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敘我國古典園林的發展

2018-10-21 19:44王琳琳
科學導報·學術 2018年42期
關鍵詞:游樂時期園林

王琳琳

在我國五千年文明文化發展歷程中,園林文化的底蘊豐厚、特色鮮明、多姿多彩并極具藝術魅力,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無論是在造景方面還是在意境、思想、情感的表達上,都可堪稱世界園林體系之最,其發展歷程從總體上來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萌芽期(生成期):即商周春秋戰國時期

發展期:秦、兩漢時期

轉折期:魏晉南北朝時期

成熟期:唐宋時期至清代初期

成熟后期:清朝中后期

先從萌芽期談起吧。我國有關園林最早的記錄是在殷商時期,據記載,在商紂王時期,為滿足紂王淫樂,在大約今天的河北邢臺廣宗一帶建有宮室,當時稱為“囿”,即為一些歷史記載上的“鹿臺”,后隨商朝的滅亡為紂王焚毀。在周朝初年,武王為周文王建有靈囿,以作祭奠和祈神之用,有史料為證“方七十里,其間草木茂盛,鳥獸繁衍?!弊畛醯摹班蟆?,一般就是把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圈起來,修筑宮室祭壇、放養禽獸,以供帝王狩獵之用,所以稱為游囿。周分封制實行之后,直至春秋戰國時期,天子、諸侯都有“囿”,只是范圍和規格有等級上的差別,即“天子百里,諸侯四十”。這便是早期園林的雛形。

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后,我國園林史進入了一個發展時期。由于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和小商業交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加之秦朝大統一之后法制的盛行、君主中央集權制的加強,以君主為中心的陵墓式園林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以驪山為中心的“阿房宮”最為著名,有史記載“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可見其規模的不一般,只可惜后來隨秦朝的滅亡,阿房宮也為項羽所毀。在漢代,園林的發展是中國園林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漢代不僅有漢武帝廣闊壯觀的皇家園林——上林苑,還有袁廣漢、梁冀等大富豪摹山范水的私家園林,在當時,無論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都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征。漢代的園林以皇家園林上林苑為代表,上林苑本屬秦時舊苑,為漢武帝劉徹擴建,南傍終南山,北濱渭水,華麗而龐大,它的建造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以早期園圃生產經營為目的,但作為宮苑,它還提供帝王狩獵之用,而并非是游樂觀賞的目的;私家園林的建造不僅是為了游樂玩賞,而且還帶有擴張地盤、開拓生產的目的,所以他們往往把園林建于郊野之地。從園林藝術上來說,漢代各種園林強調對真實山水的利用和模仿,由于受當時條件的限制,尚未著力于景點的規劃和景觀建筑的修造,因此雖然有“重坐曲閣”、“步榭周流”,卻并未細微的發掘其園林功能的意義;然而,與以往園林相比,漢代的上林苑畢竟增加了不少景觀建筑和園林生活的內容,多少顯示出對大好河山的依戀。

到了公元三世紀至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由于封建統治政權的不斷更替和地域間的政治割據,中央封建統治思想的破碎,以士大夫為主體的思想文化異?;钴S,加之佛教的滲透和清淡玄學的盛行,私家園林的好處逐漸贏得了眾多名士文人的青睞,即可以作為一個與世暫絕的個人展地或者一個自由自在的私密場所,遠離官場政治的腐朽黑暗,為隱逸清靜或及時行樂的生活提供了很好場所;因此,以私家游樂觀賞為目的的自然山水園林得以迅速發展。雖然這一時期的園林雖然還是保留著一定的生產資料,但在講究奢華或喜好藝術的文人的治理下,很大程度上多了游樂觀賞的內容,比如西晉以奢侈聞名的石崇,在洛陽建有金谷園,“卻阻長堤,前臨清渠。百木幾于萬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觀閣池召,多養魚鳥。家素習技,頗有秦、趙之聲。出則以游目弋釣為事,入則有琴書之娛?!睎|晉以后,園林的修建則更講究從藝術審美角度選址造景,例如謝靈運在其祖父謝玄始寧墅的基礎上整修拓建的一座擁有諸多景觀建筑的莊園性質的園林,“淩阜泛波,水往步還”在設計建筑上已充分注意到構景、借景、造景手法的運用。魏晉以后,園林不僅成為生活資料的生產基地和閑瑕游樂的場所,也是人們有意構筑的私密天地,而其中閑暇游樂逐漸成為人們造園的主要目的,故宅園形式的園林日益盛行,如南朝劉慧斐建造的“離垢園”。

