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斷及治療

2018-10-21 10:20薛丹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關鍵詞:胎盤早剝

薛丹

【摘? 要】目的:分析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8年10月12例醫院收治的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間12例正常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特征和母嬰結局方面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在臨床特征與母嬰結局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的預后較差,需要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從而減少母嬰不良結局的發生率。

【關鍵詞】胎盤早剝;子宮胎盤卒中;臨床診斷與治療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常見并發癥,具有發病急且進展速度快的特點,該病是指胎盤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間胎盤位置正常在胎兒娩出之前部分或全部剝離的一種婦產科疾病,在臨床中的發生率為0.5~2.5%[1]。胎盤早剝的病情危重,進展速度快,若不盡快處理可能引起產后大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胎兒窘迫、胎兒死亡等并發癥的出現[2]。因此,文章主要針對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展開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8年10月12例醫院收治的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間12例正常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2~34歲,平均為27~37周,平均為(28.6±3.5)周。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1~33歲,平均為26~38周,平均為(29.6±3.2)周。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特征和母嬰結局方面的差異。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特征差異

觀察組腹痛、陰道流血、胎動減少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母嬰結局比較情況

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早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目前臨床對于胎盤早剝的發病機制以及具體原因尚未闡明。有文獻[3]指出,高齡產婦、多次生育史、吸煙史、慢性腎病、妊高癥、過往胎盤早剝史、血栓性疾病、腹部外傷、羊水過多、宮內死胎史等是引起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但是尚未得到統一的結論。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腹痛、陰道流血、胎動減少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由于合并子宮胎盤卒中患者的出血量大,因此胎動減少的發生率更高,但是在超聲檢查時由于只能觀察到胎盤剝離,無法判斷出血量情況,因此需要結合患者的癥狀進行判斷;觀察組早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了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與健康孕婦相比,預后往往較差。對于合并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需要盡早終止妊娠,可以通過剖宮產取出胎兒后給予縮宮素、按摩子宮等方式來減少出血量[4];若無法止血則需要立即輸血;對于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患者需要給予早期肝素抗凝治療,但是需要觀察患者有無凝血障礙,避免出血的進一步加重[5]。

總體來說,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患者的預后較差,需要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從而減少母嬰不良結局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余英,劉新華.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斷及治療[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8):100-101.

[2]單梅.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危險因素及母嬰結局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7):850-852.

[3]蘭秋妮.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斷方法和治療探討[J].系統醫學,2013,2(14):91-92.

[4]雷米娜.胎盤早剝并發子宮胎盤卒中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5(31):31-32.

[5]劉元香.胎盤早剝患者臨床特點與并發癥觀察及護理[J].當代醫學,2016,22(13):97-98.

猜你喜歡
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與妊娠結局分析
子癇前期合并胎盤早剝的護理
45例胎盤早剝患者超聲檢查的臨床分析
8例重度胎盤早剝合并DIC的護理體會
160例胎盤早剝的臨床分析
胎盤早剝的臨床護理分析
彩色超聲對胎盤早剝的診斷及臨床價值探討
妊高癥合并胎盤早剝的臨床效果觀察
妊高癥合并胎盤早剝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