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教育”應如何走進農村的小學課堂

2018-10-21 12:50鄭子權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關鍵詞:生本教育課文農村

鄭子權

“生本教育”是廣東省教科所郭思樂教授倡導并主持實驗的一種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點是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從而使教育教學在實現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同時,也使教師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放。

在農村的小學課堂教學現實中,我們經??梢钥催@樣的情景: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鴉雀無聲,臨下課,教師小結,問學生:“這節課的內容大家聽明白了嗎”,假如有學生說“不明白”的話,教師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講得那么詳細了,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真是笨得要命”,這就是傳統教學課堂的一個縮影。怎樣來改變這一種現實呢?怎樣讓“生本教育”走進我們農村的課堂呢?

一、教者觀念的轉變是前提

讓“生本教育”走進農村的小學課堂,首先就是要教師更新觀念,即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老師的角色,要讓老師從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釋放為學生的指導者和參與者。也只有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融為一體,才能創設出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才能恰當地應用生本教育的模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自主評價,從而最終達到自主發展的目的。

與此同時,教師必須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夠通過發現、探究、研討、交流等學習過程達到學習目的。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備課前必須考慮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師上課前,除備好上課內容外,還必須充分考慮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教育應從學生這一實體出發,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意義所在。如何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設計課堂內容,使教學內容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授課中的重要問題。這也是農村小學課堂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以學定教、不教而教

以往在農村課堂上的教師上課,學生聽課,具有一套完整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學生“學”什么,學生“做”什么,以至學生反應的范圍和程度是什么,教師都基本上設計好,甚至完全處于控制之中,而不管學生是否愿意去接受和參與,從而容易抹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吧窘逃敝刑岢龅摹耙詫W定教、不教而教”,這跟前者不同,它要求老師教給孩子想學的,想要的東西,但這并不能說我們作為教師,學生想學什么,我們就教什么。而是教師應該把握好教學的內容,并且根據教學的內容適當地結合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去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或者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量,充分給學生空間去想象,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討論、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在大量的學習材料中篩選自己需要的知識進行內部的整合,從而達到“不教而教”?!耙詫W定教”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教師的教學過程始終保持著學生強烈的情感和興趣,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活動過程上,這樣的課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會促使學生主動地把知識系統化,只要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整理,學生自然會在充分認識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把所學得的進行內部的系統化。

四、課堂繼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1.給學生“自主”的閱讀空間

就是讓學生有學習的自由空間,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學習的興趣特濃。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的《草原》、六年級上冊的《索溪峪的野》等一類文筆優美、感染力強的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去感受課文情節與內容,進而被它感動、感染,從而感悟出其中的優美語段與思想感情。在閱讀過程中,沒有強加給學生自己的主觀理解,告訴學生應該讀什么,應該怎么讀。而是試著放手,對學生說:“你喜歡哪一節、哪一句?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你覺得怎么好讀就怎么讀!”讓學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受到尊重,主體意識得到張揚,通過自己去找好朋友,找老師,互相交流,相互合作,互相幫助,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得到解決,得到補充,打破了以往問答式的教學。整個學習過程,學生情緒高漲,課堂里充滿解疑問難的話語,此起彼伏的瑯瑯讀書聲,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心情舒暢,所有的問題在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中解決。學生自主地獲取全部知識,體會到開放的自主學習獲得知識的成功與快樂。

2.多構建課堂中“合作探究”的平臺

學生與生俱來地擁有探求、自我成功的表現欲,因此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便成了每個學生的內在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中多為學生構建合作交流探究的平臺,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探究之后,再由個人即興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需求,展示自我成功的表現欲。等就成了課堂教學中最生動、最富有創造性的環節。

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中《詹天佑》時,我是這樣開展合作學習的:(1)常規課前五分鐘演講。(2)猜謎語激趣導入。(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用波浪線把最能表現詹天佑愛國的語句畫出來,寫上批注,自由發言。(4)聚集重點,感知人物形象。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揣摩本課重點——課文是怎樣來表現人物特點的?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讀、表演讀等朗讀方式揣摩人物的特點。學生討論后上臺匯報,師生進行點評、補充。(5)課堂練筆,讀寫結合。讓學生想象:如果自己現在就來到詹天佑的銅像前,你想對他說什么?把想說的話寫在課本的插圖上方。(6)課外拓展。小組匯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段,這個環節是合作學習的提高環節,問題的難度有所加深,學困生在傾聽其他學生發言時能學到知識,優等生在發言時能力又能再次得到提升。

通過“合作探究”的這樣一個平臺,課堂成了學生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舞臺,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合作、展示中得到了提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堂改革之路任重道遠,但我終究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這樣做?!吧窘逃钡母咝дn堂肯定出現在我們農村的小學語文課堂中。

猜你喜歡
生本教育課文農村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