到了隋唐時期,私家園林的發展開始向兩極分化。一方面是自然山水園林盛行發展,如李德裕的平泉山莊、王維的輞川別墅、白居易的廬山草堂等皆建于山野之地,利用美麗的天然山水營造成休憩游樂的場所。尤其是唐以后,文人士大夫在園亭聚會、游賞賦詩成為常事,即使不通文墨的富家大戶也修建園林,并邀請文人畫師捧場宣揚。所以由于文人、畫師更多地參與園林修建和園林活動,也促使園林向造景和賞景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該時期文人士大夫長期為官于都市,官務之余,他們渴求有一個自由舒適的場所可供隨時撫慰勞倦的身心,或需要一個隱秘的天地可以接納文人墨客詩酒聚會,于是都市園林便迅速崛起,其造園的目的首先是出于自身休閑的需要,所以不必為了聲望或炫耀而大興土木,且規劃布局、景觀修造都遵循簡淡的原則,不追求房舍亭閣的繁復和華美,一般園中還建有琴亭、石樽、中島亭、環池路等用于游園賞景的園林小品,由此,音樂、戲曲也開始滲入園林文化并使得物質的園林從此具有了更多的精神內涵。

而此時期,社會經濟一度繁榮,皇家造園之風大興。隋朝時,隋煬帝荒淫奢糜,想“親自看天下山水圖,求勝地造以宮苑”在遷都洛陽后,“征發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以及嘉木異草、珍禽奇獸”都運到洛陽去充實各園苑,一時間古都洛陽成了以園林著稱的京都,“芳華神都苑”“西苑”等宮苑都窮極豪華,因而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都市,洛陽也就成了皇家宮苑和王府宅第花園聚集的地方。隋煬帝除了在洛陽興建園苑外,還到處建筑行宮別院。他三下揚州看瓊花,就是被縊死在江都宮的花園里的。

宋朝元朝造園則在用石方面有較大發展。宋徽宗對繪畫有些造詣,尤其喜歡把石頭作為欣賞對象,先后在民間設置了“造作局”“應奉局”,專司搜集民間奇花異石并運往京都開封建造宮苑。其中的萬壽山就是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御苑,此外,還有“瓊華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園,大都主要表現在用石的藝術上。這期間,大批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加強了寫意山水園的創作意境。

明、清是中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始覉@林創建以康熙、乾隆的前清時期最為活躍。穩定、經濟繁榮的社會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皇家園林中,主要代表有“清漪園”“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暢春園”等,都規模極大、氣勢輝鴻,并且與江南園林建筑融合相長,建筑形式多樣、山水石的應用與搭配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

自隋唐以來,我國園林的發展各具特點,且園林的發展都已趨于成熟,特別在清初時期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全盛時期,所以總的這一段時期,是我國原來發展的成熟期。

在清朝中后期,隨著與中西方接觸的增多,中國古典園林也就滲入了西方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西洋建筑的某些形式在沿海一些城鎮園林中出現,比如北京宮苑“長春園”中建有的西洋樓,包括六幢歐洲羅可可風格的建筑物和若干西方園林小品等,不過它們是由當時來華的西洋傳教士設計并督造的,而且集中在園北一角,與中國園林迥然有別。晚清時期上海的愚園、徐園,則代表中國古典園林本身風格上的演變,它們是那些接受了西方文化、有意標新立異的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的。愚園將球場、彈子房引入園林;徐園的當門廣庭在布局上就改變了中國園林含蓄深藏的固有格式,且棋臺、風車、吸水機和噴水機更是展現了西洋文化和機械。但在總體風貌上,它們仍然是國式的摹寫自然的山水式園林格局,愚園的假山、石筍、水池、亭榭,徐園的竹徑、山洞、煙波畫船都還是傳統的延續,都還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風格。所以,這一時期是我國園林本身發展完全成熟后受西方文明文化影響而結合的一種園林形式,是我國園林發展的成熟后期。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92519860406744X)

猜你喜歡
游樂時期園林
《園林》
冬奧游樂會
在園林里遇見自己
特殊時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續在線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家
游樂
開心一刻
一戰時期蟄豪戰(10)
中國園林“綴玉集”
網繩探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