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定位與發展

2018-10-21 10:30劉媛媛
黃河之聲 2018年21期
關鍵詞:聲樂藝術少數民族

摘 要:少數民族聲樂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明珠,有著彌足珍貴的價值,對它的定位關系到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關系到藝術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意在通過探討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定位與發展,實現少數民族聲樂教育體系多元化、綜合性、開放性的發展目標,使少數民族聲樂藝術始終保有勃然生機。

關鍵詞:少數民族;聲樂藝術;定位發展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各個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少數民族聲樂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少數民族不同的生活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造就了內涵與形式不同的民族聲樂藝術,有必要我國多樣化的少數民族聲樂藝術進行定位研究,促進它們更好的發展。

一、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定位

(一)藝術特色

我國不同的民族在聲樂藝術上的表現有著巨大的差異,這是由生存環境和發展歷史決定的。在對它們進行定位的時候,首先應該充分的考慮其自身的特色,如蒙古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白族調山野氣息,節奏自由;苗族飛歌激情昂揚,纏綿悱惻……這些獨特的風貌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取代的基調,應該得到平等的重視。其次,要始終牢記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華夏民族,這不僅決定了它們在內涵和價值觀上的一致性,還對藝術特點的共性進行了闡述,確定了藝術特色發生的內涵和外延。

(二)定位問題

在不同的時代,關于藝術的定位都是不同的。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價值定位是基于平等的前提開展的,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的產生。無論在院校還是在傳播媒介,少數民族聲樂都存在“發育不良”的問題:少數民族地方音樂學科定位偏差,課時量少、缺乏特色,忽略情感的表達;少數民族聲樂改革實踐性不足,政府缺失推動和建設的力量;少數民族聲樂人才的培育數量少,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由此可見,本屬于理論范疇的定位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藝術實踐。

二、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策略

(一)人才定位精準

我國顯著的地域經濟差異直接影響著藝術的發展水平。我國的西北地區和東南地區都聚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但是西北的經濟明顯落后于東南地區,所以他們在藝術人才的需求以及培養上也是不同的。從當前這個時代來看,藝術的教育與實踐都需要對音樂人才的培養進行合理的定位,那些以多元化為“借口”脫離本民族母體文化的發展趨勢是錯誤的。因此,高校和藝術團體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切忌使用“規范化”的教育路徑,而是要根據少數民族聲樂的特點進行既專業又有針對性的教育。

(二)建立特色體系

我國因為少數民族人口占據總人口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在聲樂課程體系的開發上和漢族聲樂藝術相比非常匱乏,地位也相對劣勢。因此,少數民族聲樂要想得到發展,應該著眼于課程體系的健全化,結合少數民族語言特點、發音習慣,進行聲樂課程的設計。在物資支持和課時安排上給予充分的保障,讓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少數民族教學中,普通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趨勢,這就是在提醒我們在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應該盡量降低普通話對民族聲樂的影響,開展雙語教育,在語言范疇內樹立本族聲樂教育的實力。

(三)實現創新要求

任何教育都有其必須遵循的規律,聲樂藝術教育也不例外。誠如上文所說的多元化時代,我們的聲樂藝術也應該主動的邁出創新和發展的一步,符合時代的整體特征。在少數民族的聲樂演唱上,如何吐字發音、嗓音力量調節、真假聲音轉換、共鳴腔體運用等等既有共性也有個性,演唱者和教育者應該重視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對于歌者自覺的轉換方法進行演唱,有著重要的作用。早些年流行的“原生態”唱法就是因為不注意其中細微的差別,“千人一腔”,從而導致很短的時間內被掩埋。在認識到相同和不同之后,可以辯證的處理音樂的風格,讓民族特點成為先導。此外,為了配合創新的要求,應該建立聲樂培養綜合考核機制,通過對教育實踐的考核,督促實踐者細化演唱方法,實現原汁原味。

(四)做好情感定位

少數民族聲樂藝術和漢族聲樂藝術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優勢,那就是情感相當充沛,它們在和當下流行的民族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自然順暢,直達人心。因此發展少數民族聲樂,積極培育情感,無疑是抓住了最活躍的因素,極大的提高了民族音樂的審美品位。而且,聲樂藝術的培養目標之一,就是激發人們內心向善、向美、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因此在進行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實踐時,必須緊緊圍繞本民族在情感上的表達特點。如苗族、壯族用對歌含蓄的表達情感;藏族和蒙古族的情感表達熱烈直接,依循著情感培育的規律,適度的發揮個人的聯想、想象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在準確理解音樂內涵的基礎上,適度的展現個人的音樂風格,從而激發出深層次的情感力量,展現出立體的民族藝術形象。

三、結語

關于少數民族聲樂藝術定位與發展的研究,我國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但是新的時代總是為我們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如何確保定位精準,實施有力,兼顧內容的傳遞和情感的表達,是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與總結的,這樣才能確保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煥發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 李瑞敏.我國少數民族聲樂藝術定位與發展研究[J].大舞臺,2012,07.

[2] 楊曙光.中國少數民族聲樂藝術的定位與發展[J].音樂研究,2001,09.

作者簡介:劉媛媛(1980-),女,河南省鄭州市人,碩士,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

猜你喜歡
聲樂藝術少數民族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謝雱綏寧少數民族村落油畫寫生作品選
少數民族的服裝
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定義的新思考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審美定位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重要性探析
聲樂藝術中唱法跨界問題研究
聲樂藝術唱法及其跨界問題探討
談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