彈性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高低滲透層之間流體交換,從而有效地采出低滲透層中的原油,改善開發效果。

2.1.2 不穩定注水參數選取

影響不穩定注水的因素主要有滲透率級差、啟動壓差、波動幅度及周期,其中前兩者為不可變因素,后兩者為可變因素。其中壓力的波動幅度越大,越能增加油層中壓力的不穩定性。滲透率越低,注水周期越長,地層彈性越差,周期時間越短,隨著注水井到采油井距離的增加其注水周期增加。

在參數選取時,總體原則不穩定升壓和降壓周期內的總注水量與常規注水相同時間內的總水量保持一致。增壓周期壓力:根據分層啟動壓力測試結果確定,要求壓力大于或等于啟動新層或新的吸水厚度的壓力。增壓期注水量:根據要求的注水壓力現場落實日注水量。增壓周期:按照增壓期內總注水量略小于井組油水井正常見效周期總注水量來確定。降壓期注水量:一般為10-20m3,一方面能連續注水,另一方面方便準確計量。降壓周期:通過平衡總的注水量來計算。

2.2 注采耦合驅油機理

注采耦合是通過分別改變油水井的工作參數,改變注采壓差、改變驅替壓力和滲流場,從而增加水驅波及體積的水驅動用。

對于極復雜油藏封閉小斷塊的單采單注井組,在注水階段實施水井注水、油井關井,此時無泄壓通道,壓力向低滲透層擴散,實現升壓過程;在采油階段實施水井停注、油井采油,由于不同滲透性層段的壓力下降速度不同,在壓差作用下,剩余油由低滲透層驅至高滲透層,從而實現既能驅替非主流區剩余油,又能夠解決控含水與保持能量難以有效統一的問題。對于封閉小斷塊的多井大井組,在穩定注采的情況下,液流主要沿主流線流動;實施注采耦合的情況下,在只注不采階段,液流向非主流線及邊角驅替,在只采不注階段,液流發生轉向,指向主流線和油井方向,從而達到液流轉向驅邊角,提高水驅波及的目的。

3 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挖潛模式

在高含水油藏調配機理研究以及剩余油精細研究的基礎上,考慮不同流線區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特點、分類調水技術適應狀況,充分結合目前成熟配套的工藝技術,形成了高含水期油藏流場調整挖潛模式。

4 取得的技術、經濟效益

實施調水864井次,見效97個井組,109口油井見效,日增油87.8噸,累計增油1.23×104t。新增產值3104.52萬元,測試調配及處理水費用460.8萬元,新增利潤2643.72萬元,投入產出比1:14.8。井組穩升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明顯的提高了調水針對性及注水有效率,取得較好的控水穩油效果。

5 認識與建議

①開展流場研究和調整,實現油藏均衡驅替,是特高含水油藏精細挖潛的有效手段;②不穩定調水技術集成應用,提高了調水針對性及注水效率,可實現高含水期油藏深化水驅和效益開發,是一種低投入的提高采收率技術;③流線、流場隨著注采關系不斷變化,需要不斷跟蹤、調整、優化。

參考文獻:

[1]姜必武.不穩定注水提高非均質油藏水驅開發效果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5,24(4):45-46.

[2]姜漢橋.油藏工程原理與方法[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劉延飛(1990- ),男,2011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現工作于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廠地質研究所,工程師,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工作。

猜你喜歡
高含水流線調配
PDCA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兒科非整支用藥調配干預中的應用
中藥處方的調配差錯原因以及防范分析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適應性評價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驅注入工藝全要素評價分析
幾何映射
淺談大型商業的流線設計
淺談現代圖書館設計方法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細描述及綜合挖潛對策
大型客運站旅客流線設計及優化方法研究
張馨予調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