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探究型課堂教學中美育教育的滲透

2018-10-21 11:37張艷麗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關鍵詞:美育美的建筑

張艷麗

小學探究型課程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加強了學生的實踐和體驗,開發和培養了學生的潛能和人格,而美育教育可以寓于所有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在小學探究型課程的課堂中滲透美的精神、美的藝術和方法,使教育愉快,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小學探究型課程中的美育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還能激發教師的教學情緒,促進教學的創造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探究型課程中貫徹美育教育是時代必然,也是小學探究型課程學科發展的需要。

一般地說,美至少有兩個各具特征的層次,一個是事物外在的感性形態美,另一個則在內在結構的和諧秩序理性美。不同學科領域的美,都各有側重地反映了這兩個層次美,而小學階段的探究型課程中的美,形象的美占多數,因此,要根據學生一到五年級每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合理安排和設計,在各環節中進行美育滲透,寓美育于知識教育之中。

一、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滲透美,在教學目標中體現美

小學探究型課程中的內容貼近生活,具有很強的審美特性,例如生活中垃圾桶的設立無處不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的垃圾桶由于設計不夠合理、美觀,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困擾,為此在《校園垃圾箱變身記》這一課中,針對如何“巧設垃圾桶”這一主題,設立一系列的主題活動,采用實地考察,課件視頻、探究實踐、成果展示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從身邊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二、挖掘美育教育在課堂各個環節中的美

1.在課堂引入階段進行審美教育

“創設情景”就是要求我們藝術地用盡可能完美的形式,形象地再現與課文相關的客觀事物必須是美的,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自覺地產生對美的事物的探索和追求。

在課堂引入階段,揭示問題,創設情景?!皠撛O情景”就是要求我們用盡可能以美的形式,形象地再現與課文相關的客觀事物,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自覺地產生對美的事物的探索和追求?!兜厍虼謇镒R民居》一課中,教師先出示各個國家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比較著名的建筑的拍攝的比較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感嘆建筑的不可思議以及奇妙的功能性。激起他們對建筑物的好奇心與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的欲望?!斑@個美麗的房屋建筑是哪個國家的呢?”。在課堂引入過程中,通過觀察和欣賞初步讓學生體會到建筑的一些美,即統一、均衡、比例、尺度、韻律、布局中的序列、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序列設計、性格、風格、色彩等,從而提高在建筑方面的審美能力。

2.在初步探究階段進行審美教育

在初步探究階段的要點是:觀察入手,通過直觀教學,加入材料進行實驗,提出不同設想。

《地球村里識民居》一課中,引導學生從形狀、顏色、材質、結構等方面對民居進行考察,知道考察的方法可以多樣化,既可以進行直觀觀察,也可以通過個人“身臨其境”得以感受和體驗。在制作“實地考察記錄”時,學生對建筑的顏色有了一定的觀察和審美體驗,能夠分辨一些常見的建筑材料,建筑的外觀形狀也有分類思考:屋頂、門、窗等。這讓學生接觸到古今建筑美的不同,主要源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設備的不同。

3.在進一步探究階段中的審美教育

進一步探究階段的要點是:探討研究,思考歸納,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揭示事物的基本屬性。表述方式要盡可能是美的,能使學生樂于接受、充分理解的。

《地球村里識民居》一課中的進一步探究階段里,在學生分組完成考察記錄表,展示交流的這些過程中,學生會對建筑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或者是產生更多的疑問,“房頂為什么是這么尖的?樓梯為什么在這?為什么都是一種風格的色彩?等等”原來建筑美歷來有社會標準,蓋這種胡來的建筑,在今天要挨罵,在古代要砍頭。還有把居民樓蓋得平板四禿像辦公樓,或是把辦公樓蓋得像塔樓民居,大多數建筑之中蘊含著某種基本標準,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場所一目了然,信徒們第一次光臨也不會走錯。理解建筑的貼題美。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審美修養,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美

美育的滲透是要根據具體的課題內容來適當的安排,并非所有的課題都適合或者每個環節都能與美育相結合。例如《小學生安全意識調查》一課中,是要進行對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整理,進行思考,完成報告。在這個環節中邏輯思維占主導,如果強硬加入美育教育就有些不合理了。如何能因材施教,這就要靠教師的發揮了。因此提高教師的能力也是迫不及待的任務。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施行者,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審美修養對課堂美育的教育成效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從修養、氣質、人格、行為、習慣、語言、衣著等方面,確立一個具有良好的影響素質的施教者形象,使學生在自覺地學習中發展對美的認識,才能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首先要注重儀表美,動作美,板書美,語言更要美;教學語言要通欲易懂,既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潑口語,又有優美形象的描述,把抽象化為具體,把艱深變為容易。

四、設計課后問題,欣賞作品,讓學生領略探究課程的創造美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也不能忽略課后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課外活動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留下一些思維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學生課后去解決,可布置一些研究性課題,小制作、小發明讓學生課后去探索,在體驗中感受探究美,例如 “制作蜻蜓平衡玩具”,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收集各種資料和作品,通過視頻走進生活情境,讓學生賞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改進設計的愿望。這樣通過課后活動任務的設計,促進教學成功,且也使學生有成就感,使學生領略到探究課中的創造的美。

時代需要美,心靈需要美,我們的生活需要美。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快樂中,體驗探索的樂趣,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小學探究型課程的教學中貫徹美育教育,以喚起大批青少年探索未知知識的激情,鼓舞他們努力攀登知識的主峰,以適應現代社會和生活的需求。我們前進著,探索著!

猜你喜歡
美育美的建筑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這美的朋友 這美的如畫
美育教師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炫美的花在這里悄然盛放
當前學校美育實踐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