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

2018-10-21 21:45呂正韋
科學導報·學術 2018年42期
關鍵詞:植物配置原則方法

呂正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作為最重要的生活感受場所,居住環境展示著人們的居住品質、身心狀態及對居住尊嚴的闡釋。無論公寓還是別墅,建筑、社區以及周邊環境,尤其是對居住區綠色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為了迎合群眾的這一需求,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面建設綠色生態住宅已經成為了發展趨勢,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則是小區綠化景觀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原則;方法

引言

如今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在迅猛地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外感形象與內在精神文化素質的統一。植物文化是城市園林精神內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對城市植物景觀的數量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植物是景觀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過景觀設計將不同植物合理配置,達到科學與藝術的高度統一,將直接影響環境質量和藝術水平。

1現代園林植物景觀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園林建設空前繁榮,但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存在種種問題,如把園林植物作為城市的裝飾品,動輒為跟上“新潮流”而更換園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設“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盡快見效果”,“草坪風”,“大樹進城風”一陣猛似一陣。

2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所謂因地制宜,就是指對住宅所在地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結構、地形、地貌等,這樣不僅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觀改造而產生的成本投入,還能使園林綠化工作具備更加濃郁的鄉土氣息,讓園林植物能夠健康的成長起來。另外,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之前,設計人員也應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以便使設計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內容。

2.2以人為本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小區居民提供一個可供休閑、娛樂和交流的場所,而以人為本,則是要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使居住氛圍充滿生活氣息,實現統籌規劃、景為人用的設計目標,讓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居民都能夠從中受益。

2.3有所創新原則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其它的規劃設計一樣,只有在繼承現有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創新也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設計者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外,還要求他們能對這些知識進行靈活、合理應用。

3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生態設計是通過構建多樣性景觀,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追求整體生產力健全的景觀生態結構。綠量是城市綠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提高葉面積指數,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光合效率,創造適宜的小氣候環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溫和冬季保溫的能耗,提高市民與自然環境的聯結感:同樣,根據功能區和污染性,選擇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覆蓋、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進城市生態平衡。

4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4.1觀花與觀葉植物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葉色鮮艷的植物(比如紅楓)、多變的植物(比如秋季葉子變紅的槭樹類)。這些植物都很美觀,它們和觀花植物組合在一起,可以延長觀賞期限。這些觀葉樹種是可以放在顯目的位置上,或作為主景也是適宜的。同樣可以達到觀賞效果的還有常綠樹種。這一樹種又分很多種,有淺綠色的梧桐樹,有淡綠色的柳樹,有深綠色的香樟,還有暗綠色的油松、云杉等。如果選擇色度對比強烈的的植物進行搭配,效果會特別好。

4.2層次分明

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包括色彩搭配和分層搭配。不同高度的、不同葉色的、不同花色的植物搭配,會使層次和色彩豐滿起來。各種植物品種從低到高,分層排列,構成多種色彩的有層次的景觀。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也可使觀賞期更長。

4.3巧妙運用草本花卉彌補木本花卉的不足

木本花卉有一定的不足,可以通過草本花卉的優勢巧妙彌補。比如說,美人蕉配木繡球,萬壽菊和堰柏與櫻花樹搭配。這樣能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的。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在花型、色澤、樹冠的高度和形狀、植物的生長勢及壽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

4.4配置的植物要有季節性

植物配置既不要單調雷同,也不要矯揉造作。四季都要有不同的景致展現。不同的季節景觀,展示了各異的自然風光,使人們感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我們可以按照季節變化來選擇樹種,有的在早春開花(如,桃花,銀翹),有的在初夏開花(如,木槿、紫葳),有的在秋天可觀葉(如,楓香,銀杏),還有在冬季生長茂盛(如,龍柏、油松)??偟呐渲眯Ч褪且沟妹總€季節都有可供人心觀賞的美景。

5生態園林效益分析

5.1景觀效益

多層次的植物群落,擴大了綠量,提高了透視率,創造了優美的林冠線和自然的林緣線,比零星點綴的植物個體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地理位置,營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的渴求,調和過多的建筑、道路、廣場、橋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觀對人產生的心理壓抑。園林中的植物群落與山坡、建筑、水體、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襯托地形的變化,使山坡變的郁郁蔥蔥,創作出優美的森林景觀;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對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擋和裝飾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滿生機的植物群落而充滿活力;以草坪為背景和基調營造的植物群落能夠豐富草坪的層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觀賞價值。

5.2生態效益

城市綠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是通過園林植物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所產生的生態效益來實現的。生態效益的大小取決于綠量,而綠量的大小則取決于園林植物總葉面積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單位面積上的植物層次與數量,所以單位面積上的葉面積指數高,光合能力增強,對生態系統的作用比單層樹木大,例如喬灌草結合的群落產生的生態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結構復雜,穩定性強,防風、防塵、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氣體也明顯增強,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綠地中建立盡可能多地配置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環境、發展生態園林的必由之路。

5.3經濟效益

現在植物的養護管理手段,浪費財務、時間和人力,又會污染環境。穩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維護和調節能力,可以將樹葉轉變為植物營養的原料,變廢為寶,減少不必要的養護管理工作。建立陽性與中、陰性,深根與淺根,落葉與常綠,針葉與闊葉等混交類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生態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又可防止病蟲害,從根本上降低養管費用。另外,園林植物具有多種經濟價值,園林經濟效益應從目前第三產業收入向著開發園林植物自身資源轉化。

6結語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不同于城市公園式的園林景觀設計,需要設計者對現有樓群分布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園林建筑布局、園路、園林小品等內容進行合理設置,同時運用各種布景方式使其更適合居民的休閑、活動和娛樂,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美梅.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5).

[2] 陳經同,廖澤志.論城市生態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J].山西建筑,2009(01).

(作者身份證號:320982198607064014)

猜你喜歡
植物配置原則方法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自然和生態理念在揚中市郊區城南公園建設中的應用實踐
論述適用性原則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