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信息技術 打造高效課堂

2018-10-21 12:50吳敏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設計

吳敏

一、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對事物有了美感,也就變“苦學”為“樂學”了。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探索的主題,改變教學態度、改變教學方法等等?,F在信息技術在教學的有效運用,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如教學《確定位置》時,我是這樣導入:電腦屏幕顯示小動物做操圖,我說:“孩子們喜歡小動物嗎?老師這有很多小動物你喜歡哪只?”接著我說:老師喜歡的小動物在第2排第3個,你們知道它是誰。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一下子興趣被激發起來。再如《認識鐘表》時,運用信息技術把“神州五號”發射上天的過程展現在學生眼前,教師配以講解四個重要時刻,從學生熟悉的時事引入教學,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又很好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起了解決問題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為學生創造藝術化的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學會知識,得到美的享受。

二、巧用信息技術,促使學生質疑問難

在教學中我運用信息技術CAI的動畫效果去調動學生思考興趣,常常制造一些懸念,設計一些疑問,促進學生的思考。創設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質疑,萌發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和強烈的思考探索欲望。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CAI課件設計了:1、漣水城市動畫圖像,整齊的街道、高樓林立、奔馳的車流……2、定格一輛公交車,微觀放大閃爍車輪。師:車輪是圓形的這是大家熟悉的,但誰思考過為什么車輪一定是圓形而不能設計成其他形狀呢?圓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圓。

學生的質是創造靈感的閃現,因為“疑”使學生心理上感到茫然,才感受到樂趣。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樂學氛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為“求知的好奇心”擴大興趣范圍,產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三、巧用信息技術,幫助教師解決重點、難點

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并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同時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四、巧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

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練習”的設計方面更富有彈性,體現練習的階梯發展趨勢,由易到難,體現差異教育:學生開始從模仿型的基本練習——變為提高辨析能力而設置的判斷練習——再變為糅合知識而設置的綜合練習等等。另外,老師在練習課上從基本問題出發,循序漸進地設計練習內容和增加難度,設計一定的嘗試練習題和發展性練習題,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及規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不依常規去尋求變異,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這方面同樣有很大的優越性,不僅數學題型變化多樣,而且一題多變,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的能力。

五、巧用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課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課時安排卻沒有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使用過去的手段,增加每一節課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難度。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課堂教學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后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與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學生通過在電腦室上課,動手操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于重點、難點知識部分進行特殊區分顯示,比較歸納,得出結論。以往需要兩節課時完成的任務,在運用了信息技術教學之后,壓縮成了一節課時來完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密度,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整個課堂得到了優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還能減輕學生盲目地死記硬背的負擔。

六、巧用信息技術,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本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并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為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充分的條件,更使得教學生動形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彌補了傳統媒體的不足,為優化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手段,課堂教學呈現出開放性、多樣性格局。同時,能夠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溶為一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數學設計